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哈佛:對不起,你的亞裔性格不太行

哈佛:對不起,你的亞裔性格不太行

作者丨小石頭

來源丨小石頭侃升學

(ID:xiaoshitoushengxue)

王茂剛剛收到來自哈佛大學的拒信,他尷尬地說:「哈佛認為對中國學生平等就是對別國學生不平等,因為中國學生考試成績好,所以對華人錄取要求更高,這是一種歧視。」

進入哈佛的學生,卻不認為那是一種歧視。

張姐說:「我是如何混進哈佛法律系的?我的數學很優秀,化學也是超級棒。在這兩個領域比我強的不會很多,但我卻選擇了法律。哈佛不是歧視,挑選優秀的學生是學校的職責。」

至於家長們根本不關心名校歧視與否,他們只關心如何「繞道」把孩子送進去。「為什麼同樣是歧視,老張家孩子考上了?老王家孩子被拒絕了?」「老王家收到的拒信上是怎麼說的?」

在中國父母看來,名校教育是階級流動的「金鑰匙」。中國孩子削尖了腦袋也要往常春藤聯盟,C9里擠。導致名校的學位供不應求,只得把錄取標準一抬再抬。

根據普林斯頓一項研究發現,中國學生要比白人高出140分,比非洲人考高450分,才會獲得同樣進入私立院校的機會,但這還遠遠不夠。近日,「精英世界的看門人」又玩出了「打性格分」的新招式。

什麼是「亞裔性格」?「亞裔性格」比不上「非裔性格」、「印度性格」?有沒有哈佛「哈裔性格」?今天我們就來搞清楚。

「亞裔性格」很可能上不了哈佛

經常陷入「種族歧視」公關危機的哈佛大學,這次又被「大學生公平入學」告上法庭,該權益機構分析了哈佛自2010年至2015年間超過16萬份入學申請材料,發現招生官給申請者打「性格分」決定錄取結果,且「亞裔性格」排名墊底。

打分規則如下:

1.40人組成的招生委員會,就申請者的「課業成績」、「課外活動」、「體育特長」和「個人特質」四項單項打分,然後再打一個綜合分。

2.其中「個人特質」一欄,對報考學生的個人「積極人格」、「親和力」、「廣受尊敬」、「魅力」、「勇氣」、「善良」、「幽默」、「勇氣」……性格特質打分。(全憑招生官主觀臆斷。)

3.被稱具有「亞裔性格」的學生,雖然「課業成績」遠高於其他族裔,「課外活動分」也和白人不相上下,但是「性格分」往往最低。(哈佛被指責故意壓低亞裔學生的總成績。)

由於招生過程不透明,評比項目高度主觀,長久以來,學生和家長懷疑這些「掌門人」的要求異常苛刻,使學校成為滋生歧視的土壤。

在美國大學申請論壇College Confidential上,也經常會看到網友回復「要是你不是華人,肯定能進哈佛大學」。

對此,哈佛校長回應說:「哈佛試圖創建一個多元化的學生群體,招生中考慮多種因素,這種做法既合法又公平。」

什麼是「亞裔性格」?

性格分的一個重要依據是面試官的打分。這些面試官絕大多數是哈佛校友,在業餘時間和申請學生面對面的溝通,全面了解他們的性格和興趣愛好。我們去問問他們什麼是「亞裔性格」?為什麼拒絕「亞裔性格」?

「愛耍小聰明」

美國老師說:「亞洲學生都作弊,學術不誠實。」

中國學生愛耍小聰明。GPA造假,SAT代考,托福近乎滿分的到了美國寫不出一篇完整的英文作業,甚至把集體作弊,修改成績等歪風邪氣帶到美國名校。

美國學校因為沒有證據證明中國學生作弊所以無法開除學生,又不得不為這些投機取巧的學生單設立課程來輔導他們的英文能力,師資耗費太大。

「偏執,不想再浪費時間培養中國學生了」

偏執是指固執己見,排斥他人觀點。我們都知道美國「平時成績=論文成績+小組作業+學期演講」,只能在一張試卷上大展拳腳的中國學生,到海外後幾乎沒有優勢,面對論文、團隊協作、演講種種考核,中國留學生活的一點都不輕鬆。

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康奈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14所名牌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退學率為25%,他們的共同特點為「都是曾經的高分考生,平時成績卻太差了。」

「聽話,但缺乏做學術的激情」

美國教授問中國學生:「為什麼要申請金融博士?」學生說:「一方面是因為父母要我這樣做,另一方面看到其他同學都這樣做。」

「聽話」「順從」,這些文化烙印是中國人一輩子的包袱,走到哪裡都無法丟掉。中國學生讀書只是為了讀書和賺錢,並沒有真正做研究的激情和理想,動力不足自然也很難做出成績。

教授說,「我曾經帶過一位博士生,在耶魯整個博士體系中也算是非常優秀的。當時他的研究已經有不錯的起色,卻突然和我說要退學回國去做PE投資基金,因為他父母好友願意出資5000萬美元由他去管理。我問他這樣放棄學術,放棄多年的鑽研是否可惜,他只回答我,機會難得。」

「內向,動不動就自殺」

隨著美國不斷爆出某某華人自殺或被殺的新聞,美國招生辦在錄取中國學生時也難免要三思。中國父母很少會去回應子女的情緒,他們認為情緒上的問題都是可以通過自己的意志力來調節的,這種文化氣氛常使得學生難以獲得來自家人的支持,自己也不會調節,構成社會隱患。

