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修為方能成君子?
請單擊上方廟主講壇加關注 謝謝!!
孔子教育的培養目標,可分為三個階段:知禮學文——修為君子——積君子之德而行仁。下面是孔子對他的入門弟子,如何修為君子(這裡的君子是指學問道德高尚的人)的指導方針——沉下心來學、交友相互學,並在實踐中不斷修正(知過必改)。且重點強調,學修君子首先必須樹立恆心,戒除煩燥,更重要的是要堅定意志,即心志不可輕浮不定。
1.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孔子本言的中心思想是:學習首先要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力,樹立固守自己信念的決心,萬不可眼高手低、朝三暮四、心思不定,否則學習顯得沒有動力和鑽勁,也不可能堅持到底,很可能就是半途而廢;其次,內心要堅守忠誠守信的理念,與同門兄弟多交朋友,互幫互學,相互勉勵,共同進步。當然,在實踐中學生犯錯是難免的,如果某些方面做的不好,哪怕是真的錯了,也不要擔心丟面子而害怕改正。人就是在這樣不斷的改過自新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即在為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地通過實踐修正自己。如果以上三個方面你都能做到,就一定能完成學業,成就君子。
自古,對本章的解讀存在斷章取義的情況,把一段完整的文章解釋的支離破碎,找不到中心。比如,通譯本的翻譯是:
「君子舉止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態度不莊重學習的知識學問就不鞏固。做人主要講求忠誠,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過錯,就不要害怕改正。」
整段話之間毫無邏輯,彷彿是東一句西一句的拼湊,或是說孔子像是在做詩,故意追求時空的大跨度跳變。孔子這段文章,若是如此地解讀出來,放在今天讓高考閱卷老師來批改,肯定給0分!
至於孔子這段話中的各句,是不是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或是同一場景下講的,不得而知,也可能每句話就是一個孤立的事件。但不管怎麼說,現在用不同時間的語錄輯成《論語》的入篇章之後,編撰者們選錄的初衷肯定是想為其所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服務的,不可能胡亂堆砌。另外,越遠古的人語言越簡省,可能是由於刊刻的麻煩,通常也省略表達語境的內容,所以難於還原本義。
下面我們在顧及文義完整性的前提下,做逐句的分析解讀。我總的認為,這裡是給初學者指出的其修學君子的勸戒。
一、學修首當戒輕浮
首先,孔子強調學修君子須做到:學要重。「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句中「不重」是前提條件,而「不威」與「學不固」是同為這個條件下所造成的結果。按通譯「不莊重,就沒有威嚴」這話能說通,但「不莊重,學問就不鞏固」怎麼也講不通。「莊重」是人的個性外在,而學問能不能鞏固,要看他對「學問」的態度,比如,是不是樂意經常複習,願不願意用於實踐等,它好象跟一個人的外像莊重不莊重風馬牛不相及。顯然,「重」不可釋為「莊重」,否則邏輯不通。
在這個「重」的金文(上圖第一個)造型中,綁在「人」(其中間的構形)雙腿上的即「重」下方的圖形就是「東」字(上圖第二個),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東西」的「東」。此金文象徵人身上被負載了重物。由此我們可以用心想像:由於身子沉,移動就會困難,故而有「穩定」感。「東」被綁在人腿最下端腳的位置上,目的就是為降低重心,重心越低越穩(可見,古人也懂這個道理)。由此,可以會意出「重」字的很多義項來,如「穩重」「沉重」「厚重」「恆定」等,在用於表示人的精神狀態或態度時有「莊重」「慎重」義等。
