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萬封頂,明星告別天價片酬
鈦媒體 TMTPost.com
|科技引領新經濟|
要真正解決演員天價片酬問題,仍非一朝一夕之功。
鈦媒體作者丨讀娛
天價片酬再次戴上緊箍咒。
8月11日,愛奇藝、優酷及騰訊視頻聯合正午陽光等六家影視公司聯合發布抑制不合理片酬的聲明,聲明主要內容有兩點:每部電影、電視劇及網路視聽節目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對不合理的演員片酬進行控制,三家視頻網站和六大影視製作公司採購或製作的所有影視劇,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其總片酬含稅最高不得超過5000萬人民幣。
實際上,第一條內容在今年6月份及此前相關部門的通知中已經提到,這次聲明不過是一個集體表態。第二條主演單集片酬不得超百萬則是較為有可操作性的明確規定。而8月1日愛奇藝CEO龔宇才在分析師電話會上表示過,對演員天價片酬,電視劇方面政府和我們都在思考討論過程中,還沒確定方案。可見此次聲明算是給出了確定的方案。
這次視頻平台與部分影視製作機構的聲明,也可以看做是6月份崔永元爆料事件以來行業的新動作。自事件發生以來,監管部門就演員天價片酬及偷漏稅等問題頻頻發聲,各路輿論紛出,但落到實錘的規定不多,此次算是以聲明的方式表了態。但對天價片酬問題僅以市場參與主體用聲明的方式進行約束,也讓外界有所疑慮此規定能否得到落實,如果違反有什麼懲罰措施?誰來確定是否違反規定?
再出重拳
演員天價片酬問題引發各界聲討已非一日。
2016年底電視劇《如懿傳》兩位男女主角拿走1.5億片酬後,天價片酬問題再次暴露在輿論火力射程之內。2017年四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電視劇網路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要求各會員單位及影視製作機構要把演員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製作成本範圍內,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
但這些意見要落到實處顯然不容易,否則不會有今年4月份優愛騰三家發布聯合倡議了。該倡議呼籲業界共同抑制不合理的高片酬現象,在內容製作方面將演員的片酬比例控制在成本範圍內。這次倡議除了說明四部門意見沒有很好落實,還表明了採購影視劇的幾大平台方控制成本的迫切心情,畢竟他們還是負債經營的。
8月1日,龔宇在參加愛奇藝分析師電話會時表示,對綜藝節目,已按照監管部門給出的指導意見開始執行;電視劇則尚在討論中。
不過十天,優愛騰及其它6家影視製作機構表態,終於明確了主要針對電視劇的演員片酬限制。
總的看來,這次聲明的主要特點首先是首次明確了單個演員的片酬最高限度。以前的部門指導意見等只是籠統規定每部作品演員總片酬的限制,這次單刀直入把主演這個矛盾的焦點做了明確的限制。
其次,這次聲明主要針對的還是電視劇。因為電視劇長期以來屬於影視作品中產量的大頭,天價片酬問題也多集中在電視劇領域呈現,此次聲明可說是切中要害。
首先單集片酬等措辭表明主要針對電視劇,其次從6家影視製作機構看,大部分都是電視劇領域的老玩家。如正午陽光以前製作的《偽裝者》、《琅琊榜》等,被視為國內影視精品代表,其最近官宣的《大江大河》也是大手筆製作;華策影視今年宣布製作的電影有4部,包括《勇敢者的遊戲》、《南極之戀》等,但電視劇才是其重頭戲,除了去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爆款外,今年下半年確認收入的《橙紅年代》、《絕代雙驕》都值得期待;檸檬影業方面曾表示今年準備IPO,也基本電視劇為主,今年共9部電視劇,包括《扶搖》、《九州縹緲錄》等,電影目前製作8部僅有3部上映,而且票房慘淡;耀客傳媒是《亮劍》製片人呂超創立,騰訊參與投資,其製作的電視劇多在騰訊視頻播出,並與編劇六六等進行綁定。
資料顯示其給演員的片酬本來就不高,如海清主演《女人不強天不容》,一集片酬僅46萬。此外新麗傳媒也是電視劇主打,今年白玉蘭獎《我的前半生》、《白鹿原》都是該機構的作品。
落實有隱憂
但這次聲明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聲明本身有多大的約束力?如何保證參與聲明的各方協同行動?
