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慢候,每一寸時光

慢候,每一寸時光

慢候,每一寸時光

文字 :小隱

許是時代變遷的步伐提速,生活節奏加快的原因,現代人的生活也特別注重實用主義。他們總是以有用為標準來衡量和對待周身事物,而視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等為無用或縹緲之物。

其實,生活的美不在結果,而是過程。生活真的不只是去追逐一個設定的所謂成功的標準或結果。否則只會疲於奔命,心靈將是多麼枯燥。因此,請放慢腳步,靜候並懂得體味每一寸光陰,才能感受到平凡人世更多的美好。生活再奔波,都不要弄丟欣賞萬物的心。(編輯:謝國傳)

七月末,約朋友去看荷,一場雨後,有「留得殘荷聽雨聲」的詩意,花朵大多都已凋零,荷葉上雨珠晶瑩剔透。

許是受到颱風影響,風打在身上,有黏稠稠的感覺,但又很清涼。夏天的東園,沒有繁華如織的浪漫,卻有蔥鬱的綠,賞心悅目。

竹林。草坪。高大筆直的杉樹。護城河裡的水,像綠綢緞那樣,在風中擺動。

所有內心的歡欣都來源這平凡的時光,不值得一提,又讓人深深迷戀和珍惜。

讀古詩詞,覺得詩中蘊藏著人生智慧。比如,他們會在春未老時,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那是多美的春呀,烹煮一壺剛採摘的新茶,趁年華未老,春光還在,斜風細雨,楊柳堆積,安享當下風景,當下茶。

現代人很聰明,總在追求有用,時間,要花在有用的事物上,可是,不是還有句詩叫「偷得浮生半日閑」嗎。豐子愷的《無用之美》這本書,封面上有句話:這世上真正漂亮的,恰是那些無用之美。風。雲。霧。花。草。山。夢。都是看似無用之物,但它的美,是入心的。

豐子愷是個把無用玩到極致的人。看他的畫,有樸拙的天真在畫中,看他的文,有人生智慧在書中。

他活的很有趣。他的書,就是一堂關於美學、哲學的課,而人生哲學,又都藏在我們日常的細枝末葉中。

有趣與無用,是同樣的妙處。我們從小的教育里,大多會以有用為標準衡量。大人會對孩子說,好好學習,認真做習題學課文,別老看些無用的課外書。成年人的世界裡,則會以家庭事業為衡量標準,若不然,那些吟風弄月,只是些無用的東西。

最怕遇見以有用為標準的人。他們大多一日三餐,公司到家,家到公司,春秋冬夏都是一個樣子,沒有悸動,沒有歡喜。他們不會懂得二月里「淺草才能沒馬蹄」的詩意,不會懂得七月里「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浪漫,不會懂得九月里「停車最愛楓林晚」的心動,更不會懂得十二月「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禪幽。

下雨,他們會說,好煩啊,不能出門。卻不知道,雨天也可以心情愉悅,聽窗外,雨打芭蕉聲聲慢,思一個故人,寫一封手箋。

有時候,做些無用的小事,你會發現,原來我可以這樣關照內心。比如,安安靜靜的聽一個下午音樂,什麼都不做。比如,看一本書,從日出到日暮。比如,塗鴉一幅作品,無所謂技法和線條。

我更願意活得快樂,而不是有用。

無用,是生活的智慧。無心插柳柳成蔭。許多無用,到最後會變成有用,這時候的有用,就是平常心。

人生有八雅,琴棋書畫詩酒花茶,但一個人只專註於八雅,開始一定會有不理解,一定會有人說,只當消遣方式就好,還是要多關注實際的東西。

但是,對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專註越久,會發現,它們會讓你的生活,不僅詩意,還有意想不到的「有用」隨之而來。比如,你讀詩,讀著讀著也許就成了詩歌賞析的作者,比如,你彈琴,彈著彈著也許就有了上台演出的機會。只是,這隨時而來的「有用」往往在還沒來的時候,就被扼殺。因為大多數人活的太著急,慢候的事情,不願意做。

超市裡,速食食物很受歡迎,學習中,幾個月包學會的宣傳很受人歡迎,看書時,幾年入百萬的書最暢銷,就連愛情,都是速食的,匆匆忙忙的在一起,匆匆忙忙的分開。

太快的東西,往往落幕時會很寂寥。只有經過時光沉澱的東西,才是綿長與恆久。

生活的美不在結果,而是過程。就像旅行,重要的是沿途的遇見,那些擦身而過的風景,那偶然邂逅的一朵小花,一個人,都是珍惜的好。

慢候,每一寸光陰,生活再奔波,都不要弄丟欣賞萬物的心。

End

|本文為讀者來稿中優秀稿件,經作者同意發布。【遇見吧啦】公眾號只接受原創首發的稿件,若文章已投至他處請勿再投。

想加入遇見吧啦公眾號夢想會員群嗎?

與同頻的人,一起追夢。

掃二維碼加群主,邀您進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遇見吧啦 的精彩文章:

TAG:遇見吧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