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荷風送香:古代名家筆下的荷花

荷風送香:古代名家筆下的荷花

寶藏,一個有深度、有溫度、有態度的文化藝術門戶網站

時屬仲夏,荷花盛開。在中國傳統美學中,「荷」可謂是表義最為豐富的一個意象。「浦上生綠煙,波底盪紅雲」如此勃勃之生機,是在寫荷;「留得殘荷聽雨聲」這般悲秋之意,也是在寫荷;「出淤泥而不染」的氣節是在寫荷;歡喜自在的禪意也是在寫荷。

荷花一直是國畫家們筆下的常畫題材。他們或潑墨揮毫,或添色點染。墨荷、彩荷,這些荷花圖無不讓人拍手稱讚,喜愛有加。已是仲夏,趁著這個悠閑時光,我們去感受下讓人愛不釋手的國畫荷花圖,去一睹畫家筆下的荷花姿容,為這個夏季提前增添一縷清韻。

宋 馮大有《太液荷風圖》

絹本設色 23.8×25.1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馮大有,南宋畫家,生卒年不詳,吳門(今江蘇蘇州)人,自號怡齋。畫史記載他善於捕捉蓮花風、晴、老、嫩不同的面貌,是畫蓮的能手。這幅《太液荷風圖》中,盛夏的蓮池正沐浴在一片沁人的綠意里。鮮碧、茂密的蓮葉,迎風舒捲搖曳,朵朵紅蓮、白蓮,亭亭玉立、散發醉人的清香。綠波上群鴨成雙地悠遊於花葉之間,點點浮萍與片片花瓣隨波蕩漾。遠處蝴蝶在花間飛舞,還有燕子在藍天翱翔。盈尺的蓮塘里,正呈現夏日荷風滿塘,欣欣向榮的景象。

宋 吳炳 《出水芙蓉圖》

23.8×25.1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吳炳,南宋毗陵武陽人,生卒年不詳,南宋光宗紹熙年間畫院待詔,所作謹守院體畫風格。此圖繪出水荷花一朵,淡紅色暈染,花下親以綠葉,葉下荷梗三枝。作者用俯視特寫手法,描繪出荷花的雍容外貌和出污泥而不染的特質。全圖筆法精工,設色艷麗,不見墨筆勾痕,是南宋院體畫中的精品,《虛齊名畫錄》著錄。圖中紅花綠葉佔據整個畫面,這種豐滿的構圖如肖像般使我們能直觀地欣賞這嬌嫩柔美的荷花。細膩的筆調把荷花的清純高潔、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表現得入木三分。這是宋人花卉小品中難得的上乘佳作。

元 張中《枯荷鴛鴦圖》

96.4×46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張中,元代畫家,生卒年不詳,松江(今上海)人。畫山水師黃公望,善花鳥,多以水墨點簇暈染,生動而富韻味;偶爾設色,清雋雅緻。這幅《枯荷鴛鴦圖》雖屬設色作品,但以墨為主,鴛鴦略加顏色點染,鮮妍可愛,頗具淡雅之趣。枯荷斷莖,畫有倒影,為古畫中少見。此畫題款由左而右書寫,極為特別。這幅作品的創作方式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又有獨到之處,在細節的處理上頗有新意。

明 沈周 《蓮塘浴鳧圖》151.2×65cm

沈周(1427年-1509年),明朝畫家。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明 徐渭《五月蓮花圖》

紙本水墨 103×51cm

上海博物館藏

徐渭(1521年—1593年),紹興人。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五月蓮花圖》是徐渭37歲時的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水墨淋漓,運筆生風,給人以驟雨飄風之感,體現了他的典型畫風。畫面左上方有徐渭自題詩:「五月蓮花塞浦頭,長竿尺柄揮中流。縱令遮得西施面,遮得歌聲渡葉否。」詩句以荷寓世,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和世事不公的不忿之情。以詩觀畫,荷葉以濃墨點厾、散鋒掃出,幾不類物象,似乎作者對它無絲毫的好感,故破筆一揮而已。荷花則以淡墨中鋒,狂草筆法飛快勾出,無心求工。荷柄與水草也以長鋒寫出,任其濃淡乾濕、中鋒側鋒亦不計較。最後,作者似乎還未發盡心中的激情,以重筆在畫面下角點了七八個大小不同的墨點,暗示了水中的浮葉。

明 陳洪綬《荷花鴛鴦圖》

絹本設色 183×98.3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陳洪綬(1599—1652),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詩人。崇禎年間召入內廷供奉。明亡入雲門寺為僧,後還俗,以賣畫為生。其畫手法簡練,色彩沉著含蓄,格調高古,享譽明末畫壇,與當時的順天崔子忠齊名,號稱「南陳北崔」。這一幅《荷花鴛鴦圖》花鳥以勁細的線條勾勒,敷色艷麗,層次細膩,變化微妙。湖石用筆方折粗硬,襯託了描繪精細圓潤的蓮花、蓮葉。花朵清麗,或含苞,初綻、或怒放,多姿多態;枝葉帶露,娉婷舒展,俯仰欹側;湖石雄奇,銳利堅崚,厚重沉凝。兩隻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一對鴛鴦在水面戲水悠然,打破了一池碧水的寧靜。一隻青蛙正隱伏於石後的荷葉上覬覦甲蟲,弓身欲動,給畫面平添了幾許生機與意趣,從中可見畫家善於觀察的細心與狀物精微的匠心。作者用筆工緻而不顯刻板,著色醇厚而不流於俗膩,畫風素潔明快,既有應物象形的寫生功底,又不乏變幻合宜的適度誇張,畫面呈現出一種在繁與簡,疏與密、剛與柔的對比變化中的合諧與統一。

