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鄭重推薦這部不撕逼的婆媳神劇

鄭重推薦這部不撕逼的婆媳神劇

提起婆媳劇,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如果在國產劇的領域,可能就是兩個字:撕逼。

《當婆婆遇上媽》

《當婆婆遇上媽》《媳婦的美好宣言》《婆婆來了》等等一系列劇。苦情戲碼一個接一個,動不動就扇耳光,一言不合就開打。就連最近很火的《歡樂頌》在續集里也不得不上演智商忽高忽低的婆媳間鬥志斗蠢的戲份。

以前婆媳劇火著呢,現在婆媳關係也只能是各類題材的點綴,因為傳統的婆媳關係正在改變,就比如說孩子教育,現在的婆婆根本不care孫子孫女跟誰親,媳婦因為事業打拚跪求婆婆帶孩子搭把手還差不多。

《金太狼的幸福生活》

再比如,吃穿用度上,一線城市的老年消費簡直不要太花哨,整型、旅遊、健身、跳舞,《我的前半生》里羅子君那個熱衷於談戀愛的老媽簡直就是普遍典型,反倒是媳婦和老公一同扛起照顧孩子、供還房貸、贍養老人的責任,節省得不行,考慮得長遠。

還有我們年輕人常常擔心的社交障礙,如果這樣想,那你就太自作多情了。打開手機軟體和網站隨便搜搜:老年大學,廣場舞論壇,快樂40、50、60後,你會發現一片新的天地……

比我們這種每天朝九晚九的上班族好多了好嘛!

基於這樣的事實背景,再看看我們的國產婆媳劇還在宣揚一些十年前家庭結構下的倫理背景和家庭困境,就顯得有些矯揉造作和故意醜化「婆婆」這一特殊群體了。

婆婆,是什麼?

首先,她是一個獨立的人。其次,她是一個女人。然後,她是一個母親。最後,從媳婦熬成了婆。一個「熬」字,把前三個身份都忽略了,最後就只剩下一個「婆婆」。

《媳婦的全盛時代》

丈夫在熬成婆之後,就成了搭夥過日子的伙夫。兒子在成立自己的家庭之後,變成了定期回家住店的旅客。孫子孫女被帶大了上了學,只有逢年過節回家添個樂子。「婆婆」唯一的對應的,可能就是「媳婦」了。以至於,婆婆只能定向輸出自己的情緒到媳婦的身上。

回歸上文中提到的,現代社會中的婆媳關係發展突飛猛進,家庭中的階級關係早就不那麼明顯,司空見慣的倫理問題早就不痛不癢,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清晰地意識到,婆媳關係和問題,仍舊是存在的,它只是以一個更隱匿的方式展現出來。

婆媳戰爭,說到底是關於女人的戰爭,儘管這戰爭緣起於家庭、婚姻、甚至愛情。但始終,都是兩個活生生的女人之間的故事。要想再次用婆媳關係來打動觀眾,就要用新瓶裝古酒,而這酒香要挖到深處才能顯出醇烈。

《無法阻擋的High Kic》

這酒香,就是這兩個女人的味道。這種味道,混合著家長里短,還有女人不易之間的理解與刁難,是獨特又富有張力的。對於這種細膩而溫潤的劇情,韓劇顯然是最擅長的。

不論是《看了又看》《兒媳婦的美好時代》這種劇情向的家庭溫馨喜劇,還是搞笑一家人風格的《無法阻擋的High Kick》,都少不了含情脈脈,刁鑽和執拗寫的婆婆,擁有小心機也不失善良的媳婦,以至於提到婆媳,我們總是聯想到暖哄哄的地板,還有鄉村靜靜的晚霞。婆婆與媳婦,這兩個女人,必須和家聯繫在一起。

《看了又看》

但是今天推薦的這一部,卻有些不一樣。明明是部婆媳劇,老公和兒子通通變成推動NPC,按照偶像劇的套路來寫婆婆和兒媳婦,彈幕滿屏都在刷婆婆和兒媳CP感十足,這場面也是頭一次見。它就是:

《離別時已離別》

《離別時已離別》改編自韓國蘇在原作家兼編劇的同名網路小說,劇中的婆媳,堪稱婆媳中的戰鬥機。

高冷婆婆遇上死纏爛打的兒媳婦,因為各自的原因被困在公寓里共處一室,打打鬧鬧里,丈夫成了浮雲,兒子成了炮灰,煉就了鋼筋水凝土般堅固的社會主義母女情。劇情笑中帶淚,台詞細膩深刻,互動自然溫暖,這對婆媳沒有撕逼,她們,在談「情」。

