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您在山水畫的寫生自然和營造意境上是如何協調的?

您在山水畫的寫生自然和營造意境上是如何協調的?

陳仕彬_汶川新貌系列

問:心靈上的參悟和修為,需要讀萬卷書,也需要行萬里路。想到清初「四王」的山水作品,雖造境甚佳,終逃不過閉門造車之嫌。陳老師喜歡親近自然,能夠把傳統的筆法意蘊和蜀地的特色山川有機融合於一體,雄渾中不失俊秀,浩然氣象奪目欲出。不知陳老師在寫生自然和營造意境上是如何協調的?

陳仕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古人提出來的,它不單是對書畫家的要求,也是對所有古代文人的要求。一個想在思想境界上有所提升的畫家,不解決學問修養問題,在書畫藝術上是走不遠的。

讀萬卷書,指的是一個人知識積累的「量」和「面」;行萬里路,指的是一個人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這裡的「萬里路」並不是單純的指行程上的遠近,而是指對人生的歷練與感悟。如果不把學到的知識消化掉,最終它還是書本上的知識,而不是屬於自己的知識。行萬里路就是錘鍊自己的人生——包括很多坎坷的經歷,把你的學問變成學養,把學養變成學識,把學識變成真正的本領。

對於一名畫家來說,就是要在實踐中去印證自己的感悟,最後創作出屬於自己的風貌。獲取知識的另外一個方法就是「養」,就是孟子講的「養浩然之氣」。一個小城裡面的人,他的視野不一定就囿於他所生活的範圍。八大山人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一生沒有走出江西半步,但卻擁有如此高的藝術造詣。這種將知識進行融會貫通的能力從哪裡來?一是讀書,二是行走。我們一般都會把行走理解得過於表面化。其實,行走有多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可以單純地理解為走路,理解為遊歷;另一方面也可以引申為人生的經歷。作為明朝皇族後裔的遺民,八大的心路歷程不可謂不豐富和曲折。如果一個人生下來什麼事情都被安排好了,不去用心的對待這個世界,縱使他環繞地球一周又一周,也不能算作行萬里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堂藝術 的精彩文章:

邵岩射墨事件反思:名家和大師可不一樣,如何辨認真名家真大師?
在中國,有一門藝術具備天崩地裂毀滅般的破壞性!

TAG:大道堂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