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颱風來了都在躲,唯獨這支美軍要飛進颱風眼,還為此喪命

颱風來了都在躲,唯獨這支美軍要飛進颱風眼,還為此喪命

颱風來了,飛機船隻都要躲,然而美軍有支部隊不但不能躲,還要架機往颱風眼裡飛,而且一天3趟,70年不停,皆因當年的一場賭局。他們就是美國空軍第53氣象飛行中中隊,號稱「颶風獵手」。

颱風,在美國那旮瘩叫颶風,都是指風力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夏天很常見,往往給沿海造成巨大破壞,因此必須提前加以準確預報。然而颶風一般生成在大洋上,沒有陸地那麼多的固定氣象儀器可以提前觀測,因此早期只能依靠越洋的船隻提供颶風的情況,非常不靠譜也不準確。

1943年夏天發生一件事情,當時又是一個颶風要襲擊美國東海岸休斯頓,當地布萊恩陸軍機場有一批英美飛行員正在接受儀錶教練飛行訓練,多說一句,儀錶飛行訓練相對於目視飛行訓練,也就是在夜間或惡劣天氣下能見度很差是,就憑著高度表、指北針等等來飛行的技術,當然也適合颶風場合。就在那天,因為颶風要來了,美軍打算提前疏散機場的AT-6教練機。結果在場的英國飛行員就開始擠兌美國人了:「是不是你們飛機的儀錶不行啊?飛不了颶風天?」。這讓東道主美軍飛行教官聽到了,當然不能忍啊!必須懟回去啊!

於是美軍儀錶飛行學校的司令Joseph Duckworth中校隨即接招,7月27日,他親自架機,同機的是領航員拉爾夫 奧海爾,成功飛入風暴眼,然後又返回。這還不算,他們倆安全返航後,又換了一名領航員,再次飛進去又飛出來,而且第二次專門測量了風暴中心的速度、溫度、風速——這是美軍首次颶風眼氣象測量飛行!

至此,美軍組建了多個氣象偵察飛行中隊,在全球各地服務,搜集氣象信息,尤其是颶風信息,提供更為準確的颶風預報數據。而時至今日,美軍唯一剩下的就是空軍第403聯隊第53氣象偵察中隊了,綽號「颶風獵人」,是目前美國國防部唯一的專門飛進颱風和颶風中心的氣象偵察飛行單位,成立於1944年,曾經用過B-29「空中堡壘」改造而成的氣象偵察飛機,現在隸屬於空軍後備役司令部AFRC。駐地密西西比州基斯勒空軍基地,擁有10架WC-130J飛機。

他們的活動範圍非常大,從大西洋中部一直到夏威夷,跟蹤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和中太平洋的颶風。該中隊在每年6月1日-11月30日的颶風季每天24小時運作,反應時間為16小時,每天飛行3架次,其他季節每天2架次。每次派出一架WC-130J飛機,2名飛行員,1名領航員,1名氣象偵察軍官,1名領隊,都是後備役人員。

即使是有了氣象衛星、衛星雲圖等產品,但有些颶風內部的信息是衛星遙感無法獲得的,如颶風內部雲層下的海平面的壓力、風速、風向、溫度、濕度信息等。而這些對於預報颶風/颱風/風暴至關重要!只能依靠「颶風獵手」們。

第53中隊的颶風飛行任務一般分為兩種:低空任務和重複測量任務。低空任務一般飛行高度500-1500英尺,以確定是否存在封閉的氣旋。一旦存在密集的封閉氣旋,飛機就會爬升到5000-10000英尺進行重複測量任務,會操縱 WC-130 穿透颶風風眼,在風暴中按斜線飛行 169 公里。飛到斜線的終點後轉向左,借用強大的逆時針風力飛行。經過兩次穿梭飛行,颶風中心各方位風力可被測量出來。然後再穿行4-6次,以確定低氣壓中心和風暴氣旋的輪廓。每次穿越氣旋時,就會投放一個探空儀來搜集數據,特別是風速和鴨梨,機組通過衛星把氣象數據每隔10分鐘一次傳遞給NHC。

