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閉症兒童能否「痊癒」?

自閉症兒童能否「痊癒」?

自閉症譜系障礙治療的最佳結果與剩餘缺陷。

自閉症譜系障礙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是兒童期常見的發展性疾病之一。《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將自閉症的基本癥狀界定為:社交溝通和社交互動的持續損害,以及受限重複的行為、興趣或活動模式。美國國家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2014年的數據顯示:每68名新生兒中,就有一名患有自閉症。

自閉症一向被認為具有很高穩定性,甚至可能會伴隨終身。不過,有些研究卻得出了相對積極的結果。

孤獨症譜系障礙的最佳結果

Kelley和 Fein(2010)研究發現,部分早期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持續的干預,其認知能力、適應能力等均可達到正常發展水平,並且不再被診斷為自閉症,即達到了「最佳結果」。

從歷史診斷、當前評估、教育安置、認知能力和適應性幾個方面來定義「最佳結果」。

歷史診斷:要求5歲之前被專家確診為ASD,並且存在語言發展遲緩。

當前評估:要求不符合自閉症診斷與觀察量表中ASD的標準。

教育安置:要求完全隨班就讀,並且不接受專門針對自閉症的服務,接受的其他服務的類型和時間也有相應的要求。

認知能力和適應性:在智力和適應能力的標準化測驗中表現正常。

最佳結果的預測因素

個體特徵

Anderson, Liang 和 Lord (2014)指出 3 歲時較少的刻板行為可以預測之後「非常積極」的結果 。

Mukaddes, Tutkunkardas,Sari, Aydin 和 Kozanoglu (2014)研究發現 90%的OO 組被試其早期癥狀處於輕度和中度水平。 診斷類型相關的研究結果則顯示, 2 歲時診斷為 PDD-NOS 的被試, 在 4 歲時有 22%在達到「最佳結果」, 而被診斷為 AD 的被試達到「最佳結果」的比例僅為 14% (Moulton et al., 2016), 即診斷為PDD-NOS 比診斷為 AD 更容易達到「最佳結果」。

早期語言發展和動作發展對自閉癥結果也有顯著的預測作用。Helt 等(2008)指出早期語言理解能 力 和 口 語 模 仿 能 力 可 以 預 測 「 最 佳 結 果 」 。達到「最佳結果」的個體, 其早期的動作發展, 尤其是精細動作的發展顯著優於 ASD 組。

智商是自閉癥結果的主要影響因素, 但不是唯一因素, 因為許多高智商的自閉症個體仍出現較差的結果(Levy et al., 2010)。 部分研究甚至指出早期智商的預測作用不明 顯(Moulton et al., 2016), 但也有部分研究則稱其為強有力的預測因素。

早期干預

越早接受干預和治療的兒童, 其預後結果越好:體現在共同注意、社交水平(眼神接觸、自由遊戲)、認知能力(運動模仿、聲音模仿、回應社交問題、跟隨指令)、運動能力、理解和表達能力以及癥狀嚴重程度等方面( Macdonald, Parry-Cruwys, Dupere, & Ahearn, 2014)。

Matson 和 Goldin (2014)也指出, 早期集中行為干預(Early Intens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EIBI)作為自閉症兒童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已被廣泛使用, 其標誌就是同時採用多種行為方法進行干預。例如通過大腦認知訓練進行早期干預。

邁思睿認知力訓練與腦電分析系統

邁思睿產品系列是基於腦電生物反饋技術、神經可塑性原理研發的認知心理測評訓練系統,功能主要為認知能力測評、認知能力訓練、建立認知能力訓練檔案,通過對認知能力的綜合測評,分析出被試者偏弱的能力,自動匹配15次的認知能力訓練課程,做針對性的訓練。邁思睿可對腦波進行監測,實時顯示腦電波的狀態,顯示專註度、放鬆度的變化曲線,在催眠檢測、心理健康、團體心理諮詢、心理學實驗室、心理諮詢室中也有廣泛的應用。

家庭情況

相關研究還指出, 家庭因素, 如父母的參與度等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Kirby, 2016)。Mukaddes 等(2014)指出父母的社會地位和受教育程度決定了是否能為兒童的干預提供充足的經濟支持, 並且還影響了干預的動機和參與度。

總之,個體特徵、早期干預、家庭情況三者共同作用於預後效果, 兒童個體特徵是早期干預各方面選擇的依據, 早期干預相應地提高了兒童各方面能力發展, 家庭情況則提供外部支持, 共同促進兒童達到「最佳結果」。

自閉症能否被治癒一直是頗具爭議的話題。一方面, 自閉症預後效果差, 通常被認為終生無法治癒; 而另一方面, 越來越多最初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兒童, 脫離了自閉症譜系診斷, 達到了「最佳結果」。但就目前研究結果而言, 僅有一小部分自閉症兒童可以達到該結果; 達到該結果的兒童只是不再符合完整的診斷標準, 但仍存在自閉症核心缺陷和共病癥狀, 尚未達到完全的「痊癒」;最後, 能否達到「最佳結果」, 與自閉症個體本身的特徵及干預特徵相關, 只有將自身特徵和干預實施適當結合, 才可能達到該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GO思逸腦波艙 的精彩文章:

你還相信人的大腦只開發了10%嗎?

TAG:EGO思逸腦波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