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夏末秋初,吃「素三寶」,喝「葯三茶」,做好一件事,秋冬少生病

夏末秋初,吃「素三寶」,喝「葯三茶」,做好一件事,秋冬少生病

夏末秋初,暑去涼來,是養生的關鍵時節!

夏末秋初,是潤燥生津的最佳時節,

夏末秋初,也是「貼秋膘」進補的好時節,

夏末秋初,也是「泄舊病」,護陽氣的關鍵時節,

此時,做好養生事宜,可以為秋冬健康,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夏末秋初,吃「素三寶」,為進補做準備

古時候,人們在經歷過高溫濕熱、食欲不振的「苦夏」之後,多在立秋之時,「以肉貼膘」,為秋收農忙打下身體基礎。

而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大多數人都營養代謝過剩,夏末秋初之時,不建議盲目「貼秋膘」。

此時,應該先調理脾胃,再進補,可事半功倍!

夏末秋初,不妨多吃「素三寶」:

第一寶:紅薯

《本草綱目》記載,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之效,還能補中、暖胃、安五臟等。

所以,夏末秋初,不妨吃點紅薯,更健康。

紅薯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B、C、E以及鉀、鐵、銅、硒、鈣等,10餘種微量元素,營養價值很高。

另外,紅薯中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刺激腸道,增強蠕動,潤腸通便,可以對抗秋燥引起便秘的情況。

並且,經常吃紅薯,還可以保持血管的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對心血管系統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紅薯,可烤,可做粥,夏末秋初,喝點粥,有助於健脾和胃,利於身體健康,不妨用紅薯做粥食用。

紅薯粥

材料:新鮮紅薯,粳米

做法:

1、紅薯洗凈,去皮,切滾刀,備用;

2、大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水;

3、放入切塊的紅薯,大火煮開後,轉小火,1小時左右即可。

第二寶:芋頭

中醫認為,芋頭,性平,味甘、辛,入腸、胃經,具有益胃生津、寬腸通便、化痰散結、補中益氣等多種功效,非常適宜夏末秋初來食用。

常吃芋頭,能補肝益腎、添精益髓、健胃和中,特別適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及久病體弱的老人食用,是老人秋補的佳品。

芋頭的澱粉顆粒小,消化率可達到98%以上。

芋頭含有豐富的黏液皂素,能夠在腸壁胃壁上形成保護膜,潤滑腸道,通便。

芋頭還含有一種黏液蛋白,被人體吸收之後,能夠產生免疫球蛋白,可以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芋頭,還富含礦物質,其中,氟的含量較高,具有潔齒防齲、保護牙齒的作用。

所以,夏末秋初之時,吃點芋頭,也是不做的選擇哦。

芋頭排骨煲

材料:小排骨、芋頭、蒜2瓣、酒1大匙、醬油、鹽、糖、胡椒粉少許。

做法:

1、小排骨洗凈,拌入調味料1腌10分鐘,再用熱油炸至上色撈出。

2、芋頭去皮、切小塊,放入熱油中炸過撈出。

3、用2大匙油炒香蒜瓣,再放入小排骨,加入調味料2和2杯清水燒開,改小火煮20分鐘。

4、芋頭下鍋同煮約20分鐘,待其酥軟並湯汁收至稍干時,即可盛出。

第三寶:蓮藕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

秋令時節,鮮藕上市,多吃點白蓮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

生藕味甘,性寒,入心、脾、胃經,具有清熱生津、補脾開胃、止瀉的功效。

熟藕性溫,有益胃健脾、養血補氣,安神健腦,延年益壽。

對老年人來說,藕更是補養脾胃的好食材。

夏末秋初,吃點蓮藕,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清炒蓮藕

食材:蓮藕 500克,油3ml、鹽3克、香蔥10克

做法:

1、蓮藕洗凈去蒂、分節,去皮洗凈,切片;

2、熱鍋,倒油,放入蓮藕片,加入適量的清水,翻炒;

3、放鹽、蔥,炒均即可。

夏末秋初,喝「葯三茶」,對抗秋燥,更健康

「立秋如放毒」,立秋一到,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

夏末秋初,濕、熱、燥並重,此時,喝點藥茶,是不錯的選擇!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有記載:「諸葯為各病之葯,茶為萬病之葯。」

藥茶,將葯與茶,完美結合,能防疾病,能品茶趣,常飲能祛頑疾、強體魄、安心神、潤喉腸、降脂減肥、益壽延年。

夏末秋初,不妨喝「葯三茶」,對抗秋燥,更健康。

1、蒲公英茶

蒲公英,是「葯食兩用」的小植物,在夏末秋初之時,蒲公英已經長大,藥用價值更高。

此時,用蒲公英,炒製成茶,泡水,如果,是脾胃虛寒者,可以用紅茶發酵工藝,製成蒲公英紅茶,可大大降低寒性,更適宜秋冬季節飲用,

夏末秋初,用蒲公英泡水,可去火消炎,因為,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之稱,對各種慢性炎症皆有效,可以對抗夏末秋初時節,上火發炎的情況。

