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解讀:朝陽北塔的歷史變遷
原標題:展覽解讀:朝陽北塔的歷史變遷
朝陽北塔自十六國時期前燕建築宮殿起,至遼代最後一次大型修繕為止,前後共七百餘年,歷經三燕、北魏、隋代、唐代以及遼代,共五世修建,此後歷代未經大型修繕。1984年至1995年間,朝陽北塔開展維修保護與考古發掘工作,由此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如何通過出土文物向大家講述朝陽北塔建築「五世同堂」的歷史變遷,是這次「物華天寶——遼寧朝陽北塔出土文物精品展」首先要回答的問題。
1.三燕和龍宮殿
三燕是東北地區東胡族系鮮卑族慕容氏與鮮卑化漢人馮氏先後建立的前燕(337~370年)、後燕(384~407年)、北燕(407~436年)三個曾以古朝陽城為都、以「燕」為國號的政權。
東晉咸康七年(341年),前燕慕容皝於龍城構築宮殿,其後遷都於此,並以「和龍」為宮殿名。歷年來的考古發掘與勘探表明,龍城在今朝陽市老城區,而朝陽北塔之下存有三層夯土高台、周圍帶迴廊的三燕時期大型木結構建築遺址,為始於前燕慕容皝所建的和龍宮殿。
(朝陽北塔塔基西南角下所存三燕遺迹)
(出土於塔基西南角下的三燕時期四神紋覆斗式礎石)
展覽中首先展示的文物,是一組出土於三燕時期和龍宮殿中的建築構件,也是朝陽北塔建築歷史開端的見證物。
(人面紋陶構件在十六國時期其他遺址中屢有發現,應為建築屋頂正脊與瓦壟交接處的正當勾。)
(朝陽北塔建築遺址出土的三燕蓮花紋瓦當,以分格與單瓣或單蕾蓮花紋為特點。這一形式向西傳播,影響到當時的高句麗境內,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東亞地區蓮花紋瓦當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北魏思燕佛圖
北魏是朝陽北塔塔體建築發展的第一個輝煌期。北魏文明太后馮氏為北燕王馮弘之孫,在獻文、孝文兩朝臨朝聽政達25年之久。馮氏聽政期間廣興佛事,曾「立思燕佛圖於龍城」。
考古發掘中,在空間上規律分布的建築構件的發現,有助於我們認識遺迹中原有建築的結構與布局。現存疊壓在三燕和龍宮殿夯土台之上,含有4圈柱礎的夯土塔心實體與四周殿堂的建築遺址,當為馮氏所建思燕佛圖。北魏思燕佛圖是朝陽北塔遺址上修建的第一座佛塔建築。
(北魏思燕佛圖建築遺迹平、剖面圖)
思燕佛圖塔體推測為土木結構方形樓閣式塔,原高80余米,約在北周武帝滅佛運動中遭焚毀。朝陽北塔建築遺址中出土大量的北魏泥塑佛像便是當時佛事興盛的實物證據。
(朝陽北塔出土的北魏佛像以泥塑為主,受西域、涼州與雲岡造像風格的多重影響,顯示出北魏早期古典佛像樣式。)
(泥塑菩薩頭像)
(泥塑冠飾殘件)
(迦樓羅原本為印度神話中的金翅鳥,在佛教故事中,迦樓羅專以龍為食,後受佛感化而皈依佛法,且成為佛的護衛神鳥。佛教護法神中有一類稱為「天龍八部」或「八部眾」,迦樓羅便是其中之一。)
(石塔殘塊)
(「萬歲富貴」模印文字瓦當始於十六國時期,盛行於北朝,在北方地區出土較多,且文字風格多樣,與蓮花紋同為最主流的瓦當紋樣。)
3.隋代梵幢寺塔與唐代開元寺塔
隋文帝篤信佛教,曾於仁壽年間(601-604年)三次派高僧將舍利分送全國各州,令建塔安葬,使舍利瘞埋活動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仁壽二年(602年),隋文帝下詔於全國五十三州內建舍利塔,僧人釋寶安「奉敕置塔於營州梵幢寺,即黃龍城也。舊有十七級浮圖,擁在其內,安置舍利」。研究表明,修建在北魏思燕佛圖夯土塔體上的方形空筒式十五級疊澀密檐式磚塔,為隋文帝仁壽年間所建營州梵幢寺塔。
