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玄武門之變本可避免,只因李淵一句話,李世民再也忍無可忍

玄武門之變本可避免,只因李淵一句話,李世民再也忍無可忍

原標題:玄武門之變本可避免,只因李淵一句話,李世民再也忍無可忍


武德七年六月,正值盛夏時分,唐高祖李淵並沒有在長安宮中,而是跑到宜君縣行宮避暑。此時,天下初定,雖然還有零星的戰亂,但這已經改變不了唐朝一統天下的局面。所以他很安心地帶著李世民、李元吉兩個兒子一起消暑,而讓太子李建成在長安駐守。


現在他唯一有些不安和心煩的,就是這三個兒子。唐朝能夠建立,最大的功勞不是他本人,更不是太子李建成,而是自己身邊這個英明神武的二兒子李世民。在唐朝建立的前後幾年,就是李世民出生入死的精彩表現,讓他這個位置越做越舒坦。

然而,任何人立下了這樣的功勞,都是要有回報的。作為父親,最好的回報當然是將花花世界作為遺產送給兒子。但是李淵不能這麼做,因為李世民還有一個長兄李建成,那才是理所應當的皇位繼承人。


可能現代人不理解,但那就是當時漢人的最基本的原則,這是由從西周就開始的嫡長子繼承製所約束的。只要嫡長子在,哪怕他是傻子瘋子,也不能亂了這個規矩。其他的兒子,就算再有本事,再有功勞,也是做臣子的命。沒有這個制度,任何兄弟都有資格窺覷皇位,天下將永無寧日。


既然賞賜不了皇位,李淵就以破天荒的禮物送給李世民。他創造性地設置了「天策上將」,並允許開府,另外李世民享有秦王的稱號,擁有一系列的特權。總之,李淵就是以這種方式告訴李世民:權力都可以給你,就是不能覬覦皇位。


可是,李淵也沒有料到,李世民和李建成的關係迅速惡化,以至於水火不容。後來李元吉又加入了,讓局勢更為複雜。李淵只好夾在其中,既不允許李世民當太子,也不允許李建成殺李世民。

很快,他發現自己錯了,李世民似乎並不需要他的保護。天策府的命令比太子府甚至比朝廷的命令更為暢通,李世民的浴血奮戰,威望已經達到頂峰,而且他的關係盤根錯節,底蘊深厚。可以說,關隴貴族集團的代言人是李世民而不是李淵。


正是這個夏天,正是在行宮之中,李世民卻跪在李淵的腳下,向他回報了一個重要的情報:太子竟然送給慶州都督楊文干甲胄,而後者即將要謀反了!


李淵狐疑地看著李世民,如此重大的事情他不能不慎重,思來想去,他最終決定招來楊文干問個清楚。結果,這一問就出了大問題,楊文幹當場舉兵造反。消息傳到長安,東宮太子李建成急匆匆趕到行宮,親自向皇帝解釋道歉。


史稱李建成見到李淵後,以頭撞地表明清白,哭的淚流滿面幾乎昏倒過去。然而,這並沒有打動李淵,他仍然大為惱火,要讓李世民親自去剿滅楊文干。對於自己的這張王牌,李淵以鼓勵的口吻說:

廢太子,改立汝。

不僅如此,在李世民出征的時候,李淵還囚禁了李建成,每天只給一點糙米吃。可以想像,李世民這一次出戰,是比以往更為激動,也許他騎著高頭大馬走出長安的時候,神色得意洋洋。

楊文乾的叛亂本來就是個笑話,李世民的大軍還沒趕到,楊文干就被部將所殺。不管怎麼說,只要回到京城,夢寐以求的太子之位就是李世民的了。從今以後,天下都將向他敞開懷抱。


然而,當李世民回宮後,一切都發生了變化。李建成已經被釋放,而且如無其事當著他的太子。李淵更是將廢立之事絕口不提,反而將李建成和李世民兩兄弟各打五十板,分別將他們的下屬流放了幾個。

從此,兩兄弟的矛盾真正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他們明爭暗鬥進入白熱化,再也沒有迴旋餘地。至於楊文幹事件,有人說是太子李建成再一次迷惑了李淵,有的卻說從頭至尾都是李世民在誣陷,至於真相如何,恐怕已經埋在歷史的角落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父親是清官,他向皇帝說:我也是清官!不料卻因貪而被處斬
曾國藩擔任兩江總督時,女眷們竟全部在家忙得不亦樂乎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