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最憶老家味
作者:江楓
「中秋」一詞見於《周禮》。農曆八月十五日,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盛行始於宋朝,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玉兔搗葯、吳剛伐桂、嫦娥奔月,墨客騷人吟月詠情,許多傳說為中秋描繪了一幅幅清峻迤邐的勝景。自漢至唐又把月圓當作親人團聚團圓的象徵,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小時候,每年暑假,總要同弟妹還有同村夥伴們,提著小篾簍,光著屁股去抓青蛙或撈蝌蚪,回來滿滿一簍,餵給鴨子吃,眼看著鴨子一天天長大,父母總是很欣慰,因為中秋吃鴨子是最重要的標誌。
小時候,五月端午,嘴巴邊那粒粽飯還捨不得抹下來,對於我們,就轉身盼望著中秋節早點來臨。想像著在一個月凈露疏,曉光浮煙的時令,吃著美味的家養鴨子,賞月吃月餅,燒磚瓦塔,那是多麼地愜意!
豐收之年在稻花香里進入了中秋節,糧倉田畈貯滿了父母辛勤的勞作。收穫,總能讓人在年節里自信起來。
我的老家楓江劉家緊挨著集市,到了中秋節那天,集市上突然熱鬧起來了,人們把糶谷賣糧的積蓄,小心地夾在洗衣粉的空袋裡,告別三荒五月的節儉,來到集鎮上,極致地展示著屬於自己的大方,個個嘴邊撇著喇叭筒捲煙,乜斜著狡黠屠夫的扣斤少兩,居然也無平日的計較,現金實付地拿走最鐘意的豬肉牛肉,用稻稈扎繩掛在扁擔頭招搖過市,似乎旁若無人。
熱鬧的地方,要數賣月餅的攤點了。在楓江街上,我舅舅做的月餅那是遠近聞名,臨街的店面,門庭若市,用粉紅紙卷包的中秋芝麻餅,脆松的薄酥餅還有層層澄明的皮子餅,酥油已經浸透紙面,勾引著逡巡在攤邊買客消費的慾望,生意自然是好的很,一封封象徵是團圓相聚的月餅,放在他們購物的提袋或篾簍里,偶爾一不小心從月餅紙里掉下來的餅屑,還得小心地用手攛起來,帶著手指頭送進嘴裡潤乾淨。家庭條件尚好的,還可以來到街頭那駝背豆腐攤,只要出得起五毛錢,被切成八塊炸成金黃色的煎豆腐,灑上醬油拌著辣椒粉端到你面前,那叫一個香!如果更奢侈一點,取出一塊買來的月餅,再出兩毛錢,叫上一碗水酒,一啜一吃一夾一嚼,細細品味,細密的汗水從腦門沁出,如同油鍋跳騰的油珠子,那真是通體舒暢!
當然,還有一個熱鬧的地方就是賣鴨子的地方了。鄉下的人養鴨子,有的到頭來一隻鴨子養不活,只能街上買了。那時候街上賣的全是土鴨子,裝在豬籠里,洋鴨水鴨還有白翎鴨,叭叭地叫喚在買賣秤砣上,買成了,用稻草一卷扎,鴨子扑打著翅膀一路叫喚,喚來了中秋節濃郁的氣氛。
吃過了早飯,我和我父親就開始殺鴨子了,燒開了水,父親就提著我們養了大半年的鴨子來殺,說實話,我們真對辛苦餵養大的鴨子有感情,捨不得!父親用一小湯匙酒灌進鴨子口中,然後提著殺死的鴨子用開水泡毛,端到老井邊上,我知道那是父親向過往的人們顯擺著,我們兄弟三人配合著父親撏著鴨毛,先前灌的酒發揮了作用,鴨毛特別好拔,引來村裡好多人都來學習,但是鴨子的毳毛最難清理,一桶清冽的老井水吊上來,在井水裡,我們用鑷子一根一根地把鴨毳毛鉗出來,是那麼認真和那麼耐心!
