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形容一隻鳥很英俊,背後有十萬個為什麼

形容一隻鳥很英俊,背後有十萬個為什麼

眼前的這套文藝且萌的觀鳥手冊《世界上的鳥兒》出自英國人馬特·休厄爾之手,他是個藝術家,準確說是個插畫家,他擅長把筆下的動物畫得萌且可愛。他是一個瘋狂的鳥類愛好者,說瘋狂,是時間和熱愛的程度上的。他從小就喜歡鳥,總是被它們的顏色、特徵和活動吸引。用他自己的話說,「聽一隻金翅雀歡快的鳴唱也會讓我很高興。」

《世界上的鳥兒》

浦睿文化/湖南美術出版社

2018年6月

在《世界上的鳥兒》中文版引進之際,遠在英國的馬特·休厄爾接受了青閱讀記者的專訪。

馬特·休厄爾

馬特·休厄爾:我想讓我的鳥兒看起來可愛

8歲,馬特·休厄爾開始接觸到自己的鳥類聖經,這是打開他觀鳥興趣的科普讀物——菲爾艾倫的《貓頭鷹》和《〈讀者文摘〉英國鳥類野外手冊》,「經常是一看便是幾個小時,《讀者文摘》是一本幾乎在每家每戶都能找到的書,我發現它是最容易讀到的鳥類書籍,裡面塞滿了各種各樣的鳥類插圖——飛行、戰鬥、進食和唱歌。我經常照著它畫畫,我也會糾纏我的父母,讓他們問我什麼鳥是哪只,這樣我就可以向他們炫耀我的鳥類知識。」小時候,馬特·休厄爾忍不住會將鳥類人格化,並給它們分配角色。此後他愛上觀鳥、畫鳥。

我們迷人的鳥

帶著對鳥類無限多的愛與溫柔,馬特·休厄爾把他周圍的可愛的鳥都畫在了書里,並為這套作品取了好聽的名字:《我們花園裡的鳥》《我們唱歌的鳥》《我們林地里的鳥》《我們迷人的鳥》《企鵝與其他海鳥》,如果是學院派,一定不會這樣取名。

但是這本書跟普通的科普讀物有那麼一點點不同,插圖實在是太可愛了,以至於一個外行拿著這些插畫到森林裡去,是完全無法按圖索驥認清楚這些鳥誰是誰的。「我喜歡按圖索驥這個成語。」 馬特·休厄爾告訴青閱讀。

「但是,我想讓我的鳥兒看起來可愛,我通過簡化它們,擴大它們的頭部,給它們一個閃閃發光的寶石般的眼睛來達到這種效果。其他方面都跟真實的鳥兒很相似,所以它們的形狀、大小和顏色都是準確的,除了它們看起來有點卡通。有趣的是,人們真的會用我的書作為指導,有讀者會把我的書帶出去散步,很多人還在廚房的窗戶邊上放一本我的書,方便參考。我沒有計劃會達到這樣的效果,但確實讓我很高興。」

企鵝與其他海鳥

當然,他筆下的鳥不僅處在紙上,還飛到了樹林以外的地方——他的創作還成為英國地下通道和城市建築上的塗鴉,成為T恤衫上的圖案。「我喜歡人們在城市和街道上偶然發現我的作品。我喜歡把自然的東西融入城市環境,給人們帶來快樂。」

對身邊的事物感興趣,隨即用筆畫下心裡的感動,這樣對大自然、對飛鳥樸實的愛讓馬特·休厄爾顯得非常可愛,而這種純粹似乎已經是快節奏的現代生活的奢侈品了。馬特·休厄爾告訴青閱讀記者,對於和他年齡相仿的英國人來說觀鳥是一種普通的愛好,「許多英國人喜歡大自然,尤其是鳥類。長期以來,觀鳥被認為是一件非常乏味無聊的事情,但現在人們把它看作是一種有趣的活動,你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做。」

我們花園裡的鳥

當然,也並不是每每說到鳥兒總能給馬特·休厄爾帶來快樂,特別是生態的破壞讓他很擔心,自己或者孩子們能見到的鳥類可能越來越少。「我也覺得危機正在到來,英國各地的鳥類數量都在減少,有些夏天總是待在這裡的鳥類不再從歐洲和非洲回來,許多鳥兒由於耕作方式和棲息地的喪失而滅絕。」

