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頭部小程序創始人教你如何抓准下半年社交流量紅利

頭部小程序創始人教你如何抓准下半年社交流量紅利

你好,歡迎回到《小程序流量紅利12講》第四講。這一講的主講人是SEE 小電鋪創始人兼CEO萬旭成,主題是《下半年小程序如何把握流量紅利》。SEE 小電鋪是電商類頭部小程序,由獲紅杉資本領投,C 輪融資總計超 5000 萬美元的融資。

萬旭成在小程序上線之前,就將微信生態的發展趨勢看得很清,SEE小電鋪也是在萬旭成對微信流量紅利有著深刻了解的情況下開啟的項目。但是最初啟動的時候,小程序還沒有上線,SEE小電鋪只要是用H5的形式實現微信內的服務閉環。那個時候,萬旭成四處跟投資人講SEE小電鋪的在微信內的商業模式,卻沒有一人相信他能夠成功。然而在小程序上線後,SEE小電鋪正好乘坐上這輛聯通微信「社交」和「內容」兩大場景的「高鐵」,迅速躋身「電商類」頭部小程序,成為了2018年資本的新寵。

那麼萬旭成是如何理解微信生態?如何理解微信中的場景?如何理解小程序?如何理解流量這個玩法的?下面的兩講中,萬旭成將傾囊相授。

從這一講開始,你可以通過小程序創始人的視角,精準把握下半年小程序的流量紅利,並獲得經過市場檢驗的,將流量迅速、有效變現的方法、乾貨。

我是轉述師凌霄,下面我將用第一人稱,為你轉述萬旭成投帶來的精彩內容。

如果想要看清楚下半年如何把握小程序流量紅利,首先,我需要和你一起理清二個問題:

第一,小程序在微信生態圈中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

第二,小程序能夠撬動流量的核心邏輯是什麼?

在理清了以上兩個關鍵問題後,你也就能夠順理成章地明白,市面上人人都在說小程序「流量將盡」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那一步,小程序該往哪裡走,能夠精準地把握住流量紅利。


一、小程序的關鍵作用——打通微信生態中社交場景和內容場景兩個關鍵場景

首先,我先來跟你聊一聊,小程序在微信生態圈中到底起了什麼作用。這要從我們,也就是SEE小電鋪剛剛進入微信生態的時候說起。

在2016年,我們剛剛進入微信生態,實際看到的情況是,微信對整個社交流量的壟斷性已經很明顯了。當時,我們想做一些業務創新,看到了很多場景,包括內容場景、社交場景以及娛樂場景等等,當我們看到這些場景的時候,我們對中國未來的互聯網流量走勢做了一個探索性地預判,那就是,微信作為一個社交的載體,可能會在接下來2到3年壟斷整個中國的互聯網流量以及市場。

那我們下這個預判的核心原因是,社交對流量的壟斷性是很強的。咱們可以對比來看看。你看今年在美股上市的企業裡面,有愛奇藝、嗶哩嗶哩。再往前看,2010年,優酷也是,這些都是社交壟斷流量的典型案例。但是,你看,內容產品是無法壟斷流量的,到今天為止,我們看到的只有微信一家。

所以,在2016年,我們瞄準微信這個機會的時候,我們當時的邏輯和判斷就是,微信可能會成為一個壟斷互聯網流量和市場的平台。

但當時我們發現微信平台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整個微信平台上,我們看不到一個特別好的「商業基礎設施」。這個「商業基礎設施」用來幹什麼呢?就是用來打通我們觀察到的兩個微信生態內的核心場景

1) 一個是社交場景。就是基於以個人聊天、群聊天以及朋友圈為核心的社交場景;

2) 另一個是媒體場景、內容場景。就是以公眾號內容,和朋友圈的圖片為載體內容媒體場景。

實際上,2016年,我們進入微信生態的時候,我們就一直在等待微信的一些「商業基礎設施」的出現,但整個2016年微信沒有出現任何商業基礎設施。所以,那個階段我們主要是用H5來實現我們整個服務的閉環。

但當我們知道2017年微信將推出小程序的時候,我們就判斷說微信打通媒體跟社交場景的時代到了。

所以,我們在很快時間就判斷說,小程序的誕生一定會把微信裡面這兩種場景流量,這10個億的MAU,就是這10億月活用戶流量進行產品化、商品化、場景化,具體可能載體會包括電商、工具、遊戲、本地生活還有金融這些品類。這是我們當時看到一個大邏輯判斷。

基於這個大的邏輯判斷,我們也很快把跟進了這個機會。我記得2017年1月9號小程序上線,1月8號實際上我們的SEE小電鋪小程序作為內測方已經完成上線了。


二、微信生態中的流量機會該怎麼看?