蒲公英入肝、胃二經,擅長排肝毒,提高肝臟解毒能力,保護肝臟健康,亦可清胃熱,胃炎,緩解胃脘痛,對幽門螺桿菌也有抑制作用。

所以,用蒲公英泡水,是不錯的選擇,不妨泡上一杯吧。

製作方法:

1、挖取大葉的蒲公英,取葉去根(根單獨炒制),葉子洗凈。

2、洗凈的葉子,瀝干水分,切段,注意,不要切得太短,可以稍微長一點。

3、中火入鍋,炒十分鐘後,如果出水多,可以將水倒掉,然後轉最小火,炒一個小時左右,注意,要勤翻炒,不要炒糊了,炒出茶香即可。

4、每次取2-5g,熱水沖泡,靜待3-5分鐘,即可飲用!

二:龍鬚茶

龍鬚,就是玉米須,用其煮水飲,被稱為「龍鬚茶」。

龍鬚,味甘、性平,不僅入陰陽胃經,而且歸腎、肝、膽經。可利水消腫、清肝利膽。

現在藥理研究證實,玉米須有降血糖、抗癌、抑菌、增強免疫功能、利尿、降血壓等作用。

所以,夏末秋初只是,泡點龍鬚茶水,也是不錯的選擇。

製作方法:

1、選取苞米葉子包裹的玉米須,洗凈,切段;

2、太陽下,直接晒乾(或者,熱鍋烘乾)即可;

3、每次取干制玉米須,煮水(或者泡水)即可。

三:玉竹茶

玉竹,是「葯食兩用」的小植物,《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皆將其列為上品。

玉竹的補益作用,可與人蔘、黃芪相比

玉竹具有「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平補而潤,兼除風熱」之功效。

玉竹,味甘多脂,質柔而潤,是一味養陰生津的良藥。而且,玉竹中所含的維生素A,對改善乾裂、粗糙的皮膚狀況有不錯的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玉竹具有保護心臟、血管,清理體內垃圾,延緩衰老等作用。

所以,夏末秋初之時,泡上一杯玉竹茶水,可以很好的對抗秋燥,滋陰補益。

製作方法:

1、挖取新鮮玉竹根莖,將其洗乾淨,要多洗幾遍,以免殘留泥沙,影響口感;

2、將玉竹根莖上的須子剪乾淨,只留根莖;

3、將剪好的玉竹根蒸煮至熟;

4、蒸好的玉竹根,晾曬至半干;

5、將半乾的玉竹根莖,切成小段,然後烘乾炒製成茶,即可。

6、每日取2-5g,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可反覆沖泡2-3次。

夏末秋初,做好一件事,少生病,更健康

那就是——防上火

夏末秋初,常常容易出現,眼睛紅腫澀痛,或喉嚨腫痛、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疼痛及舌尖糜爛疼痛等「上火」癥狀。

秋初,正是天高氣爽、五穀飄香、果實累累的收穫季節,同時,氣候開始乾燥,所以,應保證機體水分和維生素攝入充足,預防上火。

夏末秋初,預防上火,盡量這樣做:

1、多喝水

要預防上火,或者已經上火了,都應該多喝些水,促進體內「致熱物質」,從尿液或者出汗途徑排除體外。

以白開水、淡茶水為佳,也可以沖調蜂蜜水、淡鹽水等飲用,要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並且要小口慢慢喝。

2、保持室內空氣濕潤

室內環境乾燥,會導致水分流失,耗損津液,引起上火,可以在室內放個加濕器,或者放一盆水,增加空氣濕度,有助於減輕口乾舌燥、鼻腔乾燥等上火癥狀。

3、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食用一些辛辣、油炸、油膩食物,是非常容易上火的,出現上火的情況後,則更要忌嘴,這些不能再碰。

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如果,嘴巴因上火而長泡了,可以喝粥或者喝湯來代替米飯。

4、不熬夜,多休息

熬夜,也會導致上火,甚至加重上火情況,所以,一定不要熬夜,要注意休息,保證睡眠。

5、水果補水

梨、葡萄、石榴、柿子、甘蔗、柑橘、橙子等,富含水分的水果,可以多吃點,有助於預防上火。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雪姐姐 的精彩文章:

4個信號一出現,小心血液已「粘如粥」,改善做好「三個字」!
幾種常見小食材,搭配在一起,泡水喝,調脾胃,巧祛濕,更健康!

TAG:營養師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