這「情」首先來自於,耍酷婆婆與直懟兒媳的反套路人設。

首先,說說這個酷酷的圈粉婆婆。蔡時那飾演女主男友的媽媽---徐英姬,經歷過丈夫出軌後,和丈夫分開,一個人與世隔絕地生活著。但是生性理智並且狠辣的她,沒有嬌滴滴地求丈夫複合,而是手握丈夫的工資卡的財政大權,每個月施捨地給丈夫和小三打生活費以羞辱他們為樂趣。陰鬱狠毒,冷酷高傲,是兒子和丈夫對她的整體評價。

這個女人,理性得讓人害怕。當她得知丈夫出軌,提出離婚時,她把丈夫渾身酒味的衣服換下來,只問了一句,多久了,我要想想怎麼做對我更有利。聰明的她早就察覺的丈夫的不軌行為,她沒有多做糾纏,立刻接受了事實,這是她理智的體現。

這個女人,驕傲得讓人可憐。家和財產是她最後的尊嚴。她寧可每日忍受小三上門撒潑,也不肯開門與她大吵一架,因為這個家是她最後的陣地。在囂張氣焰下,門外的小三看來更像是上門追責的原配,想要回自己的男人,而她頭頂著汗還在咬著牙笑。

她不出門,不娛樂,不社交,連自己的兒子都拒之門外。只靠心地善良的小姑每天送食物和菜掛在門把手上為生,誓死守衛這個家。

這個女人,瀟洒得讓人嫉妒。因為經歷了苦痛,所以她早就看透了人心叵測,於是犀利又冷漠。她看得到自己並不能將不成器的兒子作為自己的人生的寄託,於是放任其野蠻生長,也不再想揠苗助長,索性自己過自己的,眼不見心不煩。

她看得到丈夫的優柔寡斷,於是抓住他的弱點,握住財政大權出一口氣,同時也是規避破產風險,明哲保身。她看得到母親對於女人的摧殘,於是她斬釘截鐵地告訴新來的兒媳婦:如果你生下孩子,你從此就會變成xx的媽媽,而失去自己的名字。承受得了,你就生,我有錢養。承受不了,就打掉,別來煩我就好。

按理來說,這麼無敵油鹽不進的婆婆,各方勢力都拿她沒辦法,該是無敵了。可偏偏,她卻遇到了繼渣男丈夫外的另外一大剋星——未過門的兒媳婦。

這個找上門來的女大學生貞孝,就像個定時炸彈,炸開了門,炸開了家,炸了高冷婆婆個人仰馬翻。作為品學兼優的資優生,雖然自幼沒了母親,卻有個十分溺愛自己的黑道大哥般的父親,心智成熟,心地善良,每天都過得像個蒸蒸日上的小太陽。

貞孝的愛心爸爸甚至關心女兒的姨媽

這個小太陽,被韓旻修這個渣男這片烏雲遮了眼。但是,比對著耍酷婆婆的設定,這位兒媳婦也像「推土機」一樣,直接大著肚子闖進了婆婆家中。這是一波萬全的操作,也充分體現了貞孝的人設,聰明機智、樂觀善良、直率乾脆。

因為暫時不忍心放棄孩子,躲避父親的圍堵,看不慣渣男男友強迫她打胎的行徑,她只好鋌而走險,上門請求男友口中的惡魔媽媽求助。

她的考慮有三,第一,男友的媽媽手握丈夫的工資卡,生活優渥,足夠接濟她解決孩子之前的生活。第二,男友和媽媽關係太差,自己又獨居不會有人打擾,親人根本不會想到自己逃來敵方陣營,暫時圖個安生。第三,因為沒有媽媽或者女性長輩求助,徐英姬冥冥之中像是上天安排給她最後的稻草,她必須抓住。

不哭哭啼啼,不一味天真,面對婆婆的逐客令和事不關己的態度,該懟就懟,該問就問,該撒嬌就撒嬌,該關心就關心。

你看這靈魂三連問,暴擊著婆婆最引以為傲的自尊心,成效顯著。

她問婆婆:你不是不在乎,是不敢承認自己還在乎吧。

失去了自己,到底是自己的錯,還是家人的錯?

