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貴州省:銅仁市梵凈山旅遊景區

貴州省:銅仁市梵凈山旅遊景區

貴州梵凈山自然保護區位於貴州省銅仁市江口、印江、松桃3縣交界處,總面積為41900公頃,其中核心區25800 公頃,緩衝區2800公頃,試驗區13300公頃(其中旅遊小區1200公頃)。主要保護對象是以黔金絲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e brelichi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等為代表的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態系統。森林覆蓋率90%。

梵凈山區域很大,在貴州銅仁市江口縣、印江縣、松桃縣(西

南部)3縣交界處,靠近江口縣城、印江縣東南部、松桃縣西南部。

它有一系列景點,其中的最高峰即金頂,金頂區域就是梵凈山生態植物園那一塊

梵凈山頂一塊酷似鷹嘴的岩石。

梵凈山是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斜坡上的第一高峰(山腳到山頂落差達2000米),它不僅是烏江與沅江的分水

嶺,而且還是橫亘於貴州、重慶、湖南、湖北四省(區)的武陵山脈的最高主峰。

梵凈山是中國黃河以南最早從海洋中抬升為陸地的古老地區。梵凈山在漫長的地質歲月中,經歷了多次構造變動,中生代的造山運動,把該地區捲走了鄂川湘黔侏羅山式褶皺帶。由於構造控制,爾後一直處於強烈的隆起區,拔地而起成為武陵山之巔。出露的中元古宇梵凈山群,是陸向裂谷盆地-紅海型新生洋盆地火山-沉積岩系;

山麓和山頂部分主峰保存的同是上元古宇板溪群-下江群波動陸緣碎屑沉積。

貴州銅仁梵凈山獲表決通過,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梵凈山歷史悠久,是我國佛教五大名山之一。在明清時期,經過多次擴建而達到鼎盛。本文講述了梵凈山佛教傳播的故事。

梵凈山地區受東南亞太平洋季風控制,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夏季受東南海洋季風影響十分顯著,冬季受寒潮影響一般較小。梵凈山年平均氣溫13.1℃至14.7℃,最熱月(七月)平均溫度25.3℃,最冷月(二月)平均溫度2℃,氣溫隨地勢增高而降低。年無霜期270-278天,年日照時數900-1170小時,年降水1100-2600毫米之間,相對濕度平均達80%。按熱量帶劃分,有明顯的垂直帶譜,從山腳至山頂分別是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總的特點是氣候溫和,光能充足,雨量充沛,無嚴寒酷暑。

攀鐵索而上,四面懸崖峭壁、一路古廟摩崖,主要有明萬曆元年的《道院》、清康熙52年的《天橋功德碑》等。中途經過靈官殿、龍頭石,到達觀音洞。觀音洞是絕壁上的一處石穴,依山懸空建成石屋,石屋下面是萬丈深谷,供奉觀音菩薩。觀音洞又叫做「打兒洞」,傳說長期未生育子女的善男信女向金頂磕3個響頭,再帶一小石頭丟入金頂半腰這個洞中,必得佛賜子女並健康成長。觀音洞外

其名字就如形象一樣,上大下小,酷似蘑菇。高約十米,亭亭玉立,看似一觸即傾,其實巋然不動(它已

蘑菇石

經在風霜雨雪中飄搖10億年以上)。蘑菇石是造物主舉世無雙的一座魔幻現實主義經典雕塑,是許多畫家、攝影家都以它為題材,創作出了數不勝數的藝術傑作。它如今作為梵凈山的形象大使,走向了全國,走向了世界,還走進了富麗堂皇的人民大會堂。 [14]

山峰拔地而起,垂直高差達百米。上半部分一分為二,由天橋鏈接,兩邊各建一廟,一邊供奉釋迦佛,一

梵凈山是西南地區著名的千年佛教名山。宋代,佛教已正式傳入梵凈山。北宋初年,在該山西麓的思邛縣興建了貴州省較早的一座寺院——西岩寺(今印江縣城郊)。(道光)《印江縣誌》云:「西岩寺……宋時建。」《思南府志》云:「西岩寺,在(印江)縣西五里,宋時建。」《貴州名勝古迹概說》云:「西岩有寺,宋跡也。」西岩寺建於北宋太祖趙匡胤乾德三年(965年),歷代多次重修,後毀於「文革」,是貴州境內一座有1000年歷史的著名古寺,實為梵凈山佛教的祖庭。