我們看到,整治天價片酬問題,無論是監管部門還是行業主體,始終都在指導意見等政策的圈子裡打轉,並沒有上升到法律法規的層面。這表明對演員天價片酬問題,各方仍處在一個探索的階段。業內不少參與者對天價片酬都恨之入骨,但始終無法控制這個頑疾。
因為演員天價片酬某種程度上是國內影視行業發展程度的畸形體現,單靠行業參與個體是無法解決該問題的,靠紅頭文件也不行。而針對這種行業性的問題,上升到法律層面是否合適?業內是否已有共識認為該問題值得法律出手救治?如果將上述問題歸到法律層面來解決,固然能增加對問題處理的嚴肅性與剛性,但對處於快速發展中的影視行業來說未必合適,因為法律一旦制定就不會輕易變動,而且法律的執行也需要成本,落到實處並不容易。
另外,雖然上述機構發布聲明,也並不表明其在具體操作中就會很好地遵守約定。如果市場上出現某個潛在的爆款,在誘惑之下某方會不會有越界之舉也無法確定。當然,我們相信作為主要採購方的視頻平台是真心想壓低成本的。畢竟,內容採購在其總成本中佔了最大的比例。如愛奇藝第二季度內容成本達47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7%。況且愛奇藝離實現盈利還有一定距離,報告期內虧損仍有13億。
我們還注意到,此次聲明中,包括光線傳媒、華誼兄弟在內的很多製作機構並沒有參與其中。除華誼及唐德影視等涉嫌捲入事件外,其它沒有參與聲明的機構持什麼態度也值得觀察。雖然其表面上不敢頂風作案,但至少在主演單集100萬這條規定上並不受約束。而在眾多主體參與的市場中,如果只有少數參與者遵守某個遊戲規則,則其他主體完全有可能利用其中空隙牟利。單集100萬接下來能否推廣到業內所有參與者還不好說。
其實此前有過傳言,稱總局近期將發布新規,一是網路平台購劇大古裝不得高於單集800萬,現代劇根據演員製作依次遞降為不得超過單集600萬、400萬、300萬。二是劇集製作完成送審後,在拿發行許可證之前必須上報總局劇組整體預算,附帶付給所有演員賬戶的銀行賬單,如有違反40%規定不發許可證。單從這個規定來看,如果實行似乎確實有助於把前述規定落到實處,畢竟銀行賬戶都公開化了。
目前市場對此消息莫衷一是,有的製片人稱看到與此一致的內部通知,也有人表示並沒有看到相關通知。也許監管部門正在討論該草案,是否正式公布並無定論。
如果沒有與許可證這種硬性的規定掛鉤,上述指導意見或聲明的操作性可能就得打點折扣了。畢竟產業鏈各環節怎麼利益分配並沒有公開程序來監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也早已成慣習,再發明一些違規操作一點也不奇怪。
問題仍要在發展中解決
上述規定執行後,估計會擠出部分原先藉此進行洗錢的操作,因為隨著40%、70%規定的執行,演員收入有所下降,再利用演員片酬打掩護來洗錢的空間就小了很多。但要真正解決演員天價片酬問題,仍非一朝一夕之功。
首先,國內影視行業受眾對一部作品的判斷,仍主要根據是否有大牌演員、流量明星等來判斷,市場對主演及流量明星仍有較大的需求,投資者為增加盈利的可能性,仍然會極力拚搶這些大牌資源。而國內影視市場對演員及明星的供應仍然有很大缺口,一方面需求迫切,一方面又是稀缺資源,其議價空間仍然很大。
這與國內足球的發展狀況有類似之處,國足雖然遭到各界聲討,被污稱為白斬雞,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在無法參加世界盃的情形下仍然能從俱樂部拿到高薪。這種水平的球員與國外相同層次的球員相比,其收入肯定是過高了。但國內足球專業人才就只有這麼多,市場要正常運轉還離不開這些人。影視行業也一樣,雖然演技好的演員不多,面對蓬勃發展的市場需求也只能慢慢來。
其次,國內影視市場從根本上來說仍是個受保護的市場。監管部門對外來的優質電影及電視劇資源仍有嚴格限制,這既是保護國內影視產業發展的需要,也是意識形態管理方面的需要。也就是說,國內受眾雖然看的是劣質品,也只能如此,受眾最終要為天價片酬埋單。
業內人士都知道日美韓等國影視市場演員片酬一般不超過製作成本的30%。2018年日本周刊《FIASH》整理出一份冬季日劇檔的演員單集片酬排行榜,排名第一的水谷豐也不過每集21萬,緊隨其後的木村拓哉和石原里美每集都在12萬到14萬之間。如此低的片酬卻能產出很多高質量的影視作品,這對國內投資者來說也有些無奈,畢竟不可能像足球那樣找幾個強力外援來就可攻城拔寨,文化層面的東西最終只能靠自己生產。
另外,治理天價片酬還需要其它環節配合才能有更好效果。如在人才培養方面,打破目前這種學院制培養的模式,借鑒香港以前那種前店後廠的培養方式,反而更可能發掘出好的演員;懂行的製片人也非常重要,只有能鎮得住場面的大製作人,才有可能既在內容又在影視具體管理上全面把控,不會為屈從於大牌演員而犧牲內容製作;在演員稅收管理上,也要有明確的規定,因為稅收制度漏洞不堵住,限制天價片酬就變成了空話。
近日有消息稱,從8月1日起,影視圈執行新稅制,稅率從原本最低的6.7%左右,直接升到42%,而且要求按新稅制一次性補繳6個月稅款。可惜這種說法並未得到國稅總局人士的認同。
總的來看,雖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影視行業已經認識到天價片酬問題的嚴重性,此問題如得不到根治,則影視行業發展水準只能越來越低。只要各方達成共識,天價片酬問題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發現鈦媒體,72問新生機;碎片時間,系統學習
※世界盃這麼火,但足球可不是門好生意
※寶馬與寧德時代達成電池採購協議,總價47億美元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