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過猛,小心肌肉「溶解」
近年來的運動風潮可以說是持續高漲,不少平日里少邁腿兒的人,也紛紛加入到「打卡」的行列。然而正當運動氛圍如火如荼之際,有個從前常出現在「飲食界」的名詞,竟悄悄爬上了日常熱搜。在這個夏天,「橫紋肌溶解」不再只是小龍蝦的「專利」,那些我們看似尋常的健身運動,實際上卻也「危機四伏」。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嵐
科技頭條
強壯的體魄、八塊腹肌,你想要嗎?馬甲線、人魚線和小蠻腰,你羨慕嗎?拜拜肉和小肚腩,你通通都想減掉嗎?
最近這些年來,無論是徒步走還是馬拉松,深蹲還是動感單車,甚至連到健身房「打鐵」也成為了一種時尚。在「連續多年不間斷、每天運動4小時」的葡萄牙足球運動員「C羅(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的感染下,不少平日里甚少邁腿兒的人,也紛紛加入到運動「打卡」的行列。隨著這股運動狂潮的高漲,哪怕傳說中C羅每天必做「300個俯卧撐」被網路放大到「3000個」,也有人想要效仿。
「過猶不及」這個成語,放在運動領域也很適合。如果你曾接受過健身房的訓練,一定聽教練吼過那句最常用的激勵——堅持住!讓你的肌肉產生「炸裂」的感覺。說得明白的一點,就是鼓勵我們在感覺身體快堅持不住的時候,繼續挑戰肌肉力量的極限。
挑戰極限是好的,但前提是清楚明白自己的「極限」到底在哪裡,因為我們都是有「底線」的人。前段時間據媒體報道,長沙一位13歲女生在深蹲百次之後,因為橫紋肌溶解,直接住進了醫院。除此之外,因長跑和踩動感單車而出現「肌肉溶解」癥狀的報道,在這個燥熱的夏天也層出不窮。
生命在於運動,此話不假,運動可以提高我們身體的機能,幫助我們抵抗疾病,但是運動過量反而損害自己的身體。在這之前,或許很多人對「過量運動」所產生的後果,只停留在「腰酸腿疼」的層面;而今「橫紋肌溶解」這幾個大字,開始令不少運動愛好者們,開始重視起運動適度的問題。
專家解惑
疑惑1:「橫紋肌溶解」的「鍋」,該由小龍蝦「背」嗎?
對於「橫紋肌溶解」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因為每逢夏季,它都會與小龍蝦組成一對「CP」,在新聞報道中出現。就目前報道的因食用小龍蝦而導致橫紋肌溶解的病例,都是在食用小龍蝦數小時至十多小時後發病。所以有人覺得「橫紋肌溶解」是吃出來的病。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劉璠娜告訴記者,可引起橫紋肌溶解症的病因多達兩百餘種,吃小龍蝦並非是唯一「禍首」。
「橫紋肌溶解症的成因主要分為物理性因素和非物理性因素,吃小龍蝦屬於非物理因素。進食某些水產品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包括小龍蝦在內的多種水產品均有記載,一般認為與水產品中存在的某種內源性毒素有關。但這種情況大多在大量食用時出現,並不會經常發生。」
至於物理因素,劉璠娜副主任表示,包括擠壓、創傷、過度運動、電擊、高溫或低溫等等,其中最典型的病例就是地震、塌方等災難引起的局部肌肉擠壓綜合征,可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導致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長時間、高強度的運動如長跑、負重訓練,也會引起這種病的發生。
疑惑2:大量運動後的「肌肉溶解」,是不是有助於瘦身?
在運動中,不少人都存在「用力過猛」的誤區——要麼不動,一動就停不下來。為了將吃進去的熱量迅速排空,他們試圖通過「魔鬼鍛煉」來消滅脂肪,殊不知最後脂肪沒有被溶解,反而將肌肉溶解了。
過量運動並非是瘦身減肥的最佳方式,劉璠娜副主任告訴記者,橫紋肌溶解前沒有什麼特別的預兆,但是如果運動後出現短暫意識喪失、大量出汗、頭痛、噁心、嘔吐、高熱、四肢肌肉等不同程度的痙攣和疼痛等癥狀時,你的橫紋肌可能出問題了,需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明確。
「這種情況多發生於馬拉松賽跑、舉重、健身、蛙跳等需要局部肌肉劇烈、長時間、重複、高強度活動的運動。因為局部高強度訓練引起的機械性肌肉收縮,尤其是離心性肌肉收縮,容易使肌纖維過度牽拉,導致橫紋肌結構受損;同時造成的局部缺血及產生的熱量,容易使橫紋肌細胞缺血缺氧甚至壞死,細胞完整性受到破壞,從而產生橫紋肌溶解。」
一口吃不下一個大胖子,減重也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劉璠娜副主任表示,橫紋肌溶解主要發生在突然加大運動量的人身上。「目前的統計結果顯示,發生運動引起橫紋肌溶解的主要是年輕男性,不過我們認為主要和年輕男性整體的肌肉量較多,年輕男性進行高強度運動的人更多有關。」
疑惑3:同樣都是深蹲,我肌肉「溶解」了,他卻沒有?
在生活中,擁有自律性的人總是惹人羨慕。就拿C羅來說,據聞他的日常身體訓練運動量每天要達到3~4個小時,其中包括有氧運動、衝刺跑、肌肉力量以及柔韌性訓練等。對於運動量的權衡,或許有人會感到迷惑,與天天在朋友圈「打卡」的人保持相同的運動量,為什麼對方沒事,自己卻感覺不適?
其中原因,除了與個人體質及核心力量差異相關,有國外研究者表示也與遺傳有關。以「橫紋肌溶解症」為例,這種病症之所以有時候會在看似「安全」的運動中發生,是因為有些人在生理上就是比較容易「肌肉溶解」。就好比酒量,有些人喝酒就容易醉,有些人則特別能喝。劉璠娜副主任告訴記者,目前尚未有具體哪種類型的人更容易發生橫紋肌溶解的深入研究,但我們應該根據自己自身情況科學運動。
近年來「徒步運動」「全民最愛」,因此有不少人擔心,「走得太多」是否也會發生橫紋肌溶解的情況?劉璠娜副主任認為,橫紋肌溶解主要發生在平素不經常鍛煉而突然加大運動量的人身上,「日行數萬步」的人如果每日都運動,每日的運動量相差不大時,基本不會發生橫紋肌溶解。
健康貼士
避免「溶解」發生 應該怎麼做?
雖然「橫紋肌溶解」聽起來很可怕,但劉璠娜副主任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運動引起的橫紋肌溶解,經過補液、控制感染、鹼化尿液等治療後是可以痊癒的。
當肌肉損傷100g或肌球蛋白水平超過5~15mg/L時,尿色就會改變為棕色或醬油色尿,這就是提醒我們運動性橫紋肌溶解已經發生的「信號」,如果繼續加大運動量,可能就會發生腎損傷。劉璠娜副主任表示,橫紋肌溶解的治療關鍵,是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及時處理併發症,防止進展到急性腎損傷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對所有人來說都應該注意勞逸結合,在進行大運動量訓練前安排好休息,身體不適、感冒、發熱者盡量避免參加;避免在陽光直射、炎熱潮濕的夏季中午進行大運動量練習;訓練時補充足夠的水分、電解質等。」她建議,加強適應性訓練,避免同一項目長時間、大強度訓練,盡量交叉訓練。
無論如何,鍛煉的意義在於獲得樂趣,健身愛好者必須時刻提醒自己,不能為了追求某個人為設定的目標而用力過猛,簡單而粗暴地對待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