「亞裔性格」的形成跟中國社會風俗有很大幹系。古人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中國從過去就一直有著安心讀書這個傳統習慣,更有人說「有志者事竟成」,一次考不好好兩次,兩次考不好考十次。中國孩子又要講「孝道」,事事聽父母的,沒有自己的主見,容易被困在「不高分,沒出路」「要賺錢,考高分」的死胡同里,形成功利又偏執的性格。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習好的孩子變成了「考試的機器」,學不好的開始作弊,欺騙,長了「面子」,丟了信譽。

從美國教授們給出的評價來看,中國學生遭遇的很多「不公平」本質還在於自己。與其說「亞裔性格」是一種性格,不如說是名校在歷年招生過程中遇過的一些「坑」。與其定義為「種族歧視」,不如說是一種經驗主義造成的偏見,畢竟每個學校招生的目的還是篩選出最適合自己學校學習氛圍,歷史文化,教育觀的優秀學生。

哈佛期待什麼性格的學生?

「個性鮮活,與眾不同」

哈佛大學招生辦主任說:「最期待的是打開申請文件時,能看到一個鮮活的人生故事。」

比優異的成績更重要的是這三個問題:

「你是誰」

「你優秀在哪裡」

「你以後想幹什麼」

之前哈佛校長所強調的「多元化」,也正是基於這三個問題所表現出的申請者個體的「差異性」。但是,很多家長容易把「多元化」理解為「全能」。他們會問「我家孩子琴棋書畫樣樣會,那誰誰的孩子就是個書獃子,怎麼人家上了哈佛?」關鍵就在於,中國學生大多愛好廣泛,卻少有鑽研精神。哈佛作為一個「強強聯合」的校園集體,是要吸收在不同領域拔尖的佼佼者,中國學生在走進國際舞台之前,應先讓自己從同類中脫穎而出。

「勤奮,積極,具有創新精神」

好的成績是可以通過勤奮的努力而獲得的,但這只是競爭的起點。

哈佛沒有規定錄取分數線,但該校錄取的學生中95%在高中年級排名中處於前10%,75%的學生大學入學考試成績接近滿分。

哈佛的柯比教授認為,學生要有「學習力」,並以創新的方式去學習。也就是說,「勤奮而積極地直面困境」,「創新而靈活地解決矛盾」。或許對於已經進入哈佛的同學,更容易理解什麼是啟發性教育。家長們不妨設想,如果現在老師只給一些淺顯的理論知識,你的孩子可以「自我深造」嗎?

「外向,善於社交」

相對於中國高考的「一考定終身」,以常春藤聯盟為首的世界頂尖名校會通過多種因素考慮入學申請,比如學校成績、標準化考試成績SA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申請文書、課外活動、體育或藝術特長、高中老師或輔導員推薦信、面試官推薦信等。

很多人一看這麼多條件,以為是要複合型「技術」人才,於是把自己包裝得像一個超人。但其實你怎麼「炫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專家如何從細枝末節中認識你的性格,價值觀,以及社會關係,這才是「複合」。比如參加課外活動多的學生是熱愛生活的,有著廣泛的社會關係網。有過志願實踐的同學更有愛心,人格更獨立。

性格沒有優劣,只有是否兼容

在生活中,性格「內向」更重要還是「外向」更重要永遠是個無解之謎,但對學校來說,「外向」的人更容易適應環境。學校拒絕「亞裔性格」不是歧視,只是這種性格剛好不符合哈佛對學生的期待。

哈佛有很多成功的華人學生。柳青,畢業後成為2016年全球年度女性領袖榜單唯一的中國女性;謝家華,24歲創建公司出售給微軟,33歲登上《財富》雜誌「40歲以下億萬富豪榜」;還有華人教授尹希,被稱為「史上最年輕的」哈佛華人教授;他們確實跟我們上文中說的「亞裔性格」不沾邊兒,個個自信,果敢,或有極強的學習意識,或有不同於常人的追求和野心,是天生的領導者。哈佛既然招生,肯定也要想盡辦法挑選出最適合自己學校「調性」的學生。他把這些學生招進來培養,成材率會很高,學校也可以從經濟和文化上收穫效益。

從功利層面來講,學生的前途總或多或少由族群的總體經濟/政治/社會地位決定。黑人錄取率高是因為美國大學很依靠學生運動員來進行互相的競爭,高水平運動員更有可能進入超高薪的體育行業,進而成為運動明星並回饋大學(捐款等);白人則是由於一直以來的經濟,外貌和社會地位的偏向,在社會上更有可能被其他人群「偏愛」而取得支配性經濟,政治和社會地位。但華人還沒有自己的政治/經濟/社會團體和勢力,或者說相對於政治,華人更願意取得經濟成功或學術成功,從而無法給學校帶來真正的反饋。

但是,一看「亞裔」就敏感地想是不是歧視,本身就是一種窮人思維。討論學校是否該「唯成績論」或者「打性格分」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你在問出「憑什麼誰誰就能申到卡內基梅隆?」之前,卡內基梅大學的招生官們已經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把僅有的學位給了你,你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 end ?

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別忘了點贊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石頭侃升學 的精彩文章:

第一批90後家長已經認命了:時代越發展,父母越難做

TAG:小石頭侃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