「重」在表示份量大時,字義與「輕」相對。這樣,「不重」也可以解釋為「輕浮、做事沉不住氣,即沒有恆心」,從而表現出意志力不強。我們做教師的經常會這樣批評不愛學習的同學:「你學習太浮了,沉不下心來」。有志之人立志長,無志之人常立志。但凡沒有長志的,經常會重複性地「發誓」。久而久之,別人就會「不信」你了,從而也就沒有「威信」可言了。走到最後,朋友也有可能遠離而去了,如此終將做不了大事。所以,孔子才用這樣的話來告誡他的學生。象這樣來看「重」與「威」的確有關聯,但畢竟沒有直接關係,所以,「威」解為「威信」也不貼切。
「威」的甲骨文(上圖第一個字形。「人」上是「斧」,甲骨文見上圖),象「斧」置於「人」上之狀。會意其形:由於此人懾於持「斧」者之威,而雙腿發軟並跪於地,且雙手抱胸,形如女子之柔弱態,故後來其下改成了「女」字。「威」的金文(上圖第二個字形),即將「斧」變成了「戈鉞」(古代的一種形同長柄大斧的兵器)形,字義也加強了。現在,我們站在被「鉞」協持下的「女」方想,自己受到了「威脅」——這就是威的本義。從持鉞者方面想,表明「我」有「威嚴」,有「威信」,因為「我」能震懾別人。可見「威」表達的是一種「力量」,那種勢壓群雄,戰勝一切的「力」,這就是「威力」。「不重則不威」意思就是,如果你對學習沒有恆定的信心,就不可能有堅定的意志和強大的求知動力。
固,有「堅固,牢固,鞏固」等義,但也有「穩固,堅定,固守,安定,專一」義。所以,按上下文的語義判斷,「學則不固」可通俗地解為:學習就不會有定盤心。由於他的「不重」,當學習遇到困難時就會信心動搖,選擇退避,終將成不了大器。所以,孔子強調為學要「重」。
二、唯有忠信能交友
孔子是主張多交朋友的。本篇首章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看他都把有朋視作是人生的一大樂趣了,當然是主張多交朋友。可能在孔子看來交友可以助已為學,因為朋友可以交流思想,互相幫助,相互促進,這對個人修為君子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所以,論語的編撰者將其置於本篇,我想就是想要表達這層意思。但現在的問題關鍵是,如何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
孔子說:「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對這句話的意思如何歷來人們的爭議最大。首先,我認為本章不能在「主忠信」後斷成句號。從語氣上分析,「主忠信」應該是「無友不如己者」的假設前提條件。對於「無友不如己者」所存在的分歧,統分兩種大的說法:一者解釋為「不要與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二者是對前者持否定觀點下的解釋(由於否定者的說法多種多樣,不再單獨列出,後面有提到),但所有的解讀都有一些牽強附會。否定者附會的目的,我想他們是想擺脫前種解釋下對孔子帶來的不良影響。你想,孔子是那麼的偉大,被奉為「聖人」,而且提倡「泛愛眾」肯定主張廣交朋友,怎麼可能說「不要與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這類不近情理的話呢,否則不如自己的人與誰做朋友?「已欲達而達人」(幫助別人)這也是孔子主張的君子所為,幫助朋友是應該的。如果朋友都比自己強,何來「幫助朋友」之說。用心自問一下,如果每個人都拿「不與不如自己的人交友」為交友準則,誰還能交到朋友?有人戲言:皇帝該與誰交朋友?只能與上帝了。
「無、毋通,禁止辭也……勿,亦禁止之辭」(朱熹《論語集注》語),在古漢語中「無、毋、勿」在表示否定義項時,沒錯是「禁止之辭」,但它們在應用時還是有語義上的差別的。「無」主要強調的是「存在的狀態」,與「有」相對,所以,「有、無」之後的賓語應是名詞。由此,把「無友」之友當作動詞「交友」解,顯然是不恰當的。「不」在古漢語中,其後往往好跟動詞(「毋」後,有時是名詞,有時跟動詞),因此,至少在這點上,「無」和「不」是不能通用的。「無友」就是「沒有朋友」,再明白不過了,那後儒們為什麼非要把「友」說成動詞呢?原因是錯把後面的「不如」之文給現代化了——當成了今天的「不如」(比不上)義所致。
