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漁民改行撈垃圾

漁民改行撈垃圾

湖南日報記者 田育才 通訊員 高錢華 高雙志

8月7日,立秋。早上7時,49歲的胡鳳開著小船,自帶撈網、撐竿等工具,開始對茅岩河魚潭電站水面上垃圾進行打撈。

「過去起早摸黑打魚,一天頂多掙個100塊錢,現在打撈垃圾,最多能拿到400多塊錢呢。」昔日的漁民胡鳳一邊用網兜嫻熟地清理著水面上的樹枝,一邊樂呵呵跟記者算起了收入賬,「40塊錢一船,一天下來能打撈10多船呢。」

胡鳳是張家界市永定區茅岩河鎮茅崗村村民,和村裡許多人一樣,世代傍水而居、打魚為生。今年,隨著張家界西線旅遊景區開門納客,茅岩河旅遊一天天火熱起來。結合旅遊發展和「河長制」工作,茅岩河鎮黨委政府和茅岩河旅遊公司引導「靠水吃水」的漁民「上岸安居」,退出下河捕魚、網箱養魚生活方式,從事河道保潔、垃圾打撈等工作,守護茅岩河水域一片潔凈。

陸續有漁民前來。8時左右,平靜的水面上有20多艘小漁船來往穿梭。船上漁民將手中的捕撈網對準河面上漂浮的垃圾,一放一收,不一會兒就是滿滿一船。「茅岩河河道保潔,分為汛期突擊打撈和長年保潔。這是今年開展的第4次突擊打撈行動,已持續10多天了。」茅崗村村委會主任楊遠勝告訴記者,前段時期下大雨,將澧水沿岸的枯枝敗葉與生活垃圾沖刷到了河道內,大量漂浮物和垃圾漂流而下,聚集在水流緩慢區域和魚潭電站大壩水面上,既影響了河道行船安全和水質安全,也破壞了美麗的風景。

「參與打撈垃圾,每年的收入能有2萬元左右,生計不用愁了。」60歲的漁民胡大新世代靠著茅岩河生存。隨著旅遊發展,他撤掉家裡的網箱,被聘為長期保潔員,比打魚更安全、收入也穩定。一個上午忙碌,河面上垃圾少了,恢復了水天一色的美景。

河水清了,漁民生活如何保障?「收入不比打魚低!」楊遠勝算了一筆賬,以前打魚平均年收入2萬多元,行情差時,年收入僅1萬多元;如今僅5個月汛期突擊打撈垃圾,收入就可達到2萬多元。

「打魚人變身護河人,既順應保護河流的環保趨勢,又兼顧上岸漁民的生計所需。」永定區茅岩河鎮黨委書記胡玉亮介紹,當地政府每年用於河道保潔的費用,就有80多萬元發放到漁民手中,為漁民成功轉型創造了物質條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