明代周之冕《蓮渚文禽圖》

93×47.7cm

南京博物院藏

周之冕(1521—?)明代畫家,字服卿,號少谷,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活躍於萬曆年間。擅花鳥,注重觀察體會花鳥形貌神情,及禽鳥的飲啄、飛止等種種動態。善用勾勒法畫花,以水墨點染葉子,畫法兼工帶寫,人稱勾花點葉法。所作花鳥,形象真實,意態生動,頗有影響。寫意花鳥,最有神韻。

明 魏學濂《荷花鷺鷥圖》

紙本水墨 92.9×49.9cm

上海博物館藏

魏學濂,明代官員,浙江嘉善人,崇禎十六年進士,明亡後先降李自成,不久又羞愧自縊。平生擅畫山水,兼工花鳥。這件《荷花鷺鷥圖》是其代表作,畫中碧荷舒捲如雲,一白鷺曲頸縮首,正在岸邊草叢中閉目休憩。作者以潑墨寫出荷葉,以重墨勾筋描絡,寫中帶工;雙鉤寫荷花,瓔珞飄搖。白鷺近似白描,不加暈染卻生動準確。整幅畫清新明快,是一幅寫意佳作。

清 朱耷 荷鳧圖

48.5×115.0cm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朱耷(1626—約1705),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明亡後削髮為僧,後改信道教,住南昌青雲譜道院。擅書畫,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形象誇張奇特,筆墨凝鍊沉毅,風格雄奇雋永。山水師法董其昌,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擅書法,能詩文。

清 惲壽平《荷花蘆草圖》

紙本設色 131.3×59.7cm

南京博物院藏

惲壽平(1633-1690),原名格,字壽平,後改字正叔,號南田,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他的花鳥畫繼承北宋徐崇嗣的畫法,然後幾乎是獨創出一種「沒骨畫」法,直接用顏色或墨色繪成花葉,而沒有「筆骨」。給當時的花鳥畫創作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為此後中國畫的均衡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此畫描繪秋風蕭瑟之中,一莖新荷凌空而出,盛放的花瓣嬌艷動人,與凋殘半枯的荷葉以及枯槁無色的蓮蓬形成鮮明對比。荷花以惲壽平特有的沒骨畫法繪出,色調清麗冷艷,用筆洒脫飄逸,營造出一派空瀠的韻味。

清 沈銓 《荷花鴛鴦圖》

絹本設色 187×105.2cm

安徽省博物館藏

沈銓(1682—1760),字衡之,號南蘋,浙江湖州人。少時家貧,隨父學扎紙花。20歲左右,從事繪畫,並以此為生。其畫遠師黃筌畫派,近承明代呂紀,工寫花卉翎毛、走獸,以精密妍麗見長,也擅長畫仕女。創「南蘋派」寫生畫,深受日人推崇,被稱為「舶來畫家第一」。這幅《荷花鴛鴦圖》,繪荷葉茂盛如冪,老嫩枯榮,隨風飛舞,翻翔滴翠。蓮花枝枝高卓,搖曳生姿;朵朵飽滿,粉妝玉琢。或極綻怒展,或含苞待放。映日照水,拍瓣生香。河面浮萍飄移,隨波逐流。水中鴛鴦成雙,在花間葉下相屬倘佯。空中喜鵲棲翔飛落,互為唱和。用細膩的筆調,熱情地讚美了明媚陽光照耀下,大自然萬物生長,篷勃向上的美好景象。

清 吳振武 《荷花鴛鴦圖》

絹本設色 56.7×56.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吳振武,字威中,浙江嘉興人,清代畫家,朱彝尊甥。為寶坻知縣,罷歸,賣畫自給。善花卉草蟲,筆意雅秀,山水得王原祁指授,兼長指墨。這一幅《荷花鴛鴦圖》表現的畫面是荷塘一角,蘆葦叢生,清澈見底的水面上,一對鴛鴦相伴而游,荷葉碧綠似傘,紅荷綻吐芳菲。花鳥畫法工整細緻,虛實相合。荷葉的脈絡、荷花的紅絲及荷柄之上的細刺都描繪得極其生動,而水波、水草、蘆葦只以淡墨數筆勾染而成。筆法虛實結合,畫面空靈潤澤。

--最底部有評論,說說你的看法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藏 的精彩文章:

奧斯卡獎評委陣容更新,中國美術學院教師劉健、杜海濱入選!
大晚上敢去這裡的,我敬你是條漢子

TAG: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