你放不過的不是自己,是過去的幸福吧。

原來高冷毒舌的婆婆,愣是被問懵了,好像這個牛角尖終於被又臭又硬的石頭給砸開了花。她終於睜開眼,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了。狠辣瀟洒的婆婆,配上機智果斷的兒媳婦,這樣的頂配戲劇張力不用太多筆墨,就已經出彩。

除了兩位女主,其他的角色設定也相當反套路。

徐英姬的丈夫袒露自己出軌事實

徐英姬的丈夫,波音747機長韓尚振,是一個敢出軌想負責但是又不能負責的窩囊男人。他的反套路是並不愛小三,而是為了一夜情負責而選擇小三拋棄了深愛的妻子,優柔寡斷是他的硬傷。

劇中的小三更是一反嬌艷常態,被原配折磨到像糟糠之妻一樣,為了生計和柴米油鹽嘮叨自己的男人,並且經常上門找徐英姬麻煩。

男主更反套路,他不霸道,不總裁,不暖男,不可愛,說出那句「誰叫你當初不小心!」這樣的混賬話,居然還屹立在男主的位置上到最後一集,完成完美逆襲,可見編劇功力。

群像配角的設立,為兩位女人談「情」搭建了繁密複雜的人物關係網,讓整個感情的流動和人設都先活了起來。

我們允不允許,母親愛自己比愛兒女多?

我們看婆媳劇,多關注在關係上,而忽略了互動刺激下要產生的目的。這個目的,就是成長。本劇成長的落點就在於劇種每個人對於「母親「這個角色的認知上。

「母親「這個詞於女人來說,經常被認為是天職,是恩賜。而本劇,卻要告訴你,「母性「可能不是恩賜,而是一場不可避免的詛咒。在這詛咒下,女人一旦越過門檻變作母親,就會淪為家庭的附屬品,甚至連自己的名字也失去了。

我們經常認為,「母性」是天生的,殊不知,「母親」只是女人成長路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人生的終點和歸宿。期待、了解、失望、破滅、再重生,對於「母親」這個稱謂的追求,女人在上下求索中逐步成長為更完整和獨立的個體。兒媳婦貞孝如此,婆婆徐英姬更是如此。

我們允不允許,母親不愛兒女,更愛自己?允不允許女人厭惡母親的角色,逃離、擺脫、重塑家庭觀念?在劇里,每個人都代表了一方的回答,婆媳尤為明顯。

兒媳婦貞孝的愛心爆棚,她絕對不允許有人顛覆她對於愛的定義。母親,在她的眼中,是愛的輸出體,所以才是偉大的。所以母性就成為了她的信仰,放棄母親身份拋棄她的媽媽就成了背叛愛的罪人,她始終無法原諒她。她作為女性,成為了「母性至高」的道德代表,但是她的評判標準是愛,而不是虛偽的道德禮教。

在劇中,這樣一位把「愛」當作信仰的傻姑娘,遇到了被「愛」傷害的婆婆。通過婆婆遍體鱗傷的傷痕,她逐漸拼湊起了「母親」真正的樣子,喪母的她把母親放在神壇上,卻忘了母親也是人。

她的成長在於,當婆婆告訴她:不要把對生命的歉意和憎惡混為一談。她淡然回答:在我看來,這兩個沒有區別呢。

婆婆想要幫他罵醒兒子,告訴他應該負起的責任。貞孝回答:不用了,我想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就像我有機會選擇孩子一樣。對於所有人,她都是愛的。因為愛,才是她幸福的唯一源泉。真正偉大的女性,不是對於天職的屈服,而是看清了如何才能讓自己幸福後勇敢選擇。

貞孝的母親,患有妊娠中毒症,當年為了生下她痛不欲生留下了終身陰影,丈夫又漠不關心,所以不得不離開家庭重新尋找生路。

貞孝的媽媽苦於妊娠中毒症,終日陷入產後抑鬱和生理疾病中。

當懺悔的前夫前來求得她的原諒時,她說,「你害得我恨我的女兒,我恨她帶給我的痛苦,我悔恨自己沒能給予她健康的身體和完整的愛。所以我不會見她,這輩子都不。」

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表述,一個母親居然恨自己的孩子,原因是生產帶來的巨大痛苦。在常識中,孩子是天真無辜的,生育是天經地義的,生產的痛苦往往強制性轉嫁給母親,並且以母性加以洗腦和脅迫。但是在這段表述中,默認了孩子出生所自帶的原罪,同時申訴了女性擁有聲討生育性苦痛的權利。

乍一看,我們會像貞孝一樣,恨得牙痒痒,但回頭想想,自私的,其實是子女。即便是母親就有為另外一個生命,無償犧牲生命的義務嗎?作為母親,求生的慾望可恥嗎?在這裡,劇中給的答案是否定的。

