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解放軍兵臨北平,用電台廣播呼籲一個人留下,卻不為所動
胡適,新文化運動領導者之一,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193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49年去美國,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五四運動」後,同李大釗、陳獨秀等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分道揚鑣,由「問題與主義之爭」開其端,倡導改良,從此改變了他「20年不談政治;20年不幹政治」的態度。
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後,蔣介石於1937年8月19日要求胡適即日前往美國爭取美方對中國的支持。1938年,任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消息傳到日本後,日本內閣倍感壓力,當時日本國內的社會輿論發起建議應該派三個人同時出任日本駐美大使,才可以抑制住胡適的能力。三個人分別是鶴見佑輔、石井菊次郎和松岡洋右。其中鶴見為文學專家、石井是經濟專家、松岡則為雄辯家。
1946年7月回到北平,任北京大學校長。1947年1月24日,蔣介石想請胡適出任中華民國考試院長和國府委員,但胡適堅持不肯加入國民政府而力辭。
1948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兵臨北平城下,用電台廣播呼籲胡適留下繼續擔任北京大學校長,胡適不為所動,毅然決定離開北平。1949年3月9日,蔣介石派蔣經國赴上海訪胡適。4月6日胡適應中華民國政府要求,從上海搭威爾遜輪前往美國當說客,為和平解決國共內戰問題尋求美國政府的介入。
1954年2月至3月,六十四歲的胡適到台灣參加「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擔任「臨時主席」。
1957年11月,胡適任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長。1958年4月,返回台灣定居就任。自此,胡適多時往返台、美兩地。期間因為經濟關係,將《胡適文選》及《胡適自述》等所有著作,以買斷方式賣與出版公司。
從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胡適還捲入了蔣介石能否第三次連任「總統」的政治風波中。面對擁蔣的強大勢力,作為一介書生,胡適的諍諫顯得孤掌難鳴,晚景凄涼。
1962年2月24日在中央研究院開酒會時,胡適心臟病猝發病逝,終年71歲。3月1日蔣介石前往祭弔,並親書輓聯一副「適之先生千古,新文化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新思想的師表」。然後蔣在胡適去世當天的日記中寫道,聞胡適心臟病暴卒,對革命事業確實去除了一個障礙。
※共和國最牛「翁婿將軍」,岳父是開國少將,女婿是開國上將
※爺孫皆是副主席的「紅色家族」,爺爺是開國副主席,孫女也官拜副國級
TAG:歷史揭秘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