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為什麼說「不聰明但努力的員工」最應該被開除?

為什麼說「不聰明但努力的員工」最應該被開除?

時間不會等你


每天多一點復盤





張輝 改變自己主創



 輝哥奇譚主創 | 佈道師






我非常在意一種員工:他(她)能不斷想方設法引入新工具,改進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這些人能提高整個團隊的生產效率,也帶給團隊極好的影響。與此相反,那些寧願加班下死功夫,也不願意擁抱新工具的人,的確在拖團隊後腿。




我因為不斷尋找和使用新工具而使自己和團隊受益,也因為在工作效率方面的改進不斷得到老闆的稱讚。本周末的會員語音,我就來深入談談讓我受益匪淺的「工具思維」。




為什麼說「不聰明但努力的員工」最應該被開除?


作者:Juno本人


來源:孤島(ID:gu_dao2015)



之前看到網上一個段子:




在一個公司里,老闆最應該開除什麼樣的員工?






  • 第一種是不聰明不努力的員工;



  • 第二種是不聰明但努力的員工;



  • 第三種是聰明但不努力的員工;



  • 第四種是聰明且努力的員工。




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不聰明不努力的員工。



但答案其實是:不聰明但努力的員工。




仔細一想就會明白,第一種不聰明不努力的員工頂多是不給企業創造價值,但至少做得少犯錯也少,最害怕的就是不聰明還努力的員工,一天到晚瞎忙,關鍵是不僅不能創造價值,還經常會把事情搞砸。




其實,在工作中也會有不少這樣的人:




做事不講方法,拿到手上就開做,別人半個小時搞定的事情,他用半天都沒搞定;


在同樣的坑裡跌倒過幾次,新的錯誤不停,舊的錯誤也沒改;


除了從新員工熬成了老員工,經驗技能毫無長進......




他們以為工作中努力就可以升職加薪,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如果你身邊也有人表現出以上的特質,那可能不是他不努力,只是他缺少復盤力。




什麼是復盤?




復盤其實是個圍棋術語,在圍棋比賽結束後,棋手往往會對之前的對局進行一次復盤,在腦海中或者棋盤上將棋子重新擺放好,思考對方的路數還有自己的破法。




一個一年下2000次棋的棋手,和一年只下200次棋但每次下完後會花更多時間進行復盤的棋手,誰的成長更快?




答案肯定是後者。




前者努力的方式更像是業餘棋手,盲目練習,用了很多力氣但是沒有效果,而後者更像是專業棋手,懂得刻意練習,事半功倍。




復盤就是棋手提高自己棋藝水平的刻意練習方法

,比起每天只知道和對手下棋的人,懂得復盤的棋手能夠更快速地成長。




工作和下棋一樣,也需要刻意練習。




柳傳志首次將復盤引入了工作中,他有一套自己復盤的方法,叫做PDF環,






  • P代表Preview,指沙盤推演:在做事之前,把這件事情在腦海中預演一遍;



  • D代表Do,指做的過程:因為有了預演,所以能夠胸有成竹地做事;



  • F代表FuPan,指復盤:把整件事再在事後復盤,對比目標和結果,看看是否有更優化的方案。




我在此基礎上加以簡練,所謂的復盤其實就是

事前預估、事中偷懶、事後反饋。




事實上,復盤就是職場人實現進階的刻意練習,一個懂得復盤的人就擁有成長複利,在工作、生活中的快速迭代。




如何復盤?




復盤具體怎麼用?




工作中,有的人會發現自己大部分時間做的應急式工作,也就說都是緊急而不重要的事情,回郵件、回復後台消息、整理運營數據、給某個同事發資料、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




你要是問他,哪件事情可以延遲做、哪件事情可以捨棄不做、哪些事情可以標準化,他可能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一個任務到來,他習慣的是拿到手上就開始做,中途如果有其他事情插起來,他又會停止手頭的事情,去忙新來的任務。




