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三年的宮廷宴會改革,皇帝的菜譜上為何沒有了燒烤?
文/媯滿聰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宮推行了一次重大的宴事改革,改革的主題是「改燔炙為餚羹」。同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把燒烤改成炒菜、燉菜和湯類。此外,廢除了每次宴會都要宰殺牲口的習俗。儘管「滿席」的名義依然保留著,但是實際上是以漢席全面取代了滿席。
對滿族貴族來說,這次改革無異於對整個統治系統的一次飲食文化大調整。原本滿族殺牲口,做燒烤的飲食模式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在康熙、雍正、乾隆等朝的清宮戲中,觀眾可也看到豐富多彩的飲食。這都是康熙二十三年之後的事情。
那麼康熙二十三年為何要推行這個改革呢?從1644年到1684年,短短40年,滿族已經嚴重漢化。然而,整個滿族統治階層從一開始就採取了一系列的民族性自衛的措施。從語言到飲食等方面,全方位推行滿族化。
然而,從康熙時代開始,滿語嚴重弱化了,滿族貴族子弟都可也講一口流利的漢語,滿語已經開始明顯退化。與此同時,在飲食方面,豐富多彩的漢族菜系以及飲食文化,很快就在貴族階層取代了茹毛飲血式的滿族飲食文化。
康熙皇帝推行的宴會改革政策,不過是順應了當時統治階層的需求罷了。由於當時的滿族高層對這種漢化的跡象非常敏感。所以,儘管全部用了漢席,但是還是冠以滿席的名義。一直到乾隆年間,隨著滿族貴族在統治層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乾隆爺才開始放寬政策。
以劉墉的父親劉統勛成為軍機處領班軍機大臣為開端,此後漢臣的地位逐漸上升。在乾隆一朝,就開始把滿族名義的漢席稱為滿漢全席,甚至是中華大宴。如果仔細推敲宮廷宴席的話,則可以明顯看出,全是漢席,與滿族的飲食文化已經沒有關係了。
到晚清時代,這種漢化跡象更明顯。以慈禧太后養心殿晚餐為例:
「養心殿進晚膳,用填漆花膳桌,擺口蘑肥雞、三鮮鴨子、肥雞絲木耳、肘子、燉吊子、肉片燉白菜,後送大炒肉、雞湯白菜、味羊肉汆黃瓜、豆秧汆銀魚、鮮蝦丸子、肉片燉蘿蔔白菜、排骨、醬包肉、饟冬瓜、熏雞絲、溜脊髓、裡脊丁黃瓜醬、肉片燜雲萹豆、冬筍絲炒肉、包三樣、炒苜蓿肉、炸汁、小蔥炒肉、口蘑羅漢麵筋、烹掐菜、蘇造五香肉、豬肉絲湯、脂油方脯白蜂糕、豆腐湯、老米膳、溪膳、旱稻粳米粥、甜漿粥、煏米粥、小米粥,上進兩碗老米膳、一碗粳米粥。」
我們從中看不出任何滿足飲食文化的痕迹。這是典型的漢族飲食文化。可見,康熙二十三年之後的滿族宮廷,已經完全漢化了。
康熙帝之所以廢除滿族的飲食習慣與文化,是受到當時的社會風氣影響,同時也是因為滿族的飲食文化與儒家的禮儀文化相衝突。宰殺牲口是祭祀的禮儀,不能做宴飲的禮儀。同時,飲食的品相要符合皇家的莊嚴。很顯然,燒烤相對比較原始落後,無法滿足皇家需求。
看似普通的改革,背後反映的是在漢族文化的同化下,滿族貴族為保住本族文化做的努力。最終,只能保留一個名義的本族文化,不得不實行全面漢化。到乾隆後期,滿族貴族的生活習慣、語言習慣、思維方式已經全面漢化了。
參考文獻
1.《光緒己亥本欽定大清會典》;
2.《清宮膳檔》;
3.《嘯亭續錄》;
4.《清代通史》。
※墨索里尼向蔣介石政府輸出法西斯制度,為何沒有成功?
※韓信臨死前,為何說悔不聽蒯徹之言?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