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腫瘤患者常見的 6 大飲食誤區,你吃錯了嗎?

腫瘤患者常見的 6 大飲食誤區,你吃錯了嗎?

惡性腫瘤是一種消耗性疾病,營養是腫瘤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合理的飲食可以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防止營養不良及腫瘤惡液質的發生,增強患者的體質、改善生存質量,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多腫瘤患者卻陷入了以下常見的飲食誤區。

誤區1:多喝湯即可補充營養

在有些人的傳統觀念中,煲湯是一種「大補」。家屬為患者煲湯,如烏雞湯、牛尾湯、魚湯、海參湯、豬蹄湯等,讓患者一定要把湯喝掉,因為大家都認為「營養在湯里,精華都已經被煮到湯里了。」其實這是錯誤的。

事實上,湯裡面的營養成分很少,魚肉類食材,湯中含有非蛋白氮、嘌呤、肌酐、少量遊離氨基酸、少量的鉀、鈉、鈣、鎂等離子,營養密度低。所以,僅僅喝湯,人體得不到很好的營養,還會影響其它食物的攝入,導致膳食單一,反而會導致營養不良。

對於一些有吞咽困難、咀嚼困難、發熱、卧床不便起身等的腫瘤患者,如果他們需要進食流食的話,可以將各種食材,如糧食類、蛋類、奶類、肉類、魚類、豆製品、蔬菜類等,分別製備軟爛,單獨或混合用勻漿機(豆漿機)打碎,製成糊,熬成粥,這樣既便於吞咽又有利於消化吸收。

誤區2:吃得越有營養,腫瘤會長得越快

一些營養不良的腫瘤患者認為「太營養的食物會讓腫瘤長得更快」,因此不吃肉,以素食為主,甚至一些醫生有時也會要求患者限制飲食。

事實上,腫瘤細胞生長速度跟患者吃多少營養並無關係。

腫瘤細胞直到人死亡前,都在搶奪正常細胞的養分,即使患者阻斷營養攝入,癌細胞也會增長,而且飢餓只會讓患者身體消耗得更快,加速疾病惡化。

肉類、魚類、蛋類、奶類、豆製品是優質蛋白的主要來源,是組織細胞修復的重要原料。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研究的結果:癌症患者膳食熱量至少應比平時增加 20%;目前無證據顯示人體增加營養,會使癌細胞成長更快,反而有許多患者因營養狀況良好、無惡液質而長期存活。

營養狀況好的患者在對治療的耐受性和預後方面都明顯要好於營養狀況差、消瘦的患者。癌細胞可以「餓死」的說法是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

誤區3:「發物」助長癌細胞,吃素比較好

所謂「發物」是中國古代民間的一種說法,指能引起舊疾複發或新疾加重的食物,如有記載豆芽、韭菜、苜蓿、鵝肉、雞肉、狗肉、牛肉、海鮮等屬於發物。許多患者雖想食用,卻又擔心引起腫瘤複發,敬而遠之。

關於「發物」與腫瘤的關係其科學性還有待考證。

然而能否引起腫瘤的複發,還缺乏足夠的證據,至少到目前為止未見明確因食用發物而導致腫瘤複發的病例,因此,這些信息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誤區4:盲目依賴抗癌食品和保健品

許多腫瘤患者在治療期間互相交流飲食經驗,盲目跟從別人的做法,如盲目補充所謂的抗癌食品、抗癌保健品,價格昂貴。這些靠譜嗎?

某些營養素或植物化學物具有抗癌作用,也是在其所含的天然食物在發揮作用,補充營養素及某些植物化學物製劑作為抗癌食品和保健品,目前沒有證據證明其抗癌作用。

其實,這種補法對疾病本身的穩定和康復不利,腫瘤是一個細胞增殖和凋亡的過程,忽視正常飲食,花高價吃所謂的抗癌食品是錯誤的。

誤區5:癌症患者忌食「辛辣」等食物

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似乎成為對任何疾病患者的飲食要求。

但實際上這是缺少依據的:國內很多地方吃辣已經成為習慣,然而並沒有在腫瘤的發病率、死亡率等方面高於其他地區;吃辣會刺激腫瘤生長加速更是沒有任何根據。

辣只是人的味覺,和酸甜苦等並無特殊差別,很多患者只有吃辣食物才有食慾,而得了腫瘤之後,因為這樣誤解,則被要求完全忌口。

這樣一來,腫瘤本身以及放化療都會引起食慾減退,再改變吃辣飲食習慣,往往會讓患者更加沒有食慾,這樣對患者的康復也就沒有任何好處。口味偏重會增加患者的食慾,刺激消化液分泌,有助於進食量,過於清淡沒有意義。

誤區6:只要能打營養針,不吃飯也沒關係

當腫瘤患者食欲不振、食物攝入不足時,有的患者、家屬、甚至於個別醫生認為不吃飯靜脈營養也能滿足營養需要。這是錯誤的。

人體通過胃腸道進食是自然狀態,食物進入腸道吸收,如果長時間不進食,腸黏膜就會萎縮,引起腸道菌群失調、腸道黏膜屏障作用被破壞,從而也易感染。

大量研究證實,對各種原因引起的進食障礙,可給予腸內營養支持療法,建立起有效的營養支持治療通道,只要腸道有功能,就使用它。

腫瘤患者究竟如何改善營養問題?

