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92億美元!香港為何成為今年IPO的最大贏家?

192億美元!香港為何成為今年IPO的最大贏家?

這個夏天,資本市場的舞台屬於香港交易所。資本的刺激與新經濟公司的狂歡讓這座城市再一次成為令人矚目的焦點。

儘管恒生指數自今年1月到達歷史高點之後不斷震蕩,但是在6-8月的短短三個月之間,整個香港資本市場所募集資金數量已經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隨著小米、中國鐵塔為代表的創新型公司上市,香港證券交易所已經完成了192億美元首次股票銷售,而這一數字根據預測很可能突破250億美元

香港市場已經沉寂很久了。上一次香港市場有大規模新公司IPO還是在2010年,當年6-8月,香港市場IPO募集資金數量達到了134億美元,很顯然今年市場的熱度遠遠超過了8年之前。

這場夏日狂歡,究竟還能持續多久?

科技公司為何不約而同選擇了香港?

妙盈科技認為,新經濟公司IPO的時機固然與自身生命周期、經營狀況、政策因素、管理層決策因素等方面有關,但整個市場的行情表現、估值水平更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得益於香港科技創新公司近幾年來的強勁表現,吸引了更多新經濟公司選擇香港上市。

妙盈科技以世界十大證券交易所中所有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基於人工智慧引擎,由旗下人工智慧市場分析平台Ami提供演算法支持,描繪妙盈創新指數MioIndex

與傳統指數通過人工選股的方法截然不同,MioIndex完全基於機器學習演算法,通過AI引擎學習上市公司的信息,如最新新聞資訊、線上評論、公司財報等,智能選擇並定義「創新公司」,通過分析市值、股價、交易量數據,衡量各大交易所的創新能力。MioIndex所包含的公司名單動態變化,可實時反映各地區的創新能力。

根據妙盈創新指數MioIndex的統計,香港目前是世界上最適合科技公司IPO的地區之一,其創新程度、創新公司的表現僅次於納斯達克。

MioIndex - HK指數 vs 香港恒生指數

妙盈創新指數以1000為基數,以2017年1月為起始點。

通過MioIndex多維度、動態性地衡量整個市場,妙盈科技認為自2017年以來,在港交所上市的科技公司表現亮眼。儘管恒生指數自2018年1月後不斷震蕩,但是由騰訊領頭,香港地區創新型公司的估值保持了33%的高增長率,其增長表現僅次於納斯達克,位於全球第二

MioIndex - NQ 指數 vs 美國納斯達克指數

不過,科技股之王依舊屬於納斯達克。得益於蘋果、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軟等科技公司自2017年以來的亮眼表現,納斯達克中創新型公司市值凈增長率高達47%,其表現遠遠超過其他交易所。

這場屬於香港的狂歡,還能持續多久?

根據妙盈創新指數顯示,自2017年9月以來,香港創新型公司的表現優於恒生指數,但是在2018年7月之後,MioIndex-HK回落於市場平均水平,預示著這波強勁表現即將結束。

這意味著,2017年9月以來創新型公司被哄搶的狀況很可能就要結束了,市場目前的反饋也印證了妙盈創新指數所顯示的趨勢。

以之前市場最為看好的小米為例,儘管配合了一系列利好消息,但是目前香港市場的投資人對小米的反應卻十分冷淡。小米的最終估值定格於550億美元,遠低於之前放出的有可能突破1000億美元的消息,且上市首日即破發,近期表現依舊疲軟。

中美貿易戰、美聯儲加息等一系列不確定因素也加劇了投資人的不安。這些新經濟公司的能夠上市的窗口期越來越短,因此扎堆上市的場景很可能是這場狂歡的尾聲。

未來新經濟公司IPO還有哪些選擇?

對於新經濟公司來說,最好的選擇依舊是納斯達克、紐交所與港交所。

根據妙盈創新指數的統計,納斯達克、紐交所、港交所三地創新型公司的估值凈增長率高於股指的28%,顯示出美國與香港兩地上市的創新公司的強勁表現。

MioIndex - NY 指數 vs NYSE指數

而在上海、深圳兩地,創新型公司同時期的市場表現遠遠落後於整個大盤的表現,且差距越發加大。

MioIndex - SH 指數 vs 上證指數

相對於風險資本市場的追逐與熱捧,資本市場顯然更加冷靜、理智。新經濟公司在香港的這波上市潮,既是一個結尾,或許也是下一個周期的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妙盈科技 的精彩文章:

由納斯達克扎堆上市說起,科技公司通常如何選擇上市地點?

TAG:妙盈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