當你問他要結果,對方往往兩手一攤,說我很忙啊,好多工作,但是都沒做完......所以,他們工作的時候看起來很忙,卻不出活。




聰明地做事和埋頭做事之間差的就是復盤。




1.事前預估




在下棋的時候,棋手往往會在腦海中提前預演,如果自己下某步棋,對手可能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甚至能夠提前預想到5、6步之後可能出現的局面,從而將棋子落在對自己最有利的地方。




在《策略思維》中提供了一種行動方法——

向前展望,倒後推理,

即在你做出行動之前,在腦海中推導自己如果採取某種行動,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再根據想要達成的結果,調整自己將要採取的行動。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

懂得復盤的人做事之前總是提前想一步甚至幾步。




同樣是領導交代的任務,有的人什麼都不問就埋頭開始做了,而有的人會問清楚,這個東西用來幹什麼的?大概什麼時候要?確定老闆的期望和想要達成的效果之後,才採取行動。




如果領導交代的任務是讓你做一份ppt,前者因為根本不知道ppt用來做什麼的,也沒提前預估做ppt可能會用到的時間,結果做到一半才發現根本完成不了,結果第二天馬馬虎虎發給領導,然後領導發現ppt根本就不能用。




而後者因為知道這個ppt是明天見客戶提案用的,那麼你就可以知道這個任務不僅重要而且緊急,預估自己一個人可能完成不了,就會請上司給自己多派一個人,大家分工合作,結果當天晚上就交到領導手裡,然後再根據上司的建議進行修改完善。




有的時候,

無用功和有用功之間差的可能就是幾個問題。

在做事之前預估可能遇到的問題、確定領導的期望和想要達成的效果可能會讓你少做很多無用功。




2.事中偷懶




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對三個分別由30隻螞蟻組成的黑蟻群的活動進行了觀察。




結果發現,大部分螞蟻都很勤快地尋找、搬運食物,而少數螞蟻卻整日無所事事、東張西望。




而有趣的是,當生物學家在這些「懶螞蟻」身上做上標記,並且斷絕蟻群的食物來源時,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表現得一籌莫展,而「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 。




為什麼帶領隊伍找到新的食物源的是懶螞蟻而不是平時勤快的螞蟻呢?




那是因為,平時勤快的螞蟻大部分時間往往用於埋頭搬運食物上,而很少停下來觀察周圍的環境。




而「懶螞蟻」則相反,它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偵察」和「研究」上了,因此能觀察到組織的薄弱之處,同時保持對新的食物的探索狀態,從而保證群體不斷得到新的食物來源。




而這就是所謂的「懶螞蟻效應」。




會偷懶的人,就是公司里的「懶螞蟻」,比起擼lu起袖子就開做,他們往往會花更多時間在思考如何優化工作流程上。




如果你是一個新媒體運營,你會發現,自己需要時時刻刻回復用戶的信息,一個很努力的運營,可能從早到晚連吃飯的時間都忙著幫用戶解決問題,但其實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用戶的很多問題往往是重複的。




那麼會偷懶的運營會怎麼做呢?




他們在回復了用戶的問題之後,會將高頻率出現的問題整理出來,並想一個統一的話術,這樣,只要遇到相似的問題的時候,就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了,不僅可以及時回復用戶消息,也可以幫自己節省更多的時間。




所以你會發現,在工作中,天天最晚下班的人,不一定能夠給企業創造很高的價值,因為他們用行動上的勤奮掩蓋了思考上的懶惰。




而懂得偷懶的人,恰恰是勤于思考的人,也正是這種人,能夠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3.事後反饋




想像你在網上買了一個杯子,你認為物流服務中你最看重的是哪個環節?




是已經發貨?正在轉運中?還是簽收?




實際上,很少有人在乎是哪家物流公司運送的,也不在乎運送過程中出現什麼問題,你唯一關心的就是幾天杯子幾天能夠到,到了之後杯子是否完整無損?




這和反饋一樣,

在領導眼中,如果沒有「簽收」你的工作成果,那你之前付出的努力沒有任何價值。




一個任務領導交代下去,你會默默地去做,做完了就完了,等領導問起來,才想起來回復?




