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若這個中國人再多活二十年,之後就沒有宋朝元朝什麼事了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
在施耐庵的《水滸傳》有這樣的一個人物,他為人豪爽,不看重金銀,喜歡結交五湖四海的各地英雄,被當世人尊稱為「在世孟嘗君」,人送江湖綽號「小旋風」。無論是行者武松,還是刺配滄州的林沖林教頭,還是王倫時期的梁山都受其恩惠,就連宋江殺了閻婆惜後的第一時間都是想到去投靠他。
此人便是後周皇族的嫡系子孫柴大官人——柴進,此人被逼到梁山之上也是實屬無奈。
與其他梁山好漢不同的就是此人的身份地位,梁山好漢三教九流除了被迫落草的綠林好漢,還有一些對朝廷不滿的軍官等。但是,柴進是天生貴族裔,手上還有宋太祖親自給其家族賞賜的「丹書鐵劵」,在梁山大聚義時,排第十位,上應「天貴星」,掌管錢糧。但最終卻為高廉逼上梁山也是令人唏噓,不知其先祖周世宗看到這一幕會有何作想。
征方臘時他曾化名柯引,潛入方臘軍中卧底,征方臘後,柴進授橫海軍滄州都統制,後辭官回鄉,最終得以善終。當然柴進作為施耐庵的小說人物是否有其原型還待考證,但是,描寫的其祖上的周世宗柴榮確實是實打實的存在,說到周世宗柴榮就不得不提到那個年代五代十國。
在中華歷史上有兩個最為動蕩的時期,一個是西晉之後的南北朝時期,公元四二零年—到五八九年,政權跌更,外族入侵,不同的民族建立不同的政權。還有一個就是五代十國的時期,唐朝的安史之亂過後便埋下的衰落的種子,最終,形成了藩鎮割據的雛形。大唐王朝在經歷了民起義以及朝內的黨爭的洗禮、宦官專政等,這個碩大的帝國再也經受不起折騰了。
當朱溫取代唐之後建立起後梁之後,就揭開了五大十國的序幕,從此,中華大地便開始了無休止的藩鎮軍閥混戰。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柴榮就是這樣的亂世英雄。柴榮祖上本來是很顯赫的,但是,隨著唐帝國的衰落,他也是家道中落,到他這代已經是貧困不堪了,不得不在自己幼年之時就去投奔已經嫁給郭威的姑姑柴氏。雖然,他從小寄人籬下,但是,柴榮生性嚴謹厚達,他幫助其姑父也就是郭威處理各種家事雜事,很是得郭威喜歡。
當時,正巧姑母柴氏沒有兒子,於是,郭威便把柴榮收為義子。當時,郭威家境也不是很富裕,柴榮為幫助家裡賺錢,外出經商,做生意,來往輾轉江陵等各地。他的騎馬、射箭就是在當時學的,自此,練就了一身的好武藝。在此同時,他又讀了大量的兵法以及黃老學說,後來,長大一點,便棄商隨郭威從戎。
天福十二年也就是公元九四七年,劉知遠稱帝,建立的國家為漢,歷史稱為「後漢」,將開封定為國都。郭威作為劉知遠的心腹大將,為其打下江山勞苦功高,最終,成為了劉志遠最器重的人之一。不久,後漢高祖劉知遠病逝,劉之遠立其子劉承祐繼承皇位,後世稱為後漢隱帝。為了穩定住先皇舊臣郭威被加官進爵,讓其掌管全國的兵權。
但是,漢隱帝為人猜忌殘暴,對一些開國元勛很是忌憚,其中,就包括郭威,於是,便招來心腹密謀除之而後快。郭威事先得到了消息,於是,便被逼無奈舉兵反漢。此時,柴榮就在其中嶄露頭角,成為郭威軍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大將。之後,起義軍節節勝利 ,很快就把不得民心的後漢王朝消滅了,並新建了一個王朝,取國號為「後周」。
郭威建立了新的國家之後,努力進行改革,重用有才德的大臣,改變國家落後士兵戰鬥力不強的面貌。他為人崇尚節儉,並且,愛護百姓。但與此同時中原仍未統一,還有許許多多的割據勢力威脅著後周。
郭威即位第一年便因為戎馬生涯成疾病重,他自己也知道難以恢復從前了,便囑咐柴榮要仁愛百姓,並完成自己統一中原的夢想,之後,把皇位傳給自己唯一的繼任者——義子柴榮。郭威的幾個兒子因為起義反對後漢時都被漢隱帝所殺,而柴榮作為繼子從小就跟郭威在一起經歷患難與其起兵。可以說,他是郭威事業上的最好幫手,也是他的好兒子。
