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橋的隨想:泰讓與禮讓,我們一路走來究竟丟失了什麼?

橋的隨想:泰讓與禮讓,我們一路走來究竟丟失了什麼?

蘇州城裡有一座泰讓橋。橋下微波瀲灧,無聲地淌過了數千度溫柔的春秋。

橋離家很近,故少時常去。倚著古老的石欄杆,遠望那一方迷人的江南水。卻從不曾想過,這水自何而來,又向何而去。

後來上了學,依然喜歡來橋上,或是捧一本古舊的經典,或只是靜靜地聽風。那時偏愛通俗易懂的《千字文》。總是在一個閑暇的午後,站在橋頭緩緩吟誦:

「蓋此身發,四大五常……」書上說「五常」乃古人為人處世的五種品德境界——仁、義、禮、智、信。其他都好理解,唯獨「禮」字,沉思許久,竟是不曉。「禮」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呢?打橋上走過,橋身紅色的碑文,剎那間給了我提示。「泰讓」,禮讓。古人不是還有另一種品德境界——溫、良、恭、謙、讓么?

「那年殷商王朝日薄西山。泰伯乃周太王長子,理應繼大位。父親卻欲傳位於季歷子姬昌。泰伯知父親意,為達其目的,攜弟仲雍,避居吳地,文身斷髮,離開了本將眷戀一生的岐周大地。周太王死後,季歷與其子昌,兩度讓位於泰伯,泰伯避而不受。後來如人所願,牧野一戰後,商朝覆滅,結束了對中原長達六百年的統治。泰伯三讓,至德無名。」讀罷《吳文化》中的這一段,緩緩合上被風吹得微亂的書頁,依舊是在泰讓橋的一側。彼時所解的「禮讓」二字,在我心中開始擁有了最初的分量。

人,為什麼要學會禮讓?我思考著,漫步上橋。橋頭車水馬龍,遠處不勝繁華。千古興亡,早就化作了東流的濁浪。橋頂涼風習習,想起幹將路上「句吳神冶」的匾額還似從前一般醒目,路的那頭,已是酒綠燈紅。

三千年前,鍾靈毓秀的東吳之地還是蠻荒一片,泰伯讓出了本應以嫡長子身份坐擁的天下,來到這裡,在這裡建立勾吳國,他把禮讓的精神連同巧奪天工的青銅器一同帶到這裡,使這精神與土地聯繫在一起,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因為有了他對吳地萬民的教化,也許禮讓,不應當說學習,而應當是一種習慣,在生活里,在身後與前方。

禮讓有大有小,泰伯所讓的,是王位,是大義,是高風亮節。可俗語說先小後大,欲成大讓,先行小讓。作為他後人的我們,在生活里,需行小讓的場合,的確也無處不有。

我站在橋頂看遠方的景,而橋的那一邊,車與車,正你推我搡。紅綠燈變換之間,交警費力地指揮交通。橋下芳草青青,卻不時傳來幾聲因互不相讓而發出的爭吵。流水輕拍著岸堤,似乎是泰伯那溫和而凝重的淺笑。這不正是行「禮讓」的場合?明明互相寬容就可減去的爭吵,卻因無禮且不讓而愈發激烈。遠處的高樓似風中的旗幟,突然感嘆起我們總是在不斷前進的途中,不斷丟失。

從橋頂走向另一邊的路上,不禁憶起了幾個月前在另一篇文章里寫過的這樣一句話「唯有重拾過去,才能面對更好的未來。」破碎的過去,只會讓文化永遠湮沒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

青山未老,日暮月升,像是先輩仍然灼熱的目光。禮讓,仁義,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將一路傳承下去。因為如今的你站在這裡,你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華夏。

泰伯離開多年了。他讓卻了本屬於他的江山,霸業。只留下一座廟,一頂橋,一塊匾,一卷殘破的青史,一縷悠悠的時光,卻足以讓後人銘記許久,許久。

不知不覺,已緩步下橋。

城頭泰讓今仍在,不見當年勾吳國。但橋下依舊是柔波輕泛的,靜靜地辭別過往,帶著千百種遙遠的溫熱,緩緩地淌向將來。

文 | 似雲(三度平台簽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叄度 的精彩文章:

戰亂隱居,卻仍憂國憂民,一首《江亭》,盡顯「詩聖」杜甫胸懷
《風語咒》的中華文化符號:「天人合一」和「俠義」精神

TAG:叄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