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氣虛分五種類型,中醫為每一類人都開了個方子

氣虛分五種類型,中醫為每一類人都開了個方子

常言道:「人活一口氣」。中醫認為,氣在人的生命活動中有很高的地位;當人們感覺疲勞時,便會認為氣虛了,氣和氣虛早已成為一個大眾化名詞。

在中醫眼裡,氣和氣虛是什麼?五臟出現氣虛癥狀是否也不同?《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專家,教你調好五髒的「氣」。

受訪專家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國際部消化科主任醫師 李曉林

就人體而言,氣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質。

「氣」由腎中精氣、脾胃消化吸收所得的營養物質和肺吸入的自然之氣結合而成,能推動氣血、溫煦機體、抵禦病邪等。

一旦氣虛損,就會出現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低下等表現,就叫氣虛證,表現為面色蒼白、皮膚少華、精神倦怠、氣短懶言等。

氣虛是一個總的概念,由於氣分藏於五臟,氣虛證也隨臟腑不同而各具特點,治療方法各異。

心氣虛證

心臟主管血液運行和精神。一旦出現心氣虛證,可表現為心慌,勞則加重,精神恍惚、語無倫次、悲傷欲哭、失眠健忘。

此類癥狀應注重補益心氣,可服用生脈飲(由人蔘、麥冬、五味子三味葯組成)或安神定志丸

肺氣虛證

肺主管氣的運行、呼吸出入。一旦出現虛證,會有咳喘有痰、胸悶氣短、聲音低怯、容易出汗、感冒等表現。

這類患者可服用四君子湯,即用党參或人蔘10~15克、炒白朮10克、茯苓30克、甘草3~5克,熬在一起,補益肺氣效果較好。

脾氣虛證

脾臟主要負責飲食的消化吸收。脾虛者表現為食慾減退、脘腹不適、大便稀薄、四肢酸懶。

建議服用補中益氣丸、六君子丸(黃白色水丸,味微苦,成分主要為党參、白朮、茯苓、半夏、陳皮、甘草),有助補脾益氣。

心氣虛證

腎臟專管人體骨髓、腦髓和精血,男性、女性都可能出現腎虛。腎虛者可能出現腰膝酸軟、月經稀少、小便淋漓、呼多吸少等問題。

建議這類人通過服用金匱腎氣丸(黑褐色水蜜丸,味酸、微甘、苦),有助補腎益氣。

肝氣虛證

肝氣虛證是目前很少提及的一個概念,中醫認為,肝氣不足的人容易兩肋不適、身體不舒展、四肢發冷、腹痛、視物不清。

緩解肝氣虛證,可選擇補肝湯,取當歸、白芍、熟地各10克,以及川芎、炙甘草、木瓜、酸棗仁各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提示:

需要強調的是,氣虛證多與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年老久病或勞傷有關。

日常還應注意補充營養和恰當運動,增強體質;避免過勞,作息規律,有病早去正規醫院進行治療,以減少氣的消耗。

本期編輯:徐夢蓮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我們是「生死聯盟」,跨過一道道生死難關
在醫生眼裡,身體「弧度」長這樣的人更健康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