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平靜的面對分離
寶寶從出生開始接觸最多的與他們陪伴最長的就是媽媽了,與媽媽一起寶寶就會有滿滿的安全感,但是很多媽媽都是職場女性,總要去上班的,那麼如何讓寶寶能平靜的接受與媽媽的分開呢?
那麼什麼是安全感?為什麼要建立安全感?
所謂安全感就是人在社會生活中有種穩定的不害怕的感覺。是來自一方的表現所帶給另一方的感覺;是一種讓人可以放心、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言談舉止等方面表現帶來的。
安全感來自我們成長的經歷,即自懷孕開始到3歲-6歲,周圍環境,特別是家庭環境中給予我們的愉悅還是痛苦的感覺和感受,如果是愉悅、溫暖和充滿愛的,那我們就有強烈的安全感,相反,如果是吵鬧、痛苦的、缺少愛的家庭,這樣的孩子就缺乏安全感。
那麼面對與孩子的分離我們該怎麼做呢?
1
提前告知,進行告別儀式
很多家長這個時候因為怕孩子哭,就會趁他不注意偷偷溜走,或者騙他馬上就回來。這樣的欺騙往往適得其反,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告知他我要去哪,再平靜而堅決的和他告別,並且和他承諾了什麼時候回來就一定會做到。在每次分開的時候做一個告別儀式。
這裡面其實藏著兩個問題:情緒穩定和習慣。
偷偷溜走、胡亂答應只會傷害孩子的安全感,讓他更加不信任你。養成提前規劃、說到做到養成習慣後,會讓孩子對暫時的分別更有確定性也更安心。孩子的安全感更是來自於家長。
2
愛的陪伴不需要時刻在一起
為什麼孩子不喜歡分開?
因為最親密的媽媽突然不見了,他不知道你會什麼時候回來,這種不確定性會讓他非常焦慮。
說白了,就是和媽媽之間的聯結突然中斷了,這讓他沒有安全感。
要避免這樣的問題,秘密就在於:任何時候,都保持親子聯結的不中斷。
每次出門,我都會提前做準備:告訴他我的出行時間和行程表,每天在哪裡、在做什麼。
我還會提前給準備他很多「驚喜」——他小時候,我出門前會給他錄音頻;大一點了,就讓他每天到指定的地方找一個「禮物」:廚房的第幾層柜子、某個房間里藏著一本書,書上貼著我們的「暗號」。
找到指定的「禮物」,他就能看到我的留言:寶貝,媽媽今天在哪裡、在做什麼什麼事……
在每天一個小期望的陪伴下,就算我再忙,他也會覺得:媽媽就在身邊。
我另一個朋友的做法,是給他兒子留紙條——每天一張紙條,讓她老公讀給孩子聽。
▲朋友給寶寶的「禮物」
這些小小的舉動,會讓孩子覺得:雖然媽媽很忙,但也很想我。
很多家長會說,現在手機這麼方便,和孩子視頻不是更好嗎?
雖然這樣也可以,但我還是覺得,那些古老的方式是一種很有價值的儀式感。
這是媽媽特地留下來的「愛的證據」,這是屬於我一個人的,你看媽媽一直在想著我呢!
這一段音頻、一張紙條帶給孩子的,是滿滿的確定感。
3
及時做出彌補
作為一個聰明的媽媽,一定要及時找補——
如果我接連幾天不在家,就會早早開始為回去後的陪伴做安排。
比如平時不會去的地方、他無意間提到過的心愿或者別的什麼驚喜。
我會在心裡把接下來的48小時安排的非常豐富,甚至要求糕爸也來配合我,一定要讓年糕充分地感受到我對陪伴他的重視。
為什麼忙到飛起了,還要花這麼大精力想這些?
因為養小孩,一定程度上就像在和一個玻璃心的女朋友談戀愛。
想想年輕時候談戀愛遇到個玻璃心小公舉、還接連幾天忽視她的下場:分分鐘被甩的節奏啊!
因為之前怠慢了他,所以現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多付出一點才能找補回來。
科恩博士說過:人與人的關係,會經歷不斷的聯結、斷裂、再聯結。而這個「再聯結」的過程,不就是傳說中的「挽回」嗎?那一定要比追的時候更用力才行啊!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情感賬戶」不會欠費停機。
情感賬戶是什麼?
打個比方:我們平時把錢存到銀行,留有餘額,需要的時候才能支取。
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也是一樣:只有平時存了足夠多的愛,在需要的時候取出一些、消耗一些,孩子對我們的愛才不會被透支。
存的越多、歸還的越及時,你的「信用額度」才會更高,和孩子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好。
4
輕鬆面對,互相告別
小孩子可能處於秩序的敏感期,生活中一些有固定秩序的東西,大人可能並未注意,但卻給孩子很大影響。他們喜歡熟悉的固定的環境,在他小的時候應該盡量避免搬家和長途旅行。固定的秩序給孩子帶來安全感,他特別喜歡熟悉的、固定的東西,因為這些是他逐漸建立自己的理解、了解世界的基礎。條、每次分開可以固定做某些儀式,比如在日曆上貼上小紙條,讓他每天撕掉一張;或者把出差的日子圈起來,讓他每天劃掉一個……他就知道:噢,全部劃掉媽媽就回來了。
不管用什麼方式,這個問題本質上都是要給孩子建立安全感,讓他對家庭的整體關係內心非常穩定。
媽媽對這件事別太過焦慮,更別因為這個和自己過不去,不要拿「欠了孩子」來折騰自己真的沒必要——想想看,你給孩子多少愛才算是足夠的呢?多少也不夠啊!你不可能永遠陪著你的孩子
歡迎關注公眾號或加好友進群共同探討育兒問題
TAG:母嬰育兒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