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姓人數佔全市人口的十分之一,梅州姓張的你知道嗎?

張姓人數佔全市人口的十分之一,梅州姓張的你知道嗎?

原標題:張姓人數佔全市人口的十分之一,梅州姓張的你知道嗎?


張的本義是「使弓弦」,把弦綳在弓上,將要開弓。千百年來,祖居中原的張氏逐漸遷至全國各地,繼而星散至世界各地。據統計,目前世界上共有張姓人近1億。


據史料記載,一代名相張九齡曾祖父張君政曾任韶州(現韶關)別駕(州府的副長官),是張氏家族第一位在韶州做官的人。其後人多居住在當時的始興境內,也有輾轉定居於福建的後人。而張化孫的祖輩就是遷往福建的其中一支。


唐朝名相張九齡


作為福建上杭張氏的開基祖,張化孫生18子,傳108孫。宋元年間,張化孫的後人從福建遷居於粵東各地,並由粵東等地遷往贛、湘、桂、黔及香港、澳門、台灣各地,甚至出海到了東南亞各國。據不完全統計,張化孫的後裔已超過1000萬人。台灣張氏族譜記載,台灣400多萬客家人中,張姓人口就有150萬,大部分為張化孫的後裔。


在梅州,張姓也是人口眾多的姓氏。據統計,梅州張姓人口逾50萬,佔全市人口的十分之一。史料記載,600多年前,張化孫的九世孫文裕公因躲避戰亂,來到梅縣桃堯鎮桃源村,便率家族開闢了這片土地。事實上,梅州的張氏一族中90%為張化孫的後裔。清河堂是梅州張氏的堂號,記錄著梅州張姓來源於河北省清河縣。


梅州籍小說作家張資平故居留余堂


中國曆來以農業為本,重農輕商成為舊時社會約定俗成的規則,而張氏家族中卻有著「重本而不輕末」的傳統。在光緒末年制訂的張氏《祠規》中規定:「士農工商皆屬正業,族中子弟務須量材學習。」數百年來,梅州的張氏一族文官武將、名賢之士層出不窮,遍及海內外。



張弼士(1840—1916年)名振勛,大埔縣人。他是中國葡萄酒工業化生產的先驅,也是中國葡萄酒工業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傳奇人物。1892年,他在煙台建立了張裕葡萄釀酒公司,將貯酒容器缸瓮改用西方常用的橡木桶;引進歐洲優良釀酒葡萄品種,開闢純種葡萄園;採用歐洲現代釀酒技術生產優質葡萄酒。


張榕軒(1850—1911年),張耀軒(1860—1921年),梅縣鬆口人,是著名的華僑實業家、慈善家,是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棉蘭地區的開埠功臣。張榕軒、張耀軒兄弟年輕時先後下南洋創業。並創設「日里華僑銀行」,調劑全埠金融,經十多年銳意經營,成為全埠首屈一指的富豪。張氏兄弟對振興祖國實業更是不遺餘力,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發起籌建潮汕鐵路,開啟了中國近代民辦鐵路的先河。



張如心(1908—1976年),興寧葉南鎮中社村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是公開提出「毛澤東同志的思想」第一人,為毛澤東思想的研究、宣傳貢獻了畢生精力。


張作梅(1918—1998年)興寧龍田鎮霞璋村人。金屬材料專家,機械工程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致力於金屬壓力加工領域的研究工作。指導開展了金屬超塑性和非晶態合金的研究。成功地進行了球墨鑄鐵的衝擊性能試驗,並研究了A3鋼中板的機械性能。首次提出變形量的積累作用與奧氏體晶粒度的關係。



張楚漢(1933—)梅縣城東鎮金盤橋人。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水利水電工程專家。多年來,張楚漢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全國科學大學獎,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以及電力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等8項國家級和部級獎勵。


南方日報、百度百科、百度圖片等

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客家精英手機報 的精彩文章:

慈善家田家炳博士辭世,享年99歲,天上有一顆星叫「田家炳星」!

TAG:客家精英手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