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財富管理 宋代官場里的「另類宰相」

財富管理 宋代官場里的「另類宰相」

導讀

中國人素來喜歡講「以史為鑒」,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喜歡藉助於歷史上的一些故事,為我們的為人處世提供一些指導,給自己一些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方法。

熟讀歷史的朋友則更知道:中國有一部歷史典籍,名為《資治通鑒》,這部書的名字,就公開承認了這種傳統,要通過歷史上的故事,小到為自己的修身養德,大到為治理國家提供經驗教訓。

《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顯然對歷史足以給我們帶來啟迪與教訓的觀念深信不疑,他自己一方面耗費了十五年編寫這部鴻篇巨製,一方面也藉此砥礪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他在教子家訓《訓儉示康》中對自己的孩子就這樣說:

北宋一朝有一位宰相張知白,從小就好學上進,刻苦求學,走上了知識分子追求的為官從政之路。即使是為官之後,也勇猛精進,一路晉陞,最後竟然成為了一朝的宰相。

所有人都認為,這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成功人生。在建功立業之後,就應該好好享受自己奮鬥的果實,去享受自己的高官厚祿——這也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生活模式。

歷史的現實卻讓我們大跌眼鏡。張知白儘管已經做到了宰相,卻仍過著平民百姓般的日子。官場上,只有他一人最為節約,過著最清苦的生活,頗有些「不合群」的感覺。

熟讀歷史的朋友則更知道:中國有一部歷史典籍,名為《資治通鑒》,這部書的名字,就公開承認了這種傳統,要通過歷史上的故事,小到為自己的修身養德,大到為治理國家提供經驗教訓。

《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顯然對歷史足以給我們帶來啟迪與教訓的觀念深信不疑,他自己一方面耗費了十五年編寫這部鴻篇巨製,一方面也藉此砥礪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他在教子家訓《訓儉示康》中對自己的孩子就這樣說:

北宋一朝有一位宰相張知白,從小就好學上進,刻苦求學,走上了知識分子追求的為官從政之路。即使是為官之後,也勇猛精進,一路晉陞,最後竟然成為了一朝的宰相。

所有人都認為,這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成功人生。在建功立業之後,就應該好好享受自己奮鬥的果實,去享受自己的高官厚祿——這也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生活模式。

歷史的現實卻讓我們大跌眼鏡。張知白儘管已經做到了宰相,卻仍過著平民百姓般的日子。官場上,只有他一人最為節約,過著最清苦的生活,頗有些「不合群」的感覺。

所以選擇困苦的生活,正是以苦為師,不管自己當官、為民,貧窮還是富貴,都應以同樣的標準過好每一天的日子,這才是我的深謀遠慮啊。如果我有一天去世後,子孫不能接受富貴到貧賤的落差,顯然就會走上墮落之路」。

顯然,張知白並不是不能過大手大腳的日子,但是他的勤儉節約,竟是基於長遠的憂患做出的選擇。

對此司馬光多加讚歎,而張知白的勤儉自守,也激勵著自己在成為一代名臣的路上不斷前進,最終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去世後也被人們追封為「文節」,極盡哀榮。

在今天這樣的時代,我們固然不需要像張知白一樣,官居一品卻「青菜蘿蔔」一樣的過日子,但卻可能要試著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財富,藉此砥礪自己的志節。

量入為出,讓自己的生活不被經濟所累,這樣才給我們的生活悠遊從容的空間,過得更加幸福。

當我們為了名利、「成功」、「富貴雙全」等夢想漸漸迷失自己的時候,去想想站在成功之巔的人們,選擇的竟然是「極簡主義」的生活。這也許應該讓我們多一點思考與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今日夏至:荷氣夜來雨 百鳥清晝遲
我們每教育好一個孩子 未來就會少一個惡人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