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盂蘭盆會與孝道有什麼關係?

盂蘭盆會與孝道有什麼關係?

養育之恩,何以為報?

農曆七月十五,

是佛教著名的盂蘭盆節,

佛經記載,於農歷七月十五,

以美味飲食置於盂蘭盆中,

供養自恣僧,仗三寶慈悲力,

可超度七世父母及六親眷屬罪業,

在世父母亦獲益無量。

什麼是盂蘭盆會?

它和孝道有什麼關係?

盂蘭盆會是佛教法會之一,自傳入中國以來,在民間廣泛流傳,成為相沿至今的重要傳統節日。盂蘭盆會的緣起,主要為超度亡者而設。這一天是僧團經過三個月精進修行之後的自恣日,又稱佛歡喜日。

盂蘭盆會之所以會在眾多佛教節日中受到國人的特別重視,和儒家大力提倡孝道的文化背景有關。

可以說,《盂蘭盆經》讓人們認識到,通過什麼方法,才能使故去的親人真正得到幫助。相對儒家提倡的倫理性的孝道來說,佛教主要側重從報恩的角度來談。也就是說,盡孝不是被動的道德約束,而是接受恩德後的主動回報。應該說,是更為究竟的盡孝方式。

孝的內涵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對父母生前的照料,二是對父母死後的超度。

第一點,對父母生前的贍養與照料,子女應供給父母衣食所需,或親自照料。當然,佛教提倡的關懷並不局限於生活,關鍵還是要引導他們學佛,使之身心安康,快樂無憂。

第二點,正是修道的意義之一。我們只有解脫生死之後,才真正具備報效父母的能力。否則,即使能令他們衣食無憂,或成就一番「光宗耀祖」的事業,也不過是短短几十年。當他們要離開這個世界時,我們無力挽留;當他們不幸墮落惡道時,我們無力救拔。所以,惟有令他們生得安養,死入善道,才是為人兒女應盡的孝道。

正如明代蓮池大師所說:「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父母恩重如山,不論給予什麼物質饋贈都無以為報,當他們究竟離苦得樂時,才是孝道的圓滿成就。

除了《盂蘭盆經》外,佛弟子們熟悉的《地藏經》、《佛說父母恩重經》等,都是對報恩和孝親思想的弘揚。

隨喜 | 功德

如您因工作或生活繁忙,不能親臨五台山道場,而又想做這份隨喜功德,我們為您提供下列隨喜供僧方式,隨喜讚歎您的布施功德,阿彌陀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台山文殊道場 的精彩文章:

不要欠下寺廟的債,因果會讓你加倍償還的!
怎樣才能做到持戒清凈

TAG:五台山文殊道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