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文化精神與寫實油畫的探析,中國寫實油畫里風情萬種的美女欣賞

中國文化精神與寫實油畫的探析,中國寫實油畫里風情萬種的美女欣賞

前幾年,有人說現在已經進入了「圖像(複製)時代」,可能在西方是這樣,但中國是不是非要步此後塵則要另說。這裡我要強調的是,一定要區分攝影和繪畫這兩種圖像的不同含意。攝影的圖像雖然攝影家可以選定視角和虛實轉換,但照相機基本是以自然物體為對象,通過光學成像的原理所形成的機械圖像,它貌似真實但卻是被動的;而繪畫形成的圖像是藝術家通過心靈對物體的感受,眼、手、心的協同運作,經過概括、提煉等藝術處理過程而創作的藝術形象,體現造型藝術的感染力。外表看似這兩種都是圖像,具有真實的外貌,其實有著質的區別,不能等同對待。

正如羅丹所說:「如果藝術家像照相所能做到的一樣,只畫出一些浮面的線條,如果他一模一樣地記錄出臉上的紋路,而並不和性格聯繫起來,那麼他絲毫不配受人的讚美。藝術應該獲得的肖似,是靈魂的肖似――只有這種肖似是唯一重要的。雕塑家或畫家應當通過面貌去探索的,就是這種肖似。」(《羅丹藝術論》)

值得引起重視的是,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審美領域不斷擴大,當今藝術領域呈現多樣化的發展態勢,「行為藝術」「裝置藝術」「新媒體藝術」「觀念藝術」「大地藝術」等興起,藝術領域不斷擴大,新的藝術形式不斷產生,但大都已不是繪畫。就是在歐洲藝術界目前也在對今後藝術如何再繼續發展的問題,產生困惑、彷徨和懷疑。另一方面中國強大的文化遺產,和歐洲優秀傳統碰撞所產生的火花和巨大創造力,可以展示更廣闊的前景。那麼,我們的繪畫藝術應如何進一步發展?我認為,除了在創作內容中要貼近和反映當代社會生活和表現當代人的精神世界外,繪畫藝術的出路是必須要大力發揮其本身的功能――即繪畫性的特長,用我們的眼睛和心智去觀察社會,以我們眼、心、手的結合,集精神和技巧於一身,去作靈動的激情表達,產生多彩的藝術效果。這是任何別的藝術替代不了的,否則就會失去這門藝術存在的理由。

我們常常說作品要有風格、有個性,在藝術樣式如此多元化的時代,作品的風格和個性只是顯示相互的不同,而決定作品的藝術價值,關鍵在於質量,在於水平的高下。有風格有個性不等同於有水平,況且風格也還有格調高下和雅俗之分,只有具備水平的高度才能開掘作品的深度,才能體現作者真正的藝術能力。一些年輕畫家根據國外的風向標不斷改變自己的面目,誠然,努力探索各種表現手法有其積極一面,但藝術探索不是變戲法,而需要深入研究和辛苦實踐;要明白自己的特長與短處,要根據自身素質去揚長避短,去確立自己的方向,千萬要防止趕時髦,追潮流。我們要明白,凡是走自己的路,它永遠是先行者和創造者;凡是追風,趕時髦必定會喪失創造力,終究會被時代所淘汰。

現在社會上充斥著大量通俗和流行的藝術品,有人說,「大眾喜聞樂見的或大眾喜歡的就是最好的」,但我們要明白,大眾化的通俗與流行只是社會的平均線,是社會的平均線就不會是社會的高點。我們作為專業的藝術家,應比一般公眾更深入地研究社會精神領域的各個層面,不應是簡單的從眾者。只有不斷激發創造活力,保持探索和追求的後續力,才能成為整個社會的推進力。我們應清楚地認識高雅藝術與通俗藝術的不同作用,因此對於一般大眾的趣味不應是簡單地迎合,而是需要用高點來引領一般,以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素質為目的,實際上這也是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所講的「普及與提高」的關係。

最後,我要強調中國油畫的發展進程中,我們既要避免成為西方藝術的翻版,又要防止舊的傳統的重複,我們要著力尋找中國油畫自己的特色和價值標準。當前我國油畫藝術正在深入發展,作為13億人口的大國,油畫藝術所取得的成就已為世界所關注。中國的油畫藝術已成為國際藝術潮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像中國經濟在世界的影響一樣,中國藝術的指向同時也會影響世界藝術的動向,所以我國的油畫家在關注中外優秀藝術的同時應該具有自信的精神。我們做好中國油畫應該做好的事,就是對國際藝壇的貢獻。此外,人們現在討論的領域已不單是抽象去研究寫實、表現或超現實等具體的藝術表現手法,而更多的指向繪畫本身的藝術追求,如意境、意象、語境,提出對藝術境界和品格的重視,則為我們學術研究打開了另一扇思索的大門。

中華民族是一個優秀的民族,當今大時代是一個充滿生氣的時代,時代向我們提供了可貴的發展機遇。今天也是一個出大師的時代。中國的油畫大師不僅應具備高超的技藝,而且要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中國文化精神。今天我們正處在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時期,中國油畫藝術的明天正有賴於油畫界同仁共同的努力,邁向充滿希望的明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的的哪點事 的精彩文章:

山水油畫里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世界著名山水藝術油畫欣賞!
那些年被我們誤解的歷史人物,知道真相之後令人刮目相看

TAG:文化的的哪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