過節中午是沒有飯吃的,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興趣。因為下午,就是我們去撿瓦片準備晚上燒磚瓦塔的時刻!那時候,同齡上下的,男女都算,每人提著一個圓箕,四處去撿房瓦然後匯攏到老井旁邊。只要勤快一點,到廢棄的瓦廠,總能找到品相好的瓦片,有的夥伴來得奸巧,就從村裡矮矬的豬圈上偷抽瓦片,被主人發現,追得滿村巷弄里跑。
燒塔的瓦磚準備好了,接下來就是挨家挨戶地收集稻草了,每家每戶都大方地從樓戶上成捆成捆拿出剛收飭的干稻草,給我們肩挑手提集在老井邊,堆積如小山的稻草垛,還未褪散晚稻的清香。
一切準備就緒,開始蓋磚瓦塔了,我們在地上先是畫了一個圓圈,照著這個圈我們開始碼磚墊底,磚是兩豎一平架成空心,便於燒塔時疏通取燼。接著我們開始蓋瓦片了,蓋瓦片是件細緻活,層層疊疊還要空心留縫,講究的是肚大頭尖頂成點,塔頂還要用泥巴塑成一尊菩薩,稍不留神就功敗垂成,重新來過。我村的小文伢仔就是這方面的好把式,在秋陽仍有夏日餘威之下,每年都由他一絲不苟地完成磚瓦塔的構造。
磚瓦塔砌壘之後,已是晚餐時間了。家家戶戶打著爆竹祭祀完畢後,團坐在在八仙桌台,只有過年過節才拿出的碟盤盛著父親高超手藝烹飪而成的鴨子,從廚房就飄著香味分明用了醬油和油爆的鴨子,從濃稠湯汁中探青葆紅的辣椒卧在裡面,醇香綿厚,垂涎三尺對於我們早已不是貶義詞,打牙祭也絲毫不能滿足我們的快感,我們兄妹四人,迫不及待地取碗拿筷,狼吞虎咽,有嚼勁的骨頭還有肥腴的鴨肉,一併粗粗地夾送嘴巴,父親則斯文地呷著水酒,老前輩樣子夾著鴨子肉,看著我們搶著吃鴨子肉,眼角堆起微微的笑容。
我們的晚餐不像春節那般漫長,因為老井邊,就有村裡夥伴叫我去燒塔了。對於燒塔,清代《吉安府志》已有記載:「中秋玩月,兒童燒塔為樂。」可見燒塔在吉安過中秋節的習俗。夜幕降臨,露濕人衣玉臂清輝,一輪圓月皎皎空中。老井邊早已村民聚集。燒塔了,塔的兩邊一邊兩個人,一邊是送火口,由一人拿鐵棍負責抖火燒旺,一人負責推送稻草入口,另一端則負責清理灰燼。
點火了,村裡的鑼鼓家什伴在鼓手第一聲中響了起來。火苗在瓦塔里肆意升騰,忽上忽下的火團在塔內隨著鐵棍的翻轉而變化,舔著塔內身吐放著奔煊不息的光和熱,映在圍觀村民臉上,村民們和著嗩吶鈸鑔,拍著手大聲叫喊「燒塔,越燒越發」,如此反覆,如此高亢,一浪蓋過一浪的,引得雲破月來花弄影,那真是從心裡發出的祈盼,寄託著日子平平安安,對美好生活的祈願與嚮往!
此時,燒塔進入高潮,燒火的人乾脆脫去上衣,露出還未退去的豐收時節腱子肉,站成弓步,側身壓腿,手臂上揚抖火空心,火勢更為迅猛,這時不知是誰取來柴油和木鋸屑,柴油潑在塔身上,木鋸屑隨即灑上去,登時,塔全身燒得通紅,膨脹的火形成團,形成帶,形成球,象蛟龍出海又似赤蛇吐信,映紅了老井,映熱了村裡的老老少少,映得空中明月偷偷改變了臉!
「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隨著燒塔最後一束火苗散滅,便迎來了賞月時分。面對皓月清韻,父親把賞月果品端了出來,有柚子代表佑子佑福,有月餅寓意團團圓圓,有蘋果祈願平平安安,不一而足。蠟燭點起來了,爆竹炸響了天,村村相鄰片片相聞,交匯在清曠峻遠的夜空,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遙望月亮之上,嫦娥寂寞舒袖,吳剛空捧桂花,這人間的勝景,會與此共同?賞月後,便是我們品嘗月餅的時刻,月餅餡甜而不膩,酥脆鬆軟,癮得我們兄妹幾個人胃口大開,對著月亮一口口一塊塊吃,入口即溶齒頰留香,清甜馥郁回味無窮,那份口感妙不可言,不一會兒,幾封月餅全部被我們一掃而光!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家鄉的中秋節,滿滿的兒時回憶。年年升明月,代代無窮已。幾曾思憶恍如昨,今日再憶無當初,那撿瓦片的夥伴,那月那塔那深情的嗩吶,是否還在畫著童年中秋的夢,伴我一生沉醉?
TAG:眾旗世界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