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尷尬的軍事奇才,若為曹操效力,三國一統將提前半個世紀
原標題:三國最尷尬的軍事奇才,若為曹操效力,三國一統將提前半個世紀
東漢末年,政治腐敗,百姓疲敝,幾十萬黃巾大軍揭竿而起,大漢朝廷的江山社稷風雨飄搖,而朝廷孱弱,在全國廣發英雄榜,以鎮黃巾。
在鎮壓黃巾的起義中,霎時間群雄並起,時任洛陽北都尉的曹操開始嶄露頭角,並收降了三十餘萬青州黃巾大軍,成為各路諸侯中一股不可小覷的軍事力量。
隨後曹操開始逐鹿中原,虎視天下。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攻打徐州陶謙,東征宛城張綉,白雲樓擒殺呂布,戰劉備,敗袁術,並在官渡之戰中破袁紹,遠征烏桓滅二袁,一統北方。
曹操以其敏銳的政治眼光,和求賢若渴的愛才之心,以及出色的軍事統籌才能,在群雄爭霸中獨佔鰲頭,從而被世人譽為「世之梟雄」。
然而「梟雄」的背後又因「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逆不道和「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的無情言論被譽為「世之奸雄」。
在整個三國時代,曹操已經成為奸雄的代表,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這個世人眼中的奸雄卻有掃滅群雄割據,一統中國的大志,從而讓世人從奸雄的內心,窺測到最可敬的一面。
曹操遠征烏桓,一統北方之後,曾寫過一首《觀滄海》,裡面「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情壯語足以表明曹操一統江河的遠大志向。
同時也表現了曹操雖熱愛生命,但是也看透人的生老病死,卻不消極,他要用建功立業來彌補人生這一憾事。
於是在統一北方的次年,即公元208年,曹操率近百萬之師南下征討,試圖一舉剿滅東吳的孫權和暫居荊州的劉備。
然而曹操雖佔據天時、人和,卻不佔據地利,由於北方之軍不習南方水戰,在赤壁之戰中了諸葛亮和周瑜的火攻之計,百萬大軍頃刻間瓦解,或葬身火海,或葬身魚腹。
後世人們在盛讚諸葛亮和周瑜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同時,也有為曹操喊冤叫屈的,甚至荒唐到由此聯想到西晉時期的「五胡亂華」事件。
因為赤壁之戰的贏家若是曹操,又何來的三國,又何來司馬懿的用武之地 ,沒有司馬懿及司馬家族,又何來之後的「五胡亂華」。
可是歷史已經塵封,無法做任何假設,只能追憶,因為我們無法改變任何事實。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曹操兵敗赤壁的偶然性大於必然性。
諸葛亮和周瑜的火攻之計,若沒有東南風和龐統的連環計,怎能以孫劉5萬聯軍去破曹操的百萬之師? 豈不是以卵擊石?
而且東南風和連環計,只要其中之一失效,諸葛亮和周瑜事先定下的火攻之計也只能死在搖籃中,空歡喜一場了。
東南風純屬天意,曹操無法改變,因為天命不可違,而龐統的連環計曹操卻是可以破解的,而破解的關鍵就在徐庶徐元直身上。
徐庶是「水鏡先生」司馬徽的高徒,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後受老師指點投靠了劉備,並在輔佐劉備期間,在新野破八門金鎖陣,大敗曹仁、于禁大軍,使劉備軍事集團轉危為安。
曹操欣賞徐庶大才,就在謀士程昱的策划下,將徐庶老母誆到許昌。徐庶乃至情至孝之人,含淚辭別劉備,到了許昌委身於曹操帳下。
臨行前,徐庶還為劉備推薦了躬耕於南陽的諸葛亮,算了報劉備知遇之恩,所以才有了後來聞名天下的「三顧茅廬」。
徐庶老母聽聞後,含恨自殺,以警醒兒子。徐庶一方面因母親之死忌恨於曹操, 一方面又感激劉備知遇之恩,發誓從此不為曹操獻一計一策。
坊間傳言: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中的鳳雛便是龐統龐士元。
因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當時大部分文人學士眼裡有篡漢之嫌,鳳雛是荊襄地區的名士,首選當然是東吳的孫權。
為了立功,以獻孫權,龐統就通過周瑜的安排,與蔣干見面,將連環之計獻給曹操。曹操久聞鳳雛大名,正苦於北方之師不習水戰的困局,聽到連環計之後,大讚龐統奇才。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曹操帳中所有的謀士,唯有徐庶看出了破綻。徐庶當即找到了龐統,道出了玄機,龐統驚訝道說:「先生萬萬不可道破,否則我等將死無葬身之地。」
徐庶就表明此生不會為曹操獻上一計一策,並故意自貶,向龐統求教脫身之法,最後在龐統的指點下,以西涼馬騰叛亂為由,向曹操請求領兵征討。
赤壁之戰後,就很少看見到徐庶的身影了,可謂三國裡面最尷尬的軍事奇才,他因母親之辱,夾雜在劉備與曹操之中,左右為難,失去了大展宏圖的機會。
若徐庶擯棄孝道,擯棄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一生效力於曹操,赤壁之戰前向曹操道破連環計,則曹操將能掃滅孫劉軍事集團,一統中國,三國一統的霸業將提前半個多世紀完成。(公元280年,三家歸晉)
曹操英雄一世,帳下謀士過百,戰將千員,可謂人才濟濟,他因廣納人才一統北方,也因錯失人才而親身經歷了赤壁危機。
赤壁之戰後,曹操雖從此再無南征之力,但是仍然心繫天下蒼生,以統一中國為畢生目標,一往無前。
一首《短歌行》表露了奸雄那顆海納百川、愛才惜才、天地可鑒的真心,也道出了那份厭倦戰火,盼望四海歸一的無限惆悵之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一明朝總兵出使南洋,後建立一國家,如今富得流油,同中國很要好
※大唐第一勇將,尉遲恭都自嘆不如,但玄武門之變後卻銷聲匿跡了
TAG:百姓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