我前面說過,孔子的用文,除去表語氣助詞的常用字外,實詞多為單音節詞,即是一字一義,萬不得用現代語法去望文生義。「如,從隨也」(《說文》),「如」字在甲骨文(上圖所示)里的意思是一個柔順的「女」子,時刻在聽從他人之「口」的招喚,其本義就是順從,如「如願、如意、如法炮製」等。「有律以如己也」(《左傳·宣公十二年》),杜預注:「如,從也」,所以,我認為這裡的「不」後接的就是表動作的詞:跟隨,跟從。
「主忠信」就是,在你內心,把「忠信」當作行為的主宰。我們見到「主」字能立馬想到「主子,主人,主席」,即為最高決定權的人。「主忠信」是說,當你在內心把「忠信」當作支配你做事時的「主子」時,無論你在做什麼事的時候,都會用「忠信」為前提。所以,當你講忠信時,是不會沒有朋友的,只有那些言而無信的人才會被孤單。因此,孔子這裡強調交友要「主忠信」。
退一步說,如果非要把「無友」解為「不與……交友」,那麼「如」也可理解為「象,同」。此話的意思可以是這樣:不要與不象自己一樣「主忠信」的人交朋友。這裡「如」的比較對象之前提是「主忠信」。意思就是「交朋友要交象自己一樣講忠信的人」,這樣也是說的通的,但畢竟有附會之嫌。當然,如此解讀要比譯為「不要與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合情理的多。
另外一種解讀觀點值得說一下,因為也有很多人認同,即如李澤厚所譯「沒有不如自己的朋友」。做這樣的解讀,首先是將「主忠信」划出其外單獨成句;其次,把「不如」詞義給現代化了,就此兩點來看,此解有斷章取義和望文生義之嫌。故其正確性也可疑。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在《子罕·第九》中出現了重文,「無」變了「毋」(不知何故,但「毋」其後也可以是動詞,同「不」)。由此也可想見,《論語》的重文現象不是編者的疏忽,恰恰是有意的引以為用,目的是想表達在本篇里自己的中心觀點。再有,於重文的「子曰」部分有的並不完全相同(有人認為是孔子在不同時機下說的,未必)的現象。由此我提出一個疑問:後儒們在撰輯《論語》時,很有可能把孔子在不同時間內說過的話,引在了同一個「子曰」里,即可能存在拼接的情況。本章的「子曰」內容極有可能是提取了孔子不同時間的所說,羅列於此,以表達作者想表達的思想。可是,現在無法考證,沒有充足的證據來論證我的這一觀點。
本章上句講對待學要「重」,怎忽然說到交友呢?我想,編輯者之旨意主要是為表達人之學修的另一種重要的補充形式,即同學之間的互助互學。以我的多年教學實踐來看,學生的行為養成,來自同伴的影響力是很大的。也許在他們看來,同門學子在互學的過程中,雙方可互為對方踐行君子的「實踐」對象,能共修共進。現代學校採用班級教學的組織形式,以使學生相互學習,互相激發,就是這一重要目的的表現。
如何做到弟子之間互相產生好的影響呢?要先成為朋友。如何才能交朋友?用你的誠實守信之人格。若是把與同學相處的經驗,推衍到社會,就成了為人處事之道了。
最後,孔子又提出了修為君子的第三種行為:錯必究——「過則勿憚改」。「憚,畏難也」,就是「怕」的意思。古人講「中庸」,就是說做事要恰到好處,好比說事正好做到了「點」上,如果「過」了這個點不好,但「不及」也不好。因為,「過」或「不及」是針對那個最佳點的標準來判斷的,用這個標準來衡量,「過」和「不及」都是有「過錯」的,至少也是一種「過失」吧。人非聖賢,誰能無過!有過不怕,只要改過來就好。
不斷改過修正,不斷完善,最終成就完美人生。修正過失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這就是孔子的觀點。
TAG:廟主講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