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識秋風意,儀錶道人心
在四念處的修習中
為什麼先觀察身
再次第觀察受、心、法呢
一般的說法是:身念處的狀態比較粗、很明顯,容易觀察。一個人身體的姿勢不外乎行、住、坐、卧,隨時都會出現,也隨時可以觀察,所以,先從觀察身念處開始入手。但在實際的修行中,雖以觀察身念處入手,心念處、受念處的現象也會出現,也就需要觀察那些現象,有時是很難分開的。
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由身體、感受、心識、諸法四部分組成,這是不能分割的。有人說佛教只要修心就好了,還要在修身上下什麼工夫呢?如果離開了身體,你這個心還能稱之為心嗎?那不成幽靈才怪呢!
殊不知
佛陀所說的修身並不是為了修身而修身
這只是一個過程
因為,初學的人心識很粗,很難觀察到微細的心識,故先從觀察粗的對象入手,漸漸深入,這是佛陀的教學方法。
GIF
四威儀
行◇住◇坐◇卧
《戒疏·卷一》
威謂儀容可觀,儀謂軌度格物。
威謂儀容可觀,形容我們的儀容,即舉止動作可以看的到。
儀謂軌度格物,即通過舉止行為看到一個人的心性是安靜還是躁動。
一個人的工夫比較好
其舉止行為就會有一種攝受力
這就叫「威儀」
云何觀身如身念處?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卧則知卧,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
念處經
怎樣從觀察身體的狀態而如實了知身體的真相呢?
—
行「如風
行則知行
做為一個比丘(禪修者),經行時應當了知我正在經行,走路時應當了知我正在走路。
腳的提起、落下,這些動作與感受,都能夠如實的了知到。
行如風
很靜
—
住「如松
住則知住
站立時應當了知我正在站立,包括身體,以及腿部、腳部承受的壓力。
立如松
像松樹一樣
—
坐「如鍾
坐則知坐
坐下時應當了知我正在坐下,或者我已經坐好了。
能夠感覺到身體跟凳子的接觸,能夠感覺坐久了的酸痛麻脹,以及手怎麼放,腿怎麼放,都能夠如實的了知。
坐如鐘
很穩
—
卧「如弓
卧則知卧
躺卧時應當了知我正在躺卧,應當了知我是右脅而卧,還是左脅卧,還是仰卧。
在佛陀的弟子裡面,躺卧開悟,證得阿羅漢果的,只有阿難尊者,他就是在將要躺下——腳已經離開地面,頭將要落到枕頭上的時候證得阿羅漢果的。
卧如弓
右脅而卧
所以
躺卧也是一種修學的過程
躺卧的時候也可以修習入出息或其他的方法
眠則知眠,處在睡眠狀態的時候則應當了知正處在睡眠狀態(這是有工夫的禪修者所能覺知到的,他雖然處在睡眠狀態中,但他的工夫沒有丟失,身體處於睡眠狀態中,但他的正念覺知卻沒有丟失)。
寤則知寤:清醒的時候則應當了知正處在清醒的狀態。
眠寤則知眠寤:從睡眠狀態進入清醒狀態的時候則應當了知從睡眠狀態進入清醒狀態,或從清醒狀態進入睡眠狀態的時候則應當了知從清醒狀態進入睡眠狀態,即有正念覺知的進入睡眠的狀態。
不是只有盤著腿才是修行的地方
行、住、坐、卧
都是我們修習身念處的地方
這段文講的只是身的狀態,而不是身的真相,身體的真相是「緣生緣滅」。
修習身念處即以正知正念如實觀察身體的狀態,而了知身體的真相——緣生緣滅。了知緣生緣滅的真相,才能「去除對世間的貪慾與憂惱」。
GIF
去除世間貪憂
剎那◇暫時◇究竟
世間,指每個人的五蘊身心以及外在的世界。
貪慾,是指渴愛、欲求或執著。
憂惱,簡略的說是指瞋恨、懊惱或沮喪,詳細的說就是五蓋。
去除,有剎那去除、暫時去除、究竟去除三種。
剎那去除
是說在禪修過程中,正念覺知生起來了,煩惱在很短暫的時間是沒有的,前一剎那不存在,但後一剎那可能會再出現,煩惱只是剎那的去除,這是為善法騰出空間。
暫時去除
是說煩惱不存在的時間長了,心有了定力,煩惱能夠暫時的不出現。
究竟去除
是說觀慧成就後,貪瞋痴煩惱永盡無餘,也就是達到阿羅漢的果證。
前兩種去除
是有工夫,有定力就可以達到的
究竟去除一定是觀慧成就
貪嗔痴煩惱徹底斷除才能達到
禪修者在禪修時,能夠念念分明的安住在禪修對象的觀察上,煩惱就能夠剎那、剎那地被去除。
若繼續修習,心能夠相續安住在禪修對象的觀察上,煩惱能夠暫時不出現。
但這只是暫時性的去除煩惱而已,並沒有徹底的斷除,當不再禪修時,煩惱還是有可能重新生起。
伏 斷
佛經里經常提到兩個字
伏
就是降伏其心的「伏」
伏住了,不一定能斷的了
斷
就是徹底的斷除
如果你只有降伏其心的工夫,這只是把煩惱降伏住了,這是修止就可以達到的,但要斷,必須要修觀才可以達到。
禪修者在禪修的過程中,可能一段時間暫時沒有煩惱或煩惱比較少,如果認為自己已經沒有煩惱了,這就是高估了自己。
要想徹底斷除煩惱,必須通過觀慧的力量,煩惱才能紛紛的逐漸斷除而不再生起。
葉識秋風意
儀錶道人心
文:禪大師
圖:綠谷工作室
※四念處·觀呼吸
※為什麼你的安那般那念既沒有「安那」也沒有「般那」,有的只是停不住的念
TAG:綠谷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