腫瘤患者的營養包括家庭日常飲食及醫院的專業營養治療兩個部分。通常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營養狀況:

1.維持健康體重

超重及肥胖者腫瘤發病率顯著高於體重正常者。腫瘤診斷時及治療後的超重或肥胖者預後較體重正常患者差,原因是其腫瘤控制更困難、腫瘤風險升高,並存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增加。

消瘦同樣是一個負性因素,體重漸進性下降或非主觀努力(如節食,減肥,運動)的體重下降是腫瘤複發,轉移,進展的重要提示,體重下降的腫瘤患者預後較差。

2.適度節制飲食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限制熱量攝入可以使人們更長壽,對健康人可以預防腫瘤,對腫瘤患者可以延長生存期。

限制熱量的攝入,可以從減輕氧化損傷、增加細胞凋亡和影響代謝酶功能等多種機制影響機體,使血糖下降、胰島素水平降低,同時增強自我吞噬能力和某些DNA修復過程,從而防治肥胖,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等代謝相關性疾病(這些代謝性疾病與腫瘤的發生髮展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3.選擇合適的蛋白質

我們經常吃的各種肉類根據生肉(煮熟前)顏色的紅白分為紅肉與白肉(三文魚除外,儘管三文魚顏色深紅,但它是白肉)。研究發現,紅肉可以增加多種腫瘤的發病率,而白肉沒有。

要少吃紅肉及加工肉。動物肉類含優質蛋白質,優於植物蛋白質,我們不應該不吃肉。建議改吃白肉,每周推薦白肉2-4次,每次50-100g(1-2兩)。腫瘤患者原則上應該增加蛋白質攝入量,每天推薦至少1-2個雞蛋,膽固醇升高的患者第2個雞蛋可以去掉蛋黃。

4.辯證對待脂肪

沒有腫瘤病灶的患者建議適度減少脂肪攝入量,而有腫瘤病灶的患者目前推薦增加脂肪攝入量。

研究報告,脂肪占飲食能量

目前推薦:脂肪應占飲食中能量的20%-35%,飽和脂肪酸

5.增加果蔬攝入

水果,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對正常人群具有良好的腫瘤預防作用,對腫瘤患者則可減少並存病如心血管疾病,進而延長生存時間。

美國癌症學院推薦每日5份果蔬。(一份蔬菜相當於100g蔬菜、半杯100%的蔬菜汁;一份水果相當於一個自然計量單位水果如一隻蘋果,一根香蕉,一個橘子等或半杯100%果汁)

十字花科蔬菜、姜、綠茶、草莓等均具有良好的抗腫瘤生化特性。十字花科蔬菜包括白菜類:小白菜、菜心、大白菜、紫菜薹、紅菜薹等;甘藍類:椰菜、椰菜花、芥藍、青花菜、球莖甘藍等;芥菜類:葉芥菜、莖芥菜(頭菜)、根芥菜(大頭菜)、榨菜等;蘿蔔類;水生蔬菜類。深綠色及黃色果蔬植物化學物含量最為豐富。

6.增加穀物攝入

全穀物包括(大,小,黑,燕)麥、(大,黃)米、玉米、高粱、黍等。它們含豐富纖維,微量營養素及植物化學物如多酚、萜烯(木素)、木質素等。植物化學物在實驗室研究中顯示出良好的抗腫瘤生成作用,它們或單獨阻止腫瘤的發生,更可能是聯合作用。

由於全穀物的微量營養素在加工過程中會遭到嚴重破壞,如粗糧中維生素E在精加工過程中會減少92%,所以穀物不宜精加工,提倡食不厭粗,糧不厭雜。純素食不利於腫瘤患者,提倡葷素搭配;日常生活中,素食與葷食的比例建議維持在70%:30%~80%:20%。

7.注意食品安全

防止食品細菌污染是腫瘤患者的第一食品安全要求。在放療、化療引起的醫源性免疫抑制期間尤為重要。患者本人及食品加工人員包括家庭成員均必須遵守食品安全準則,以降低食品源性疾病風險。

這些食品安全準則包括:吃飯前及食品準備前認真洗手;認真清洗各種物品;將生食與熟食分開,任何接觸了生肉如魚,禽及雞蛋的物品均須徹底清洗;將剩餘食品低溫(

8.專業營養治療

腫瘤患者由於任何原因,導致攝食量下降,不能維持正常營養需求及健康體重時,必須接受專業的營養支持,包括口服營養補充及腸外營養支持。

口服營養補充是以高能量密度食品或腸內營養製劑部分替代日常食品,或作為日常飲食不足的補充,以補充日常飲食攝入與目標需要量的差距。推薦少量多餐,減少液體。高能量密度食品包括花生黃油,乾果,乳酪,酸奶,雞蛋,麥片,豆類及鱷梨等。

日常攝入及口服營養補充仍然不能滿足機體需要時,建議接受補充性腸外營養支持治療,以腸外營養補充日常飲食及腸內營養的不足部分。部分腸外營養對放療期間毒副反應嚴重及不能正常進食的晚期腫瘤患者意義重大。

文章來源:與癌共舞

本微信平台屬於公益性醫學類學習平台,本微信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轉載文章只用於科普學習使用,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原作者可與我們聯繫,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連圖騰生物 的精彩文章:

超詳細!化療飲食方案,告訴你每個階段怎麼吃
腫瘤患者如何吃飯?

TAG:大連圖騰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