講完了小程序是的誕生實際上打通了微信生態下兩個非常核心的場景,就是內容場景和社交場景後,我們下面講一講微信的流量機會到底在哪裡。

我在之前提到了微信生態中的10億MAU,也許10億對你來說已經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數據,但是如果你只看到了表面的這一層,是遠遠不夠的。

關於微信中的流量,也就是這10億MAU,你需要從3個維度來拆解來看:

第一個維度是:互聯網用戶的結構和背景;

第二個維度是:品類周期;

第三個維度是:宏觀趨勢;

只要這三個維度的情況你都了解了,你就能精確地知道下半年小程序的流量紅利該往哪裡挖掘了。

1、微信10億MAU的用戶結構

先講第一個維度,互聯網的用戶結構和背景。

今天我們依然認為微信裡面整個十個億MAU它包含了兩類人群,MAU就是月活用戶:

一類人群就是以傳統互聯網、被淘寶和京東教育過的五個億的MAU,或者被QQ教育過的五個億MAU,他們是互聯網的上半場用戶。他們也經歷過從PC到移動的時代。

那另外一類,或者說另外五個億用戶,他們實際上是被微信打開的一個新的用戶群。這些客戶是因為微信才開始接觸互聯網,才開始做互聯網的用戶的,這些用戶實際上是以前在整個互聯網市場都不存在的。這就是互聯網的下半場用戶。

所以,可以這麼說,微信結構性拓寬了互聯網用戶的這個邊界。這個是互聯網用戶的結構和背景。

2、互聯網品類發展周期

在講產品周期前,我要先講一個前提。

剛剛說到的這十個億用戶在很長時間內實際上是沉默著的,那小程序剛剛興起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這樣一個趨勢,就是在小程序最早的半年時間內,大概是2017年的前三個季度,小程序是很頹的,很多人體驗小程序之後又開始放棄它,開始diss它,認為這個就不靠譜,我覺得這種心態是比較投機心態,因為從一個生態的長期的發展視角來看,一個新的技術,一個新的平台,上系統之後一定會經歷一個漫長的蟄伏跟迭代周期。

因為小程序很頹,很多創業者會認為這個事情沒有太大價值,但是在早期的階段它的功能不完善是必須經歷一個迭代周期的,我們不能在它剛一出生,就當成一個成熟的一個小夥子看,它現在是幼年周期。

所以當時,在小程序剛出現的時候,我們雖然經歷過低谷,但是我們判斷的長邏輯是存在的:

首先就是我剛剛講的微信的這十個億MAU,其次是最開始我提到的微信內容和社交這兩大核心場景,以及微信小程序對這10個億的MAU進行產品化、商品化、場景化場景化這三個維度投射到各個品類下的機會。

品類指的就是通訊開始,到媒體、到社交、到工具、到電商、到遊戲、到本地生活到金融。這些品類無論是在PC時代、在移動時代,都經歷了一輪循環周期,同樣,在微信時代,同樣會循環一輪。

下面我就展開來講一下互聯網品類周期是什麼意思。

在整個中國的互聯網中心裏面,我們把它大概分成三個周期,一個是PC周期,一個是移動周期,還有一個是微信的互聯網周期.

那每一個周期實際上經歷完整的一個階段閉環,關於這個閉環,我們放了一張圖在文稿中,如果你感興趣,可以點擊文稿查看。

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的這三個周期都是從通訊開始,到媒體、到社交、到工具、到電商、到遊戲、到本地生活到金融都完整經歷過的。

(1)PC周期

在PC時代,從最初的通訊到媒體門戶,到社交,比如MSN,QQ,再到工具,典型的就是當時「迅雷」的崛起。到電商就是2008年開始崛起的淘寶,2009年開始崛起的京東,然後到本地生活,比如你看到的團購,還有出現的遊戲,各種端游,端游就是你不用下載,直接在網頁上就能玩的遊戲。然後就是金融類產品的崛起,比如人人貸等等。

(2)移動周期

這個時候,第二個周期就已經完成了。所以說,歷史雖然不重複,但歷史一定是押韻的。

(3)微信周期

那回到第三個周期到微信互聯網,就是我們現在經歷的互聯網周期。

我們看到第一個信息通訊已經解決了,微信互聯網裡面通訊就是聊天,群聊和私聊已經都有了,這就解決了社交場景。對於媒體場景,微信推出了朋友圈,朋友圈就解決媒體場景。第三個場景就是以這個朋友圈為載體的社交。

然後這個時候出現小程序了。去年出現小程序實際上是互聯網周期的下半場開始了,從工具開始,然後到電商,在電商包括SEE小電鋪、拼多多。

再到後面本地生活,那我們相信很快就有很多本地生活出現,包括大眾點評,還有後面會出現的一些新的本地生活產品,從趨勢來看,我們認為本地生活的場景還會被加強,還會出現金融產品。這裡面還有很多潛力。

