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歷史人物:鐵腳大仙王玉陽
鐵腳大仙王玉陽
八百多年前的文登正處在金朝的統治之下,那時的北方社會已經歷了幾十年的戰亂。北宋、遼、金、偽齊等各方勢力相互征伐,政權頻迭,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意思,老百姓也不知道腳下的這片土地到底該屬於哪一個朝代的皇帝。
那時還沒有威海這個地名,今天的威海市還屬於文登縣的管轄範圍。文登本來就是多山之地,土地貧瘠,加之連年的戰亂,朝廷又不斷地加征賦稅和兵役,導致民心渙散,百業凋敝,平民苦於戰亂,無心耕種。經過這樣一場浩劫,整個文登縣人口從北宋年間的千餘戶,銳減至不足500戶,百姓都希望能過上平靜安寧的生活。
在文登縣城西南60里的山坳里住著幾戶貧苦農家,一位懷胎十月的周氏婦人正托著疲憊的身體走了十幾里的山路,只為到清風嶺上的仙姑庵去祈福禱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遠離苦難。這天夜晚,婦人周氏夢見一道七彩的霞光環繞著自己久久不去,此刻只覺得體內異動,周氏從夢中驚醒,一名男嬰降生了。這名男嬰就是後來的王玉陽。兒子降生後沒多久,周氏的丈夫就去世了,王玉陽的降生並沒有為這貧苦的家庭,帶來多少喜色。為了生活,周氏常帶著兒子遊走於道庵門下,祈禱能減少些生活的苦難。
鐵槎山延壽宮
王玉陽在母親的影響下逐漸長大,小時候就表現出與其他兒童的不同。他從不與夥伴玩耍,經常自言自語一些別人聽不懂的雲霞方外之語。七歲那年,王玉陽突然氣絕伏地而死,後來又死而復生,從此悟得了生死之理。王玉陽與母親相依為命,貧苦的生活,加上政局的動蕩,使王玉陽在年少之時就產生了不染塵世,追求清靜的生命觀。一日,王玉陽行至山中,遇見一老人坐在大石之上,對他說:日後,你將揚名帝闕,成為道教宗主,說完騰空而去。
二十歲時,開始有人許以婚事,王玉陽總是笑而不應。與母親商量後,王玉陽移至潯山(今榮成市崖西鎮朱埠村北)庵居,修鍊道法,並將此地取名為聖水庵。過了幾年,王玉陽又辟得文登牛仙山(今榮成市大疃鎮牛仙頂)庵居修道。二十七歲時,王玉陽聞知祖師王重陽從陝西終南山來到寧海(今煙台牟平)全真庵收徒傳道,王玉陽連忙帶著母親周氏一起前往拜師學道,成為了全真七子中的一員。重陽祖師賜名為處一,號玉陽子。母親周氏也於當日拜入王重陽的門下,成為王重陽的第一個女弟子,賜名德清,號玄靖散人。(很多書認為,孫不二是王重陽第一個女弟子,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
全真七子
一年以後,王重陽帶領全真弟子西去終南山傳道,唯有王玉陽留在了膠東傳教,並創建了全真道教嵛山派。重陽祖師西去後,王玉陽前往鐵槎山,隱居雲光洞九年,制鍊形魂,常臨危崖一足歧立,被人稱之為「鐵腳仙人」。得道以後,王玉陽又將修鍊的道場移至聖水岩玉虛觀,並經常在此設醮傳道。
王玉陽得道後,信徒眾多,經常行走于山東各地度化教眾,常主持千人規模的齋醮活動。在民間的影響力迅速擴大,甚至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和召見。金朝皇帝曾經先後五次宣召王玉陽進宮,問以養生之道、治國之要。
1216年,文登縣令溫迪罕龜壽將王玉陽迎接至文登天寶觀。第二年4月23日,王玉陽對弟子說:群仙已約我矣。說完,乃辭世。時年76歲。
TAG:威海市東魯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