《哈佛學不到的經營策略》的作者馬克·麥考梅克曾經說過:

「誰經常向我彙報工作,誰就在努力工作。相反,誰不經常彙報工作,誰就沒有努力工作。」




不要以為領導知道你的進度,如果你不彙報工作完成得怎麼樣,在他眼中,就是沒完成。如果遇到問題你沒有及時反饋,那麼拿不出結果他就會自動視為你能力不夠。




一個懂得復盤的人,懂得反饋的重要性,這件事情完成得怎麼樣,效果是否能夠量化,過程中是否遇到了什麼問題,下次如何才能避免?




這不僅是一個職場人應有的素養,也是提升你在領導心目中靠譜程度的方法。




可能你會經常看到唱衰新媒體的文章,說新媒體紅利時期早已經過去,現在做自媒體很難再做起來了......




而有的人,僅僅半年就把粉絲做到了六位數,差別在哪裡?




同樣是追熱點,為什麼你的觀點千篇一律,而別人的總是意想不到?




同樣寫文章,你一天一篇,對方一星期才更一篇,閱讀量、轉載量都比你好,原因在哪裡?




如果你不懂得復盤,那麼你的努力除了感動自己,毫無價值。



作者:Juno,兵荒馬亂的90後,寫作成為一股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不再徘徊迷茫的底氣。公眾號:孤島(ID:gu_dao2015),微博@Juno_2015


封面圖 by John Holcroft





本周末的會員語音





同事經常親切的稱我是「機器貓」,因為我這裡總有很多好工具,幫助大家解決工作中的難題,不斷提升個人和團隊的效率。但工具不僅限於有形的實物工具或者工具軟體,更包括思維模式和方法論。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起整個地球

」。他的底氣來自於「槓桿」這種工具。




善用工具的人,會變得越來越強大,效率也會越來越高。本周末,我就來和大家深入聊聊我的「工具思維」,相信你聽完之後會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





今天你做了什麼改變





顧名思義,第二收入是本質工作之外的收入,第二收入與人生的自由有非常大的關係,很多人之所以每天做著自己並不喜歡,也看不到未來的事情,就是因為你只有一份收入。收入的單一性限制了你的想像力。同時,有些在嘗試「第二收入」的朋友也做了錯誤的選擇,或者做了損害當前工作的事情,或者還是做「出賣時間」的事情,這都不是我們所提倡的正確方式。下面是有關上期語音「第二收入」的精選會員反饋:




@會員  小C


輝哥你好,這期的語音依然是那麼精彩。我覺得我最近非常幸運,準備做一些不熟悉的項目前,總會有「貴人」幫助我做好準備。一個幸運是關於我的周末英語培訓,在周日外教要求我做一次英語ppt的主題演講,但是有些觀點我總認為表達得不夠地道。幸運的是,周六中教說的內容,剛好和我的話題相關,讓我在翌日講ppt的時候能表達到位。

另一個幸運是輝哥的語音,我只是上了3周的英語培訓班,就覺得學習非常有趣,工作變得索然無味,原先還是能忍受的,但現在實在是越來越厭惡,我實在不想每天接近9小時的時間都浪費在有點雞肋的工作上。於是,輝哥就為我帶來了「第二收入」這個話題。


輝哥最後說到,要堅持健身、寫作、分享。前兩者我能做到,健身能堅持每周一次1公里的游泳,已經有30周;寫作已經堅持了連續40天,每天500字。輝哥之前說,不要小看每天500字,每天堅持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是的,寫日記的確是會比寫周記簡單多了,自從買了MacBook,我再也沒有不堅持寫的理由,因為開機根本不需要1分鐘,然後MacBook的質感實在完美,打字都是享受,然後,我經常都會寫超過500字,基本上是700字左右每天。有時實在很困很困,我也沒有放棄,不想因為自己一時的懶惰讓連續的記錄打破了。


但是在分享方面,很慚愧,現在還未能做到將自己每天寫的文章都放上公眾號,因為覺得自己寫的東西實在不太拿得出手,而且對別人暫時沒有幫助,而且都是記錄自己每天的感想和心情而已。不過,我今天在想,或許可以先給一部分我認為比較開明的朋友分享,以後再逐步開放全朋友圈分享?