婆婆徐英姬的成長是最細膩和全面的。一個獨立自主的女性,回歸家庭放棄自我,最終被家庭拋棄,然後重拾自我的戲碼並不少見。少見的,是成長後,對於母親這個角色的重新認知。

被家庭拋棄後,她想不通母親這個付出愛的角色,怎麼會落得如此下場,於是自我放棄了母親身份,她又早已失去了其他社會身份,所以只能藏匿在烏煙瘴氣的公寓里獨自過活。這個時候,她對於母親的認知,是被家庭傷害的可憐蟲。

她對於小三,母親,是她羞辱小三的籌碼。她以搶回小三的孩子為由,宣稱自己是這個家唯一的母親,來宣示自己的存在感,享受權力奴役家庭麻痹自己。痛苦,悔恨,都是愛的後遺症。

等到兒媳婦闖入後,新人對於母性的期待,又令她認識到「母親」因為發自內心的關愛才偉大,而不是付出,付出若不是出於關愛,只會帶來埋怨和悔恨。

再到她與小三的母親結識,她才明白,母親到底意味著什麼。它什麼都不是,既不是終點,也不是起點,既不是歸宿,也不是地獄。如果沒有自己,就不是母親,如果不愛護自己,那麼母愛就是變形的鐵鏈,成為束縛子女的噩夢。

她的成長是刻骨的細膩,滲透於蔡時那演繹時的舉手投足間。

三年後,為了送兒媳婦去醫院急救,她戴上帽子,第一次按下門把手,走出門,這是重新建立與外界的聯繫。

在兒媳婦的鼓勵下,她第一次走到職場,主管問她你叫什麼名字?她顫抖著嘴,一字一句地說起10年沒有提起過的三個字:徐-英-姬。這是重新建立社會身份。

在走出陰霾之後,她坦然地和小三的媽媽聊天,以女人的身份,而不是以誰的媽媽,從而也不再存在立場的問題。在女人這一層面上,大家所遭遇的苦痛都是一致的。這是重新建立自己的世界觀。

她從母親,重新成長為有血有肉的人,重新獲得了身份,贏得愛。通過成長,母親的形象豐滿起來,有時被刺痛有時被仰慕。

從我們有印象起,媽媽就這樣了,她為什麼這樣?她以後會怎樣?她到底想要怎樣?我們從來沒有認真去關注過,去觀察過,才會在爆發矛盾的時候一頭霧水,還要埋怨母輩的多種要求。

你有多久沒有直視媽媽的眼睛了?你有沒有握著婆婆的手聊過女人到底應該如何過這一生?

感謝這部劇,給我當頭一棒。母親,如果你當她是理所當然,那麼自然就會覺得她有時無理取鬧。如果你將心比心,就會自私和奉獻,僅僅一步之遙。

誰都沒有權利要求無條件的愛。徐英姬的兒子因為家庭陰影從而不敢對感情負責,卻把責任歸咎在父母沒有給自己建立一個完整的家庭。直到後來,他才糾正了這一幼稚的想法,因為他看到了貞孝作為母親所要付出的巨大代價,他慌了,如果換做他,他肯定不會這麼做,所以他才知道了母親的可憐和可愛。

為什麼片名叫《離別時已別離》?

離別就已經夠悲傷,為什麼還要加一句「已別離」?

最傷感的離別,是你準備好揮手時,發現告別的人早就走遠了,你早已默認了分別的事實。從兒女落地那一刻起,母親就在做心裡告別,可當真正轉身想告別時,卻發現兒女早就成家立業,那個家裡她早就成了客人。

想要離別的時候,別離竟已經是過去式。

成長,是件快樂的事。見證別人的成長,卻是件悲傷的事。如果把人生只放在兒女的一生,而活沒了自己,那人生就只是悲傷的。國劇中有惡婆婆形象,只會挑三揀四,毒舌不滿,讓兒子左右為難,這一系列的形象塑造著一種依附他人的紙片人生信仰,給父母捆綁兒女的權力,給兒女被支配的恐懼和義務,把家庭打造成沉重的監牢。

我想,《離別時已別離》教會我們的,是另一種婆媳劇的思路,聚焦女性成長,聚焦原生家庭的解構和重組,把每位家庭成員都當作獨立的人去對待和思考權利及義務,才能做到真正的愛家庭,愛自己。

推薦 |「幕味兒」公號有償向各位電影達人約稿。詳情見:求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慧園路三號 的精彩文章:

Reddit:那些無害的惡作劇
《賽博朋克2077》E3手辦長什麼樣?我們做了個開箱

TAG:文慧園路三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