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炸死張作霖兇手的後代,50年後再來中國

炸死張作霖兇手的後代,50年後再來中國

1929年6月28日,日本關東軍炸死張作霖整整1年後,遮遮掩掩終於公布事件的調查結果:

1.關東軍對南滿鐵路及其附屬地「警備不善」,給予行政處罰;

2.關東軍司令官村岡長太郎中將作為總負責人,「編入預備役」;

3.事件策劃實施者、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大佐,「停職」;

4.獨立守備隊司令官水町竹三少將和參謀長齋藤恆少將,「嚴重警告」。

(河本大作,1983-1953)

作為炸死他國大元帥的國際事件,日本內閣就這樣用幾個撤職和嚴重警告給糊弄過去了,沒有一個得到實質性懲罰,沒有一個判刑,這就是日本天皇批准、田中義一內閣「嚴肅」處理的結果。

與處理結果相反,這些被懲處者後來的官職都暗中晉陞,得到變相補償。比如河本大作,直接實施爆炸者,政府還每月給他200日元生活費。

(配圖)

當年,他為了成功爆炸,這個河本實驗了N次,終於裡應外合,用3包炸藥埋在皇姑屯鐵路下面,用導火索接到附近的小山上,成功實施了爆炸。

官方處理1年後,河本大作把被錄入第一預備役部隊,後來再派到滿洲,當上了中日實業公司顧問,能夠得以在商界享受更大的薪俸。

1931年實施九一八時,是他親自拿5萬元給關東軍參謀花谷正,作為實施再次侵華事件的活動經費。

偽滿成立後,這個兇手還沒有死,脫離了軍界,反而在滿洲越做越大,成了「滿炭」理事長,掌管東北所有煤炭資源的開發,「名正言順」地榨取我國人民的勞動,自己富得流油,腰纏萬貫,其在大連建了一個500平方米的3層別墅。

(戰後日本團體訪華,撫順戰犯管理所的戰犯向訪華團致意)

抗戰結束後,河本大作作為戰犯病死我國。

他的兒子河本敏夫,在日本走向仕途,當上工業家,進入議會成議員,最後還一度成為日本自民黨的領導人。這既是戰後美國扶持的結果,也是日本政局變化的結果。

東亞格局大變,美國1972年與我國建交,日本也跟著趕緊向我國示好,民間友好團體往來不斷。

終於在1978年簽署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中日關係進入新的一頁,首相福田糾夫訪華時舉杯說,要「鞏固和發展日中兩國間永恆的和平友好關係」。

次年,已經成為日本通產大臣的河本敏夫訪華,積極與我國開展貿易往來,促成對華政府開發援助資金(ODA項目)。

==================

(文獻參考:徐興全:《中日聯合聲明》、《中日和平友好條約》與當代中日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春讀傳 的精彩文章:

日本戰後有29個首相,為侵略下跪道歉的,只有他1人
日本侵華最高將領,最後被一個中國人策劃暗殺,天皇悲痛

TAG:飛春讀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