我們唱歌的鳥

與此同時,讓他覺得更擔心的是年輕人花在接觸自然上的時間越來越少:「因為智能手機和網路世界佔據了大部分的業餘時間。」說到今天步履匆匆的年輕人,馬特·休厄爾認為,也許今天我們都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每個人都應該做出巨大的努力,從工作、生活、社交媒體等等解脫出來,重新建立起與大自然的聯繫。工作並不比接觸自然更重要。」靜下心來聽他的語言,似乎能聽到自然之中鳥的奏鳴曲,「徒步旅行、野營、騎自行車、觀鳥、采蘑菇、坐在樹下留心觀察,是世界上最大的樂趣。」

譯者蘇澄宇:不點燃興趣,哪來的科普

2015年,在動物科學專業就讀大四的蘇澄宇開始利用業餘時間寫科普文章。他從本科四年級寫到研究生,一度,他的主戰場在知乎。

去年,蘇澄宇接到一封邀約,浦睿文化邀請他為《世界上的鳥兒》做譯者,這是一本不太一樣的鳥類科普書。

然而他看到編輯發來的文稿之後,愣掉了——

關於鳳頭麥雞,作者如是寫道:「它身著黑綠相間的吸煙夾克,樣子十分英俊。這是一種很容易識別的聲音,很符合鳳頭麥雞不俗的氣質和喜歡雜耍於空中的特性。」

讀動物學讀到碩士,看過無數文獻,做過無數實驗,蘇澄宇從沒想過科普文章可以用「穿了一件夾克」「樣子英俊」來形容一種鳥。「這應該算是一本文藝書,甚至是文學的。」讓他覺得「不一樣」的不單是這些形容詞,還有這本書里的插圖——馬特·休厄爾把鳥兒們畫得實在太萌了。

作者的創作是浪漫的甚至是任性的,但作為動物營養學專業出身的翻譯,蘇澄宇本著專業精神不敢馬虎。他的研究專業不是動物分類學,翻譯過程中他找到厚厚的鳥類學教科書,認真查閱每一個詞條。他發現,雖然作者的形容詞極為抽象,但真的很傳神。特別是,當他看到這些鳥的照片,發現畫家的筆精確到羽毛:紅額金翅雀被作者畫得很卡通,但頭部紅色的比例、翅膀上黃色的羽毛、尾巴占身體的比例,都極為準確。

我們林地里的鳥

「從學科專業的角度它太不像科普書了」,這是蘇澄宇從自己的角度給出的判斷,但站在科普作者的角度仔細想想,也許用這本書啟發讀者對鳥類產生興趣是不錯的選擇。 「吸引讀者的興趣是很重要的,這是科普最重要的一步。」

我們唱歌的鳥

開啟了科學大門的《十萬個為什麼》

蘇澄宇比誰都明白,「點燃興趣」對於走進科學世界有多麼重要。這是親身經歷教給他的事。

蘇澄宇是知乎上的優質作者,認證信息里他被標註為動物學話題的優秀回答者,他貢獻了220個回答,寫了30篇文章,有4篇專欄。躋身在這些回答中間的,有一個與動物科學知識無關的問題——有網友問《十萬個為什麼》哪一個版本比較好,蘇澄宇用很長的篇幅講了蘇聯科學文藝作家伊林的《十萬個為什麼》。他必須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和這本書感情很深,可以說,是遙遠的蘇聯作家領著他走進科學世界的大門。

蘇澄宇生於1992年,這可能是最後一批享有沒有智能手機,沒有搜索引擎,沒有多媒體科教童年的人,「上小學的時候,我爸給了我一套《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泛黃的、祖傳的蘇聯《十萬個為什麼》,讓他一猛子扎進科學的世界,那時候他還不知道什麼叫科學普及,更不知道什麼叫好的科普敘事,他只是覺得,伊林筆下的世界很有趣:「他用『屋內旅行記』的方式,從自己家的廚房開始寫起,寫水龍頭的時候講到為什麼人要在流動的水裡洗滌東西,講人為什麼要喝水,講水的各種形態,為什麼水不會燃燒,他記錄日常生活中的種種事物,用淺顯易懂卻具有啟發性的道理,娓娓動聽地向讀者解釋。」蘇澄宇說,伊林站在一個好奇心旺盛的孩童的角度,讓日常生活里平淡無奇的事物散發著科學的光。

