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魅族16th系列點評:這次性價比足了,但依然屬於小眾!

魅族16th系列點評:這次性價比足了,但依然屬於小眾!

這兩年來魅族在手機產品的打磨中,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問題,雖然也具備一定的創新力,但卻缺乏足夠的競爭力,比如魅族Pro 7的畫屏,這個創新只能說勇氣可嘉了,後來降價降到絕望,只是因為賣不出去庫存過多。

當然魅族產品的不受待見也不能全怪罪在產品設計上,也有其它原因,比如頂級SOC的缺失,產品定價的失策等問題,導致眾多魅友們無心追捧,可以說魅友們期待一款真正的魅族真旗艦已經很久了!

這兩年來魅族產品表現平平,但在起起伏伏中,這家來自珠海的元老級別的廠商還是想最後再賭上一把!在幾個月前黃章一改以往退隱幕後的低調作風,親自出山小試牛刀,打造出了一款魅族15系列,從魅族15系列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比較多的誠意展現,比如振感反饋出色的 mEngine、超窄邊框設計等亮點。

現在小試牛刀已經過去很久了,作為大試牛刀的誠意之作,魅族16th系列總算是盼來了,這次的產品確實誠意夠了,它具有全面屏設計、屏下指紋、驍龍845等諸多賣點,究竟能夠給用戶帶來什麼樣的體驗呢?一起來看看。

外觀上,魅族16系列總算從15的金屬切換成更為主流的玻璃材質了,官方稱該機採用3D四曲面玻璃設計,確實背面玻璃後蓋給人帶來了一種高級的感覺,也是如今較為主流的一種機身設計,只不過魅族這個背面「3D四曲面」的設計早就被友商們用了一年多了!機身尺寸上,魅族16th可以看作是15的全面屏版,其實機身的寬度和厚度都幾乎保持一致,不過16th的長度稍微長一些,整體感官看起來顯得更加修長些。

這次推出了兩個版本,16th與16th Plus,雖然都是一個系列,但細節上還是存在一定差異的,16th的的手感明顯要更好,這是由於機身尺寸的原因吧!另外機身重量也控制得及其到位,152克足以讓該機傲視群雄,在友商們做大就增加重量的時候,這款魅族16th的重量確實非常的討喜。

接下來看看屏幕,16th系列這一次沒有採用時下主流的劉海屏設計,而是使用了上下對稱的 18:9 全面屏,並做到了將左右1.43 mm的超窄邊框以及7 mm上下邊框,屏佔比非常出色,達到了91.18 %。正面看起來有點像三星的S8/S9系列,不過沒有採用曲面屏設計。屏幕材質為AMOLED,兩款手機的尺寸分別為6.0 和 6.5 英寸,解析度均為 2160 × 1080。

在採用全面屏的設計之後,也就意味著實體按鍵正式消失,所以這次魅族16th加入了全新的交互方式,設計出了兩套全面屏交互方式,一套是Super mBack 2.0,可以輕觸底部的橫條返回,重按橫條回主頁,底部兩側上劃呼出多任務,左右滑動橫條可以切換最近使用的 APP;另一套為是全局手勢操作:底部上劃回主頁,上劃懸停呼出多任務,屏幕底部向上劃或由兩側向內劃則為返回。用戶可以根據自身喜好選擇一種方案。

當然這次最值得關注的就是魅族16th採用的屏下指紋識別方案,這套方案和目前市面上的幾款機型類似,同樣採用OLED 的自發光特性,去照亮指定區域的手指指紋,並進行指紋圖像的繪製與識別。這樣的解鎖方案也有一個弱勢,就是會比傳統的電容式指紋識別器慢一點,不過整體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官方宣傳能夠實現識別速度0.25s,識別成功率高達 99.12%。除了屏下指紋解鎖,也是支持面部識別解鎖的,只不過沒有3D結構光。

最後,如何評價魅族16th系列?不可否認,這是魅族首次嘗試性價比旗艦的產品,放在眾多主流市場上,這個產品依然屬於小而美、但無法大眾化的群里,極高的性價比也讓它缺失了不少功能,比如NFC、防水、無線充電等,但屏下指紋技術的加入,還是能夠贏得一批消費者追捧的。關注王石頭,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石頭 的精彩文章:

百元神機紅米6來了,紅米5 Plus也跌至同等價!兩款手機如何選?
7納米的AMD欲挑戰英特爾,再次引發擠牙膏大戰,英特爾要慌?

TAG:王石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