唐代是我國佛教發展的鼎盛時期。唐太宗曾於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敕每州各以郭下定形勝觀寺,改以開元為額」。唐代對營州梵幢寺塔的維修籌備工作,以及改稱為開元寺塔,大約始於這一年,直至玄宗天寶年間(742-756年)竣工。勘察表明,唐代的維修工程並沒有改變隋代磚塔的形制結構。
(朝陽北塔維修保護過程中,在唐代第十層塔身處發現題寫「天寶」字樣的仿木構建築彩畫。)
作為佛教象徵的蓮花紋在南北朝時期已成為各類器物上最流行的裝飾紋樣。隋唐時期佛教盛行,蓮花紋仍是瓦當上最常見的一種紋飾,彰顯出飽滿有力的特徵。
(蓮花紋瓦當)
朝陽北塔出土四件唐末五代石雕天王像,合為四大天王像,皆殘,頭、身與座較為完整者僅一件。展覽中展示有其中兩件殘像。天王均為著鎧甲的武士形象,具有典型現實主義風格特徵。
(石雕天王像)
4.遼代延昌寺塔
唐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後,營州為奚人與契丹人所據。916年,契丹人建立遼王朝,在唐代營州治所柳城設立霸州。大約在遼初置建霸州、修葺柳城之時,開元寺塔便進行維修,並改稱為延昌寺塔。
遼重熙十年(1041年),霸州被提升為興中府,成為遼國最高行政建制五京六府之一。約在此時,延昌寺塔再度修葺,直至重熙十三年(1044年)或稍晚,完成重修工程。自此,延昌寺塔成為具有鮮明遼代風格的十三級密檐式磚塔,其特點在於體量高大、裝飾繁密的塔基與塔身。
(修復前的朝陽北塔)
在朝陽北塔台基上,發現有遼代的塔前月台遺迹。據推測,該月台是一座高約數米的磚木結構建築,台上木構屋頂已無從考查。台下有T形廊道,人們進入廊道後經兩側方室登上塔台。展廳中所展示的遼代獸面紋瓦當,便是出土於塔前月台的遺物。
(遼代瓦當基本上為圓形當,獸面紋是其最常見的裝飾題材之一,一般作三角形鼻。這件瓦當獸面外飾一周凸棱及小珠飾,有唐代蓮花紋瓦當遺風,應為遼代早期瓦當。)
(獸面紋綠釉琉璃瓦當)
遼代延昌寺塔塔身四面磚雕分別為東方阿閦如來佛(五象蓮座);南方寶生如來佛(雙馬蓮座);西方阿彌陀如來佛(五孔雀蓮座);北方不空成就如來佛(五迦樓羅蓮座)。四方佛與塔心室佛殿中央法身佛(大日如來)構成密教金剛界五方佛。塔體四方佛又各輔以脅侍菩薩、靈塔與飛天,總體組成五方佛與八大菩薩、八大靈塔與二十四飛天的曼荼羅供養。八大靈塔是紀念釋迦牟尼佛生平八大事迹所立佛塔,該圖像依據中唐般若所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也是遼地佛塔磚雕藝術中的重要表現題材。
(修復後的朝陽北塔塔身四面磚雕)
(須彌座西南角龍紋磚雕)
(須彌座東側假門磚雕)
(化生童子磚雕)
(樂伎磚雕)
(舞伎磚雕)
「五世同堂」的朝陽北塔,在十六國時期到遼代的各個階段中,呈現出不同時代特徵的建築藝術形態,由三燕時期的木架建築宮殿,演變為北魏時期的土木結構樓閣式佛塔,隋唐時改建為樸素的密檐式磚塔,最後在遼代修築成雕飾繁複的密檐式磚塔。透過塔體結構勘察圖,朝陽北塔歷代建築的發展脈絡一目了然。
(朝陽北塔塔體結構勘察剖面圖)
TAG:深圳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