蘇聯版《十萬個為什麼》當然不止為這一位90後開啟了科學大門,它其實是幾代人的科學啟蒙,它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原創本土科普的源頭之一。據記載,1959年,少年兒童出版社開始醞釀出版科普讀物,當時就借用了蘇聯《十萬個為什麼》的標題,而為其撰寫篇目最多的作家葉永烈當時還是北京大學大二的學生,葉永烈先生小時候亦是讀著伊林家廚房裡的科學故事長大的。

1961年4月至10月,中國版《十萬個為什麼》出版了物理、化學、天文氣象、農業和生理衛生5個分冊,一上市就引起搶購熱潮。1962年又出版了3本分冊:地質礦物、動物和數學。 8冊一共收錄問題1484個,總計100萬字。1964年,編輯部根據讀者的海量來信,對《十萬個為什麼》進行了修訂,第二版問世時,人們在審稿人的名單里發現了包括李四光、竺可楨、華羅庚、茅以升、 錢崇澍、蘇步青等著名科學家。第二版的故事裡也有了一些富有時代特色的問題,譬如「西瓜能當炮彈嗎?」一文講解了車輛高速運行時一個飛來的西瓜也能穿透車身;再如「食鹽是炒菜吃的,為什麼炸彈里也要放食鹽?」則介紹了火藥的化學成分。

後來,這套帶著本土感的科普寫作斷掉了。改革開放之後,本土科普寫作經歷了「科學的春天」又經歷了科普的退潮,下海浪潮連同盜版衝擊著科普寫作,而後新世紀的數字時代帶來更快速的變化,科學發展的速度伴隨著互聯網越來越快,潮流向西看、向專業看齊之後,人們把更多的信任獻給能寫邏輯嚴密論文的科學博士、把讚許獻給能把最新英文前沿文獻翻譯成中文的翻譯者,在新媒體的加持之下,能在潮流社區加V才是一個時髦科普人的標配。

我想干好科普這件事

蘇澄宇就是成長在這樣一個一切都在加速度變化的新世紀,而伊林家廚房的故事也在他的成長歲月里不斷變成另一個空間。長大後,他逐漸明白兒時那套《十萬個為什麼》帶給他的不僅是打開門那麼簡單,他意識到「在日常生活里講解科學問題」是一種能力,甚至是一種情懷,而「是否願意用大眾都能理解的語言講述艱深的科學問題」可以說是一種素養,甚或功德。

他本可以成為一個動物營養學的博士,他有科研能力這樣做,把他的動物實驗再做得精細些,往動物基因、蛋白質方向再進化一步……但他按了暫停。他不念了。「因為當時開始寫科普有一段時間了,我覺得我想干好這件事。」他說,「一直以來,我的偶像是阿西莫夫,他是一個科幻作家,也是一個科普作家,我想成為他那樣的人。」

於是,動物營養學界少了一個埋頭寫論文的博士,動物學的領域多了一個為科學普及而筆耕不輟的年輕人。

研究生畢業之後,他先去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後來他看到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新發現》雜誌在招科普編輯,他想都沒想就投了簡歷,理由簡單到讓人不相信:「這是我高中看過的一本科普雜誌,它也是我的啟蒙讀物之一。」出版社後來合併到上海世紀出版集團,自此蘇澄宇成了一個國有出版集團里負責科普雜誌新媒體化的編輯。