每逢雨後初晴的上午9時前或下午4時後,在與太陽相對的雲霧中出現五彩光環,中嵌人影,人動影動。在火光照耀的夜晚,濃霧中還會出現比人高大數十倍的投影,即幻影。

從金頂遠望,白雲無際,濃密處如堆積的新絮;稀疏時像薄洗的輕紗。面對此景,清人有詩云:「轉眼風雲相會處,憑空移步作神仙。」

梵凈山的佛教文化豐贍。

護國寺

寺廟

歷代所修寺廟甚多,大小寺廟數百座,其中四大皇庵四十八腳庵最為著名,四大皇庵之一的護國寺佔地就3000平方米,寺產遍及周圍30多里。

釋迦殿、彌勒殿在金頂上,始建於明朝,左為釋迦殿,右為彌勒殿,中為金刀峽,天橋橫跨峽上以溝通兩殿。廟後各有一巨石,一名曬經台,一名說法台。

承恩寺

這組建築地處梵凈山絕頂,下臨1000多米的深谷,舉目四眺,百里風雲盡收眼底,甚為壯觀。承恩寺(俗名上茶殿),在金頂左側,正殿三間,門額陰鐫「敕賜承恩寺」5字,兩側配殿8間,僅存部分殘牆,全部建築面積佔地1250平方米。鎮國寺(俗名下茶殿)在承恩寺下方,始建於明代,二十世紀50年代傾塌。金頂古廟較多,遺址尚有回香坪、老金頂、圓通殿等多處,可惜尚存文字資料少。

碑石摩崖

省外:

火車:華東方向的上海、杭州、寧波每天都有始發火車經過銅仁市;華南方向的廣州、長沙、桂林每天有始發火車經過銅仁市;西南的成都、重慶方向每天發往銅仁方向的始發火車非常多;到了銅仁火車站出站口就有前往梵凈山的巴士。北京、武漢、鄭州方向,昆明、貴陽方向坐火車必須先到株六鐵路線的玉屏站下車,再轉乘巴到銅仁汽車站,轉乘巴士至江口汽車站,再轉乘去梵凈山的巴士。湖南懷化市坐火車到銅仁火車站1小時。

汽車:省外湖南的長沙、張家界、常德、吉首、鳳凰每天都有客運班車發往銅仁,旺季在銅仁汽車北站每天有多班客運車輛發往梵凈山。淡季需先坐車到江口縣汽車站,再轉車去梵凈山。

省會貴陽、凱里、都勻、遵義每天均有多班客運車輛發往印江,印江上梵凈山有直達的班車,到站後可乘坐觀光車上棉絮嶺之後步行上金頂,在棉絮嶺還可觀看萬米睡佛。

飛機:銅仁鳳凰機場

自駕攻略

從印江縣城到梵凈山,是歷史最悠久的朝山道路,可追溯至唐宋以前;也是梵凈山西部黃金旅遊線,十里有古迹、一步一景點。從這裡上梵凈山,旅遊公路直達山頂棉絮嶺,沿途道路平緩、視野開闊、風光旖旎。

印江河古稱思邛水,於是我們從古思邛縣(印江縣)出發,沿古思邛水,上古思邛山(梵凈山)。

沿途將經過亞洲第一垮之稱的「天下奇觀」、土司王朝治所的朗溪古鎮、傳承古四大發明的合水古法造紙村、世界紫薇王保護園、盛產貢茶的團龍民俗文化村、西南第一廟宇的護國禪寺、世界第一天然佛像的萬米睡佛,以及進入梵凈山核心區,看梵凈山生態王國的萬千林像、觀梵凈山古老的地質奇觀、拜今生與未來的釋迦彌勒佛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創超籽 的精彩文章:

TAG:原創超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