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Ivar Giaever為何憤而退出美國物理學會?
今年夏季北半球的持續高溫在世界各地創下了多項歷史紀錄,提醒人們正視溫室效應和全球氣候變暖問題。
儘管最近二十年來各國科學家從不同渠道採集到大量全球氣候變暖的有力證據,但仍有人對此深存疑慮,其中就包括挪威裔美國物理學家、1973年諾貝爾獎得主Ivar Giaever教授。
1929年4月生於挪威的Giaever本來主修的是機械工程學,但大學畢業後找到的卻是與愛因斯坦當年類似的在專利局登記專利的工作。
這令他深感無聊,再加上婚後在挪威租不到像樣的房子,於是他攜帶妻子和幼子遠渡重洋,來到加拿大謀生。
機緣巧合地進入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在加拿大的分公司後,Giaever如魚得水,不斷進取,最後移民到美國紐約,繼續為通用電氣公司打工。
這期間他一邊從事低溫薄膜與量子隧道效應的實驗測量工作,一邊利用業餘時間到倫斯勒理工學院補修物理學博士課程。
1960年,由於在凝聚態物理學的課上聽說了剛問世不久的超導BCS理論,Giaever立刻回到公司實驗室開始進行超導能隙方面的測量。
他很快證實了BCS理論的預言,以單一作者身份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上發表了題為Energy Gap in Superconductors Measured by Electron Tunneling的短文,報道了自己的實驗結果。
於是BCS理論在當時各種不同的超導理論中脫穎而出,而該理論的提出者John Bardeen、Leon Cooper和John Schrieffer也由此榮獲了197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作為回報,Bardeen教授等人也強力推薦了Giaever,於是Giaever與他人分享了197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一個沒有受過系統物理學訓練的工科畢業生,就這樣陰差陽錯地站到了物理學的巔峰,難怪Giaever教授在自己的自傳《I am the Smartest Man I Know》中開篇第一句話就說:「生活是不公平的;而我,作為芸芸眾生之一,為此感到慶幸。」(Life is not fair, and I, for one, am happy about that)。
毫無疑問,天上掉餡餅,只砸準備好了接它的人;Giaever教授的運氣再好,也離不開他敏銳的物理選題眼光和出眾的實驗測量技術。
Giaever在自傳中詳細地描述了自己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的看法。
他是在2011年9月13日宣布退出美國物理學會的,原因在於他對美國物理學會的如下聲明感到十分氣憤:
證據是不容置疑的:全球氣候變暖正在發生。如果不採取緩解措施,地球上的物理系統、生態系統、社會系統、人類安全和人類健康很可能會受到嚴重干擾。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Giaever在書中寫道:
「我之所以從美國物理學會辭職,正是因為他們的這番聲明。在我看來,在科學上沒有任何東西是不容置疑的。美國物理學會願意討論質子的質量、光傳播的速度或者多重宇宙問題,但全球氣候變暖是無可爭議的事實嗎?在我看來,整個地球全年的平均氣溫是一個相當沒有意義的概念,也是無法測量的。但是人們確實做了測量,而且發現平均氣溫在一百年內上升了0.8攝氏度!我倒是覺得,這意味著溫度一直非常穩定!地球上的生存條件在過去的一百年里有了巨大的改善,既然如此,為什麼美國物理學會的聲明還這麼消極呢?事實上,沒有人知道地球的最佳溫度該是多少,但二氧化碳有利於植物生長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二氧化碳對全球氣溫的影響比大多數人想像的要小得多,這就是電腦模型預測未來氣溫之所以會失敗的原因。」
儘管Giaever在多次演講中強調了全球氣候整體並沒有變暖,但他的觀點和證據遭到了廣泛的質疑和駁斥。
不知道他本人這個夏天在挪威度假期間,是否改變了自己的「信仰」——他一直認為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已經染上了宗教或政治色彩!
無論如何,作為一個堅持己見的科學家,Giaever當年憤而退出美國物理學會的舉動都是令人敬佩的。
當然,他身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也頂著諾貝爾獎得主的光環,有資本在不高興的情況下就退出一個協會組織。
但綜觀Giaever教授的一生,他從一個挪威農民的兒子成長為世界級的科學家,其間的種種艱難無不體現出他的勇氣和膽識。
儘管Giaever教授對自己曾經做過數次「如何獲得諾貝爾獎」的勵志演講不無嘲諷,但他的自傳《I am the Smartest Man I Know》確實折射出了年輕人該當如何奮鬥的正能量。
該書的中文版《我是我認識的最聰明的人》近日已經出版,89歲高齡的Giaever教授親自撰寫了中文版序言。相信Giaever教授本人和他的書都能給讀者帶來一縷意想不到的清新。
(來源:中科院高能所)
關注我們
微信號:sciencenet-cas(長按複製) 或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於sci的7個問題,我們採訪了多位科研人,結果竟然是…
※這些文章我在審稿時都沒有用「拒稿」的結論,但還是悲劇了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