什麼是科普的中國本土敘事

到底什麼樣的文字可以算是本土科普原創,是一個很難釐定的概念,是中國作者翻譯的外國科普文章,還是說必須針對中國的科研成果進行大眾化闡釋?「國外的情況是,一篇生澀的科研文章出來之後,大眾可能接觸不到或者看不懂,那麼記者或者科普作家拿到文章,想辦法運用比較有趣的內容來分析、拆解這篇文章,讓大眾可以看懂。」蘇澄宇說。一定程度上,這就好比馬特·休厄爾把紅額金翅雀畫得很萌,但羽毛和身體比例都沒有太大出入。蘇澄宇的理解是,「如果是國外科普作者寫好的內容,直接拿過來翻譯,嚴格來講不算是創作;當然能完全根據國內研究撰寫固然是最理想狀態,如果說根據國外的一手資料,加上自己的理解,用本國讀者熟悉理解的語言寫成的科普文章,便可以算是本土原創。」在蘇澄宇看來,最近張辰亮的《海錯圖筆記》是很棒的國內原創科普,因為還原生活和接地氣兒的中國特色做得很出色。

相對於完全根據國內研究撰寫科普文章,也許找到一種針對中國讀者的科普本土敘事更緊迫。工作之外的時間,蘇澄宇堅持在知乎上回答問題,為讀者寫作,為大眾寫作,在「魚天天待水裡,也會晒傷嗎?為什麼?」問題下,他用不帶翻譯腔的語言寫下回答:「不要以為只有人類才會被晒傷,動物們如果稍不注意,也會有被晒傷的風險,當然這也包括魚。」然後為大家普及晒傷的原理;在「人有方言,其他動物有嗎?」問題下,他寫:「俗話說,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調,說的就是方言。不止人類會用方言,動物也有方言。」然後舉了「說」北京話和河南話的螻蛄等例子。

他覺得這種把動物科學「轉譯」給中國讀者的過程很妙,一如伊林把科學轉譯到自己家的廚房裡。「我最近在嗶哩嗶哩動畫上看《工作細胞》。」他說的這個動畫片,講的是人體細胞的工作原理,日本作者清水茜和動畫製作公司將細胞工作原理擬人成動漫:冒失又慌張的新人紅血球小姐,在她差點被肺炎鏈球菌襲擊時遇到了冷酷的白血球先生,當遇到擦傷時,就需要可愛的血小板妹妹幫忙讓傷口癒合…… 「把科普和二次元融合起來,是很好的寫法。這可以說是日本科普作者的創作。」言及此,蘇澄宇停了一下說,「你知道高士其吧,他是中國第一代科普作家,他寫的《菌兒自傳》和《工作細胞》有異曲同工之妙。」在蘇澄宇看來,作為細菌學家的高士其借鑒魯迅《阿Q正傳》的寫法,將「菌兒」擬化為阿Q似的人物,從而將細菌的最基本知識,傳遞給大眾的方法就如同今天《工作細胞》的意義——這便是一種科普的本土敘事。

動漫《工作細胞》

非要把寫東西上升到本土敘事未免是太抽象的事了,非要說這個年輕人肩負起本土科普原創的擔子未免太重了。對蘇澄宇而言,在知乎上回答一些或偏門或有趣或重要的問題,用實在的、經得起科學考據的語言寫好答案里的每一個字,編好科普雜誌的每一期稿,就是他的快樂之所在。能被網友的贊肯定,當然是開心的事;哪怕沒有贊,他也算是自己兌現了朋友圈簽名里 「to make science popular」(讓科學流行起來)的諾言。如此簡單,而已。

以上提及的,都是蘇澄宇在社交網路舞台上能被看到的一面。在此之外,如今他仍然堅持為一些很傳統的雜誌撰寫科普文章,譬如《科學世界》《中學生天地》。這些雜誌的裝幀設計不時髦,發行量和刊發速度也遠不及新媒體,紙上的工作沒有點贊的按鈕,不會為他吸引來多少粉絲,每個月的稿費微薄到負擔不了他家貓每個月的口糧,但是他從不輕視這些回答,他相信總會有一些年輕的讀者——也許是不能在社交媒體上活躍的讀者,也許不是超一線城市裡拿著智能手機的學生——像是當年的自己一樣,仍在希望透過一本紙質期刊了解更大的世界。

他想為他們——那些他不認識的,不知道在哪裡的,但是對科學充滿渴望的青年——回答:「五千個哪裡,七千個怎樣,十萬個為什麼」。

采寫| 張知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閱讀 的精彩文章:

大衛·林奇的高分美劇《雙峰》到底講了個啥啊?
冰島隊的下一位門將說不定是個作家

TAG:青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