當他們追逐颶風時,這是一項乏味辛苦的工作,而且危險重重,作為回報,他們能欣賞到颶風風眼內奇異的平和景色並享受片刻的寧靜。除此之外,他們還要執行一些其他次要但費力的任務,例如大氣採樣、人工降雨、驅霧、冬季風暴偵察、甚至還執行過空投聖誕禮物的任務。

冷戰時期,這些「颶風獵手」的任務不僅僅是測量,美軍還在秘密研究如何對颶風進行干預,類似人工降雨之類,使之變為一種威力巨大的「氣象武器」。但隨著1977年《禁止為軍事或任何其他敵對目的使用環境致變技術公約》的簽訂,這項研究被廢止。此後,第53氣象偵查中隊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合作,將飛機偵察方向轉為颶風預警。

「颶風獵人」的任務其實還是非常危險的,畢竟是其他飛機和船隻避之不及的12級以上颱風。 1974 年 10 月 12 日,曾經的第53中隊的同行,駐菲律賓克拉克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第 54 氣象偵察中隊的一架 WC-130H 從克拉克基地起飛,在南中國海上空追蹤颱風「貝絲」時失蹤,6名機組成員被認為死亡,成為迄今為止唯一損失的 WC-130。

加入「颶風獵人」中隊的飛行員也是男女都有。下面兩個例子:

Chrisrtopher Dyke少校喜歡研究天氣,尤其是颶風。他先是獲得氣象學學位,2005-2008年擔任空軍的氣象軍官,然後加入空軍第53氣象偵察中隊,空中氣象偵察官ARWO,被稱為「颶風獵手」,空軍目前有22名ARWO。Dyke已經飛行了337架次,累計1200小時。他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臭名昭著的「卡特里娜」颶風襲擊53中隊駐地。但當時還不具備「颶風獵手」飛行資格,只能在基地的避難所里待了一個星期,忍受颶風的肆虐,然後參與災後重建活動。

隨後Dyke被分配到Shaw空軍基地的第28作戰氣象中隊,該中隊部署到中東的美國中央戰區司令部,負責為中東地區的美軍及其盟友提供氣象信息保障,覆蓋25個國家,橫跨兩大洲643萬平方英里。

然後2008年Dyke加入空軍後備部隊,2010年考研,讀完了MBA,在一家私人的床上用品公司工作,2017年回到空軍後備ART項目,在第53氣象中隊服役。

「颶風獵手」中隊也有女將,比如Ashley Lundry少校就是,她從小也是對颶風著迷,這幾乎是飽受颶風肆虐的德克薩斯州、密西西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墨西哥灣沿岸的美國民眾里的普遍現象。

Lundry少校的父親是美國海軍軍官學校畢業生和一名海軍飛行員,這進一步影響了她的職業選擇。為了實現「飛躍颶風」的願望,她首先實在陸軍和空軍國民警衛隊服役,隨後獲得陸軍ROTC「國防生「獎學金,在此資助下,2006年獲得佛羅里達理工學院的氣象學本科學位,2013年又獲得德克薩斯州的理科碩士學位,服役4年後擔任陸軍的物流軍官,2010年調任俄克拉荷馬州空中國民警衛隊擔任氣象官,期間參加了ARWO課程,並於2014年正式加入53中隊,成為合格的「颶風獵手」。現在已經52次執行任務,飛行1500小時。而空軍2名ARWO中有4人是女性。

另外,其實美國還有一支「颶風獵手」,就是國家大氣海洋管理局NOAA的「颶風獵手」飛行中隊,在佛羅里達,用WP-3D「獵戶座」飛機和「灣流」IV-SP飛機。這兩個中隊相互配合,協調分工,一起為國家颶風中心服務。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默虹美海軍學習小站 的精彩文章:

美軍印太戰區成立,27年假期結束,硬懟模式開啟!
索馬利亞海盜有多猖獗?軍艦也不放過!10年間12艘軍艦遭襲擊

TAG:默虹美海軍學習小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