之前我總想辭職,甚至是裸辭,感謝「改變自己」的一篇文章,叫做《勸你裸辭的人不會給你發工資》,這篇文章讓我有很深的感悟,甚至讓我打消了辭職的念頭。因為文章裡面說得很對,辭職可能爽2-3個月,可是以後要獨自面對無數個無助懊悔的夜晚。我十分認同文章裡面的觀點,每個人的成長曲線都不同,千萬不要輕易折斷了自己的成長曲線。而「第二收入」,正好是保障了這個風險,如果第二收入與自己的支出相當,甚至能覆蓋80%,我都能有底氣對工作流程中的各個問題提出意見,不會像現在這樣只能聽從,形成了惡性循環。


張輝:裸辭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不是一個好建議。




@會員  Sunny婷


感謝輝哥的《第二收入》,在我的心裡重新種下了一個顆種子,讓我明確了第二收入不要和本職工作相關,不要只是出賣廉價的時間,要做你喜歡或者擅長的事情。

第一次萌生第二收入的時候是在2012年,當時看了一本書,作者本來是 一個是記者,同時也是一個作家。她在寫作上的收入遠遠超過了工資,每次工作上受氣的時候就想,我可以不幹因為我還有寫作。後來我找了一份與本職工作相關的兼職,給一個熟人做會計。這份工作耗費了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身心也很疲憊(主要是不喜歡這個摳門的老闆)。收入雖然增長了,卻也沒有什麼結餘,都用來看病。後來,我還是繼續做自己的本職工作,所有的收入只有固定的工資,而且現在工資也不能保證了,隨著業務越來越差,有可能會裁員。


另外,輝哥語音里還提到過健身和寫作,我打算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健身是我以前比較痛恨的事情,但是後來發現身體上的痛苦其實不算什麼,最痛苦的是別人對你精神上的折磨。我決心從有限的工資里省出一部分錢作為健身的經費。寫作的話,我從初中開始就有寫日記的習慣,後來高中大學中斷了,畢業後又重新拾起來。不過,我的內容只能自己看,也沒有技巧包含在裡面。打算開始寫博客,每次就寫一個主題,先把文字寫得通俗易懂,慢慢融入技巧。


還有就是每次聽你和彭縈的語音都會聽到一些新的名詞:商業閉環,獲客能力,凈推薦值(客戶高度滿意),留存率。感覺這個適用於很多方面,不管是一個小店的老闆留住老客戶,還是一個健身教練吸引會員續課,都適用於這些指標。而很多人覺得客戶丟失了就丟失了,自己是沒有辦法的。其實是自己沒有滿足客戶的需求。


張輝:先種下種子很重要。




@會員  璐璐


從上期語音已經開始考慮自己的第二收入問題。我平時是從事法律相關工作,但是職業發展遇到瓶頸。正是輝哥所說的35+尷尬階段,跳槽還是比較艱難的。但是,因為公司上市,獲得部分期權收益。已經開始在創業公司或初創型職業上謀求機會,可暫時不考慮收益或能接受低收益工作。關於第二收入的問題,結合自己的特長是唱歌和流行音樂鑒賞(推薦一些好聽的歌曲並加入自己的評論)。目前考慮的機會是在一些K歌軟體中,繼續自己音樂作品的累計。可以嘗試直播類的現場演繹獲得一些小的收益。加強自己的聽歌量,逐步磨礪筆頭功夫,也許今後可以嘗試唱片企宣類的機會(這是在寫反饋時臨時想到的耶)。

由此,輝哥推薦的堅持健身(直播間要形象啊)和寫作(軟文推薦),都很適合我呢!行動起來是要務!感謝輝哥!


張輝:前期收入不是第一位,自己能自得其樂,並且能獲得更多的「關注」或者粉絲很重要。






現在就加入會員




從現在起,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改變自己會員,就可以在本周日聽到張輝的會員專屬語音《第二收入》作為額外福利。








想知道

會員

能得到什麼?↓↓↓點擊閱讀原文,10秒鐘加入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改變自己 的精彩文章:

最難的是「做自己」

TAG:改變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