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國攜重禮來跟中國談生意,乾隆說:一個都不同意!英國:打!

英國攜重禮來跟中國談生意,乾隆說:一個都不同意!英國:打!

長期以來,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中國大門的認識已深入人心。可是,西方列強果真如此野蠻嗎?一百多年前,大清駐英大使郭嵩燾走出國門前就發現,西方人並不野蠻,相反,他們個個彬彬有禮,還頗講究依法辦事。

大清和西方的紛爭,始於大清和英國之間的矛盾。而在中英矛盾被激發之前,英國曾三度派使團帶著重禮叩開中國的大門。遺憾的是,三個使團的大清之旅一個比一個滑稽。

第一次是在1787年,這次英國使團訪問清朝,其實是被逼的。

清初一直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外商必須在規定的時間(每年五月到十月份)和規定的地點(廣州十三行)才能來做生意。英國王室認為這樣不利於貿易發展,就決定派使團訪問大清王室,以求增進了解和改善關係。英國王室把使團所需費用,全部攤派給了東印度公司。

後來使團專使卡斯卡特又增加了一筆4000到5000英鎊的費用,用來購買贈送中國王室和大臣的禮品,東印度公司毫不猶豫地照單支付!卡斯卡特有了錢,把鐘錶、銀質餐具等能代表英國先進水平的東西都置辦齊了,禮單中居然有最先進的英國大炮。後來有人評價這份禮單時說:英國人送大炮,有用炫耀武力的方式來搞恐嚇之嫌。

不過,一連串的意外事件,讓英國人精心策劃的訪問行動徹底泡湯了。使團出發不久就遭遇風暴,船隻嚴重受損。沒多久,痢疾和一些傳染疾病又流行開來,半數人員病倒,其中也包括專使卡斯卡特。1788年6月10日,航行至印尼西部海峽時,卡斯卡特因病情惡化撒手人寰,使團只好掉頭返回英國。英國對中國的第一次出使,就這麼半途而廢了。英國人的好意,大清並不知道,可以不領情。

第二次是在1793年,經過精心籌備,英王喬治三世派出的第二支訪華使團上路了。這次使團的首領是喬治·馬嘎爾尼,鑒於上次經驗,還特設了副使。該訪華團陣容超級強大,公務人員和水手共計八百多人。

馬嘎爾尼使團還在途中,英國東印度公司董事長就給兩廣總督發了專函,請兩廣總督轉奏大清皇帝。可這條重要信息傳到乾隆的嘴裡時就變味了:有一個叫英吉利的陌生國家,要來我大清天朝朝貢。去年皇上大壽,他們知道信兒晚了,沒趕上,他們的國王心裡很不是滋味,所以今年一定要補上。如果皇上肯賞臉見他們,他們的國王也「虔叩天地保佑天朝大人福壽綿長」。另外,這些人很懂得禮數,帶了許多貴重禮物。

乾隆一看,龍心大悅,急派兩位欽差大臣負責全程接待,自己則在避暑山莊親自接見。馬嘎爾尼一行到了天津大沽港,禮品被搬上運河裡的小船。不料,所有的船上都插著長幡,上書大字「英吉利貢使」,禮單上「禮品」二字也被改成了「貢品」。馬嘎爾尼搞明白後,覺得很不舒服,但又不好說什麼。

蒙在鼓裡的馬嘎爾尼,直到商討覲見禮儀時才知道誤會不小。你來進貢,見皇帝當然要行三跪九叩大禮。可馬嘎爾尼說自己不是貢使,只是英國使節,只能行單膝下跪的英式禮節。大清官員說,就算你是外國使節,也得雙膝下跪。雙方談不攏。

乾隆知道後很不高興,嚴肅地說:這種不開化的人不值得優待。言下之意,英國人不受歡迎了!馬嘎爾尼聽到風聲感覺情況不妙,只好妥協:歡迎宴會上行英國禮儀,乾隆壽宴上再按中國規矩辦。乾隆見英國人有所收斂,就展現了一下胸懷:他們遠道而來,不熟悉天朝的法度,有必要管制一下,不過既然誠心孝順了,還是可以開恩一下的。

不過,乾隆對禮單並沒太大興趣,因為這些東西早就有人送給康熙了。於是乾隆表態:你們的誠意我都知道了,禮物就讓有關部門收下吧,我們給你們回贈的物品也少不了。乾隆一出手,就賞賜英王及使臣、隨員一行絲綢絨、瓷器、玉器等各類工藝品三千多件。

