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玩古董藝術品收藏」遠比「銀行存款」重要

「古玩古董藝術品收藏」遠比「銀行存款」重要

藝術品的財富因為承載著文化內涵,它的價值是永遠不失的,而且隨著時間的久遠只會越來越大,這就是藝術品的真正的收藏根本和魅力,只要藝術品在,它隨時有益於你的子子孫孫。不然您自己擁有再多的銀行存款,再多的錢財最終等於「零」。

人生就像是賭,最後賭來賭去賭光了資本,不信你看看富豪們,其本上都是在五六十歲以後走向衰敗的。當他身價十幾億幾十億甚至上百億時,他感到他的錢幾代人都花不完,如果你告訴他「你明年就傾家蕩產」,他肯定會追著打你。就拿現在情況來說吧,去年還到處是富豪,今年他們比擺攤的還窮,我都分不清誰是真富豪,還是穿著一件銀行給做的富豪外衣了。

僅僅有錢是不行的,錢都是暫時的,倒來倒去就沒了。一個人一定要有文化,只有文化才讓你有思想、有境界、有覺悟、有高度,這樣你的人生才永遠光彩照人。現在的人是有知識有技術,就是缺文化。不信你到很多家庭中,連本唐詩宋詞的書都沒有。而藝術品投資實際上是一種文化修養的體現,是一種精神氣質,是一種文化引領,是最優質的家庭文化熏陶與傳承。

想一想,假如我們的祖父,甚至咱們的父親有文化內涵,喜歡文化收藏,留些董其昌、齊白石、黃賓虹、李可染等等歷代大家的作品,我們的家庭文化財富何其厚重啊。三四十年前,他們這些大家的作品真不值幾個錢。他們一輩子抽得煙喝得酒不知道買多少好東西。

雖然藝術品值錢,但是做為一個家庭來講,真正值錢的是一個家庭源遠傳承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蘊,一個沒有文化支撐的家庭,即使偶有了錢,甚至有很多很多的錢,這一切也是暫時的,一切最終歸於「零」,只有具備文化傳承的東西是長生不老的。所以說,對家庭來講,優秀的藝術品是最優質的傳世財富。

從經濟學原理來講,推動藝術品升值的基本原因是市場供需關係。一方面是藝術品的供給,藝術作品經由藝術家生產出來後,在流通過程中兼具藝術性和商品性,商品性是藝術作品的重要屬性,藝術家會將商品性納入藝術創作的權衡之中,甚至催生出專為市場而創作的藝術家,但並不是所有的藝術品都會為市場所接受,藝術品作為一種特殊商品的供給量是有限的。在藝術品的各門類如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工藝品中,除了當代藝術中的攝影、版畫以及部分雕塑作品會推出限量版數之外,絕大多數都是獨此一件,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另外,藝術家的數量也受到中國僅有的幾所優秀的藝術院校及其每年的畢業生人數的限制。

其次,區分收藏心態和投資心態。一般而言,收藏者購買的是對過往歷史的賞玩,主要依據自己的資金量力而行,而投資者購買的是未來的升值潛力,在對藝術品估價上要參考藝術史。另外,根據梅摩指數的研究,至少有五個方面關係到藝術品在市場上的定價:一是國家GDP總量;二是經濟大勢;三是藝術品所屬的畫派風格的整體走勢;四是藝術家本人的整體走勢;五是單件作品的藝術價值及其是否具有某些特殊的珍貴性,例如4月在香港蘇富比拍出高價的一批作品,包括張曉剛1988年的畫作《生生息息之愛》,都曾參加標誌性的「中國現代藝術展」。

除上述外,筆者認為還可以考慮以下因素:

一:收藏史,流傳有序的收藏史將使作品更具升值潛力;

二:媒體關注度,藝術品在媒體和出版物上的曝光機會表明其價值得到更多肯定;

三:藝術家的全部創作數量和藝術家的技巧也會影響藝術品的估價;

四:藝術家的風格一般會經歷成長期、上升期、成熟期、穩定期及衰退期,不同時期的作品會有不同定價;

五:藝術家在藝術史的位置;

最後,還應考慮藝術家在中國藝術界的地位和年齡,以判斷其潛在升值空間。

---藏品上拍-藏品出手---

鄭重提示:

1,不收購,不上門

2,贗品與當代工藝品不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聚聚藏友匯 的精彩文章:

康熙五彩瓷鑒賞
錢幣市場特立獨行之『古代花錢』屢創高價的原因

TAG:聚聚藏友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