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貞實學堂之系列學習——《大學》

貞實學堂之系列學習——《大學》

《大學》修習記錄一

2018年7月1日周日

《大學》之道統哲學釋義

文/海塵

關鍵詞語:大學、名義、顯義與隱義。

第一篇:大學之道的名義辨析

大道無相,隨物成形,時運世移,明道之人寥若晨星,時人研習國學,不明大道,縱有所言,著述等身,高論存世,皆是門外之談。世人多明白大學之顯義,未必得大學隱義,隱顯皆通方是對大學的正解與定解。《禮記》有大學之言,顯儒家之道,隨成儒家之道統,衍成天下之制,遂有中國之道統精神的健行流布。大學之章句流佈於世,皆源起於朱熹祖述二程之推崇大學章句,尊崇孟子之雄文,拈提出禮記幽隱的大學之道,獨顯儒家之大道。是故有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並稱為四書。世人多認定大學中的經的部分是孔子之言,由曾子述出,傳的部分則是曾子之意,由曾子之門人記之。與《大學》相提並論的是《中庸》,《中庸》則是子思筆之成書,以授孟子,孟子是儒家之雄才,倡言兼善天下之大志與儒家之大道相匹配,時人多謂中庸為「孔門傳授心法」。大學之謂,正是獨顯儒家之道與道統的章句,沒有大學章的開導,就沒有中庸之道。道,見諸人間的治世、倫理、政治以及家國天下情懷,就是儒家之道統。

承傳先賢之道,儒家之道,立足人世,教化兆民,敦樸人性,立家國天下之軌則,此等教化與軌則的建立皆立足於根本的道,道就是儒家哲學精神的本體論,這個本體與可直接與道家之道、諸子百家之道共通,皆本於一個道,因於道則立於統。此一道,類似於唯物主義的物質決定意識的本體論,也類似於唯心義人的絕對精神的本體論,只是儒家之道的本體是道,遠離唯物與唯心兩邊,接近宇宙與生命的真理。歷代先賢皓道窮經的研讀探討,皆承認這個根本性的道,大學之道的道正是此中之深意,此一深意的深邃廣博,一直攝持著古今學人進學探索。

名義辨析是認識事物必要的方法,此中不僅顯示事物的內在邏輯,也顯示事物形而上的邏輯。世人認識一切事物,無論是無形無相的事物,還是可見聞覺知的事物,都可以以名義的方式來把握。名,就是一切事物的名字、名相與外在的形質,事物名的這一部分可以容易的感知認識;義,就是一切事物的名字、名相與外在形質之內還有實義的部分,是一個事物質的規定性。對於道的認識,道的義,就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規律,是出生一切事物的本體,道以其大,以其唯一,能夠信聞修學之人自然就是大人;道,即是事物的根本規律與出生事物的本體,自然也有其可把握部分的名,也有難以把握的抽象的義。道之名,就是道這一個語言文字名字相,先賢所有直接關於道的論述,皆是道之名。道是傳統中國文化精神對生命與宇宙把握的一種本體論,是否能證則是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

何故名為大學之道?就是大人之學、大道之學,此外無他,唯有顯隱之別,深淺之分、廣狹之辨。大學之道的顯義,就是大人之學,其根本就是修學研習儒家之道,成就君子大人的德行與智慧。生而為人,必受教化,習學為人之本與諸多技藝工巧。古人八歲,上自王公大臣,下至販夫庶民皆入小學,學習洒掃進退之禮,習禮樂術數射御工巧,是為立身養命之根本,此學是謂小學。歲至十五,則需要進學正心修己之道,明天地人三才之至理,此等至理是大人之學。古人施設小學、大學之別,符合人的成長軌跡與心理發展。此等顯義古代先賢皆有論述,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朱熹先生的《四書章句》的論述,以其大半生的注釋講述,論大學的精神最為精審,流傳甚廣。而朱熹先生論大學之時,將大學之道的顯義講得非常完備,世人的認同度非常高。小學、大學之謂,不僅是教育的形式與受教育者的年齡的差別,更重要的是有小學與大學內在義理的支撐;大學之道最根本的本體論的道卻並沒有凸顯出來。大學之道的隱義,就是大道之學,大人之學必有幽微深邃之道與道統,方可為大。能夠稱為大人之人,不是單純的生理年齡上的大人,而是指真正的通於大道之人,通於大道之君子方是大人。從大人之「大」的字的源義來看,大字,人能得一是謂大,一即是道,《說文解字》對「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依於大人的源義來說,人可以為人,欲稱大人必是通於道方是大人,大人必是得一之道,方是大人之學,大人之學必是通於大道之學。古今文廟或孔廟之門匾文句:「道貫古今,禮門義路;德配天地,聖域賢關」,此一文句可謂是賅羅儒家之大道與行持之德行。道,在儒家是第一義的,是本體性的論述,既有哲學的深邃,也有德行的涵蓋,大學乃至儒家禮義廉恥、忠義孝悌,家國天下的秩序的建立無不是依道而立,離道則無儒家之精髓,是謂道不可須臾離也。道,出生天地人三才,廣行流布,無不從道而立。一個人從小學的立身之道起始,學習,至於大學之顯義正心修道,明白天地之至理,方可以漸次進入大學之道與大道之學。中國傳統的先賢明於道而於傳道,不僅具有修道人的智慧,更有哲學家的深度與縝密;而哲學家就沒有修道人的智慧與德行;是故真修道之人必有哲學的深度,而哲學家多不是修道之人。此一論斷,顯示信道之尊,明道之可貴,修道之難得稀有。

明白大人之學與大道之學的顯義與隱義的差別,能夠認同道是儒家的根本要義,是儒家本體論的核心,方可明白《大學》之真實義理。研習儒家之學人,不相信儒家之道與道統,沒有形成定見,絕無真正修學大道之學的根基,縱然熟讀記誦四書五經,著書立名,皆與儒家之根本要義無關,徒增學問知識,無關乎身心,無關乎安身立命;有了道與道統的根本定見,方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修學次第;如是修學研習,將儒家之義理,儒家之禮儀廉恥、仁義道德切實習學到自己的身心中,方是習道之益處,自己的修學不妄出己見否定道與道統,自是具有君子之風、大人之德。不明白道與道統的內涵,將無法匯通儒家重要的典籍,不明白儒家之道,自然也無法明白儒家施設大學的根本用意與儒家之道的本體意義,以至於三綱八目皆無法生起正解,遑論將此等善法落實到身心上去。

文化自信,正講國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貞實學堂 的精彩文章:

TAG:貞實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