被綁架參加了乾隆壽典的馬嘎爾尼,一直以為乾隆知道自己的來意,他本想多盤桓些時日再談正事,卻被告知,外國使者在京逗留的時間不能超過40天。直到這時,他才覺得不對勁兒,連忙寫信給乾隆,搬出了卡斯卡特使團請求的補充版:接受英國派遣駐中國使節;准許英國在舟山和天津進行貿易,並仿效澳門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個小島,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貨物;允許駐在澳門的英國商人居住廣州;英國商品在中國內河運送時,爭取免稅或減稅;請公開中國海關稅則,增加點透明度。

乾隆收到信後,說:一個都不同意!但他覺得有必要讓大清的光輝照耀英國使團那麼一下子,於是特下諭旨說:海上風大浪急,特恩准你們走京杭大運河,免費遊覽大清的大好河山。於是英國使團從北京通州上船,開始了長達33天的「運河之旅」。

第三次是在1816年,以安赫斯特為首的英國使團再次踏上中國的土地,臨行前威爾士親王特別囑咐安赫斯特一行要「便宜行事」。安赫斯特使團準備得更充分,雖然比馬嘎爾尼規模略小一些,但禮品更勝一籌。

此時,嘉慶剛剛扳倒和珅,擺平白蓮教,解決了英國人在廣州的滋事行為。聽說英國使團又來了,嘉慶的革命警惕性空前高漲,不但嚴令沿途「好好照料」,還重點諭令中方接待大臣,一定要抓好覲見前的培訓工作,讓安赫斯特掌握好三跪九叩大禮,否則概不接見。嘉慶還特別指出,要把英使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政治態度及時上奏,以便大清政府作為決策參考。

本來有了威爾士親王的「特別囑咐」,磕不磕頭對安赫斯特等人來說已經不是什麼大事。可偏偏這些英國使節對磕頭有點「心理障礙」,一定要民主一下,請大家一起來定奪。在安赫斯特模稜兩可之際,副使小斯當東發話堅決反對,並搬出1815年維也納締約國關於外交使節禮儀的規定,要求安赫斯特帶頭遵照執行。安赫斯特說:不磕頭,事兒豈不就辦砸了?小斯當東一聲冷笑:這幫人我還不知道,就是叩了頭,你也辦不成事!最後安赫斯特這個大英海外臨時黨支部負責人決定:不跪了!

前來談判的大清官員說,馬嘎爾尼都跪了,你們為什麼不跪?小斯當東說:馬嘎爾尼勛爵沒有跪,我當時就在現場,看得清清楚楚。大清官員慌了神,又不好向皇上挑明,只好跟嘉慶撒謊:那些英國人看著一個個很生猛,其實身體都不咋的,現在英國正使、副使都患了急病,連動都不能動了,無法來覲見了!嘉慶滿腹狐疑,索性來了個順水推舟:那就叫他們回去吧!

嘉慶也像乾隆那樣,不忘給英國送點陽光,他安排御書房寫信表揚了英王喬治三世,信中寫道,你誠心向化,我很高興,不過你的使臣無禮,所以我就把他們趕走了。英國與中國萬里迢迢,你們來一回也不容易。以後大可不必來得這麼勤,能傾心孝順就可以了!

英國人試圖和談的努力,至此徹底失敗了!

1840年,廣州禁煙運動讓英國人蒙受了巨大損失,這一年的4月7日,托馬斯·斯當東爵士(小斯當東)在英國下議院如是說:「我很了解這個民族的性格,如果我們想獲得某種結果,談判的同時,武力炫耀也必不可少。」

兩個月後,即1840年6月,40艘英國戰艦抵達南中國海,他們從廣州虎門一直打到天津大沽口。卡斯卡特、馬嘎爾尼和安赫斯特三個使團未竟的努力,終於在槍炮聲中變成了現實。

有人評價說,英國使團的失敗,主要是馬嘎爾尼、安赫斯特和小斯當東這種英國憤青造成的。其實,當時英國人和清政府談判的基礎根本不存在,因為那不是雞同鴨講的言語不通,而是文明與野蠻的風馬牛不相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一招干趴英國巨頭公司,商品遍布日本街頭,他真給中國人長臉!
心理學家招募五百人進行一殘酷實驗,竟讓大多數正常人變成虐待狂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