對於柴榮,郭威相信柴榮的能力,也相信,他會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業,這個我想,他從未質疑過。史書記載:在顯德元年九五四年,周太祖駕崩,晉王柴榮按照先皇遺命在柩前繼承皇帝位,史稱:周世宗。這個時候的柴榮便是這個時代的主角,屬於他的輝煌將會開啟一個新的篇章。
之後,年富力強的柴榮雄心勃勃,決心遵照養父的遺願,干出一番大事業。他曾問自己的大臣王朴說:「我能在位幾年啊?」研究掛術的的王朴回答說:「臣孤陋寡聞啊,三十年後的事情是不可預知的啊。」
柴榮聽後十分高興的說:「若是真像愛卿所說的,我將用十年的時間來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然後,再用十年的時間讓百姓休養生息安居樂業,之後,再用十年的時間讓天下太平,這樣就夠了呀。」
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柴榮在他五年多的統治期間,勵精圖治,銳意改革,南征北戰,也拉開了結束分裂統一天下的序幕。在此期間,他整頓軍務,讓後周的軍隊成為其他各國恐懼的鋼鐵之師。然後,他按照自己宏偉的規劃,先敗後蜀,後敗南唐,威懾各國,以此鞏固了其統治地位。
在他繼位的第六年,柴榮就下達旨意北面出征遼國,這是人生最光輝燦爛的一筆,如同流星般耀眼的功績。因為,自後晉石敬瑭對遼割讓燕雲十六州以來,中原王朝對遼朝的弱勢更顯得明顯,而遼對中原一直虎視眈眈伺機吞併。於是,柴榮決定親征,奪回當年被後晉割讓的土地,以改變這一局面。
僅僅用了四十二天,柴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接連收復了當年被割讓的一大半的土地。在柴榮正準備乘勝追擊取回幽州的時候,可惜,在行軍途中他偶感惡疾。在顯德六年公元九五九年,柴榮因為疾病下令班師回到都城 ,公元九五九年六月十九日,柴榮駕崩,享年三十九歲。
一代帝星剛取得流星般的耀眼功績時,便如流星一般短暫消逝,三十九歲英年早逝實在可悲,留下的除了未統一中原的遺憾之外,就是其幼子柴宗訓了。他當年說:「十年統一天下,十年讓百姓安居樂業,十年讓天下太平」的話,三句只實現了第一句的一半。以他的才能,如果再給十年的時間,我相信他一定會統一中原的。
而後,柴榮大將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叛亂,在繼承了後周強大國力以及柴榮打下江山的基礎之上,不費吹灰之力便先後滅了其他割據勢力建立北宋王朝。可以說,在當時中原紛繁複雜的形勢下,北宋僅用了20年便完成統一,這固然離不開趙匡胤的英明決斷,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接手的後周政權國力強大,統一之勢已不可阻擋。
而後,為了吸取教訓,趙匡胤重文輕武,杯酒釋兵權,並且,對遼的戰爭一直都是勝少敗多,以至於國力一直不強。並且,之後的大宋朝除了拿西夏小國沒有對策之外,還有靖康之變被金所欺凌的凄慘歷史... ...
歷史上,柴榮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15歲從軍,24歲拜將,33歲稱帝。如果,歷史有假如,柴榮不早逝,中原漢族對金、遼外族還會如宋一番景象么,趙匡胤還有機會建立宋朝么?我看,他還是安安靜靜的作為柴榮的手下大將安穩的過完一生吧。
參考資料:
『《水滸傳》、《舊五代史?卷一百一十四(周書)世宗紀》、《續資治通鑒長編》』
※一種富有靈性的動物,最後卻被人們說是不吉利,很多人都害怕它
※巴爾幹國家中,唯一沒有被土耳其征服的國家,曾向日本宣戰102年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