還有就是後面的遊戲,現在很多小遊戲很火。

3、宏觀趨勢——品類下沉滲透,就能發覺流量紅利

那再從宏觀角度看。從美國互聯網周期來看的話,國際互聯網可能剛剛到工具和電商這個周期,那從電商的這個載體到本地生活到遊戲到金融的載體,場景還有很多可以展開的空間,品類上也有很多沒有實現的,所以說,這是一個絕對的機會。

如果以微信十億MAU來看的話,微信這四個業務,電商、遊戲、本地生活、金融,小程序還有非常大的發展機會。為什麼這麼說?

我們以這個傳統的這個互聯網品類作為一個衡量標準,就是最開始我提到的上半場的那5億MAU。以他們為衡量標準,我們可以看到在一、二線城市,它的電商、本地生活、遊戲、金融這些場景的滲透率可能高的百分之三、四十,低的百分之二十、十幾,那我們這裡看到三、四、五、六、七線,他們這些用戶對於這些品類的滲透率,實際上現在只有個位數,那這個滲透率雖然之間有個大量是勢能差,這個勢能差是可以作為品類滲透機會的。

比如,今天三到五線人群那沒有經歷內容付費,也沒有經歷遊戲化,很多三到五線城市的用戶都沒有被這兩個實際場景觸達到過。所以我們認為從品類上來看,微信裡面人群還有大量的沒有被互聯網品牌給成熟滲透的。

所以,我們認為,三到五線城市,或者說,下半場的這5億MAU中的機會是很大很大的,這不一定是下半年的完全完成了。

那下半年會圍繞第一新品類的打通,第二品類下沉的滲透,這兩個角度去滲透,會有大量的機會。

那包括內容本身它的機會也很大,媒體內容娛樂這塊也是機會,因為小程序的遊戲跟電商起來之後,娛樂內容這塊其實並沒有太多大的產品起來。現在微信在內測直播工具,把視頻也加進來,為下半年的整個微信的內容流量和娛樂流量也會帶來一些機會。

所以我剛剛講的實際上是以下半年為一個起點,去看整個接下來的三年的一個周期,我覺得還會有這些品類上的機會。這是我們看到的以微信為生態載體的一個大機會。

下半年我認為這幾個新品類的不斷的成長,包括說它對下沉這個機會是有巨大的。

4、小結

所以你看從我的角度來看下半年的流量紅利機會,實際上是有兩個邏輯的:

....( 訂閱開氪專欄《小程序紅利12講》解鎖小程序流量紅利機會的兩個邏輯)


三、案例分析——品類下沉撬動流量的巨大機會

我再來舉兩個個品類下沉滲透的成功案例。

1、藍金融

第一個是金融品類下沉的例子。

現在國內有家公司叫藍金融,他們只給三到五線人群開通信用卡。中國有很多用戶現在還沒有開通信用卡系統,我國很多城市的信用卡開通率很低很低,可能10%都不到。那這些信用卡用戶以前通過傳統的渠道是不來敢開信用卡的,銀行去線下開他們也不太敢開,因為他們用儲蓄慣了。

那藍金融做什麼事情呢?

......

2、Ahaschool

再說一個內容付費下沉的例子。這個小程序,叫Ahaschool,是做內容付費的,它做什麼事情呢?

......

( 訂閱開氪專欄《小程序紅利12講》解鎖案例全部內容)


四、總結

所以,從微信這10個億的MAU來看,下半年,我們通過小程序,可以做的服務是很多的,關鍵是四大品類,電商、遊戲、本地生活、金融和內容的下沉滲透,尤其是要向三到五線城市的下沉滲透。

其實,你可以看到,很多這種新的場景開始崛起了。特別是在電商和遊戲之外的平台上,還有幾個大品類是沒有人就跑出來的,即使是遊戲,今天的賽道上也只存在了一個很短暫的時間。已經跑出一些大的公司,比如拼多多,那也只服務了最底層的購物需求,微信裡面這十億MAU可能還有一些比拼多多的用戶更好的品質,更好的性價比的用戶,這些都是我們的機會。我們認為每個賽道上都還有機會。

好了,這節課就到這裡,如果你覺得有所收穫,歡迎你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別忘了,我們這門課程是每周日、二、四晚7:00更新。不見不散。

本文來自開氪付費欄目《小程序流量紅利12講》

揭秘新商機,詳解「用完即走」的小程序如何撬動社交流量


附:《小程序流量紅利12講》課程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我的城市還沒有分時租賃汽車,它們是怎麼選地盤的?
高情商人群的十大特質: 移情、自我意識、好奇心、分析能力等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