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空氣質量數據造假 網友:別讓政府公信力再遭「污染」

空氣質量數據造假 網友:別讓政府公信力再遭「污染」

新聞背景:

近日,因「對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造假」一事,山西某市相關人員被問責入刑,而市政府主要負責人也被約談。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該市去年1月之後的第二次被約談,由此反映出的履職不力、敷衍整改問題,令人警醒。(8月9日人民網)

環保數據造假的「勇氣」從何而來?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網友 陳劍鋒

環保問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談到落實環境整改,不得不說是一場惡仗、一場苦戰,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雷霆一般的行動,想要徹底扭轉環境保護工作長期形成的嚴峻形勢,恐怕是不可能的。這對環保部門的決心、信心以及苦幹實幹的作風和精神提出了高標準、嚴要求。

然而,作風不嚴不實的問題,卻讓相關責任人選擇了「蜻蜓點水」般的做法,直接動起了監測數據的腦筋。相較於苦幹實幹,這種「巧幹」不費神、不費力、見效快,似乎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殊不知,紙包不住火,假的永遠是假的。環境質量不會隨數據的美觀而好轉,群眾的感受也不會隨數據的美化而變得更舒適。看似數據造假、作風不實,背後則隱藏著對群眾切身利益的極大漠視。

環境整改的數據在一定程度上連著自己的「官帽子」。雙眼盯者數據看,捂著「烏紗帽」做官,自然放不開手腳,畏首畏尾。想當官卻不想擔責,自然就走入了「旁門左道」。

廣大黨員幹部應以此事為鑒,築牢苦幹實幹的嚴實作風,樹立實幹實效的工作導向,多想群眾利益,多想百姓訴求,少想個人進退,少想溜奸耍滑。

警惕「假環保」背後的「真問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網友 王鳴鏑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保部門整改造假,掩蓋了環境污染的「真問題」,營造環境改善的「假象」,損害了公眾的利益,更損壞了發展的「根基」。環保部門整改造假,就像環保工作的「水源地」被污染,比企業污染造假影響惡劣千倍萬倍。

「有利益就有貪婪」。環保部門特別是環保局長帶頭的「造假」鬧劇,歸根結底是為了數據好看、政績漂亮、仕途順暢。因此,相關人員不惜知法犯法、鋌而走險,其背後是扭曲的政績觀在作祟,這是違法門檻低、違法成本低埋下的禍根,也讓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現了形。

「打蛇打七寸,治標更要治本」,要根治環保領域表面整改、紙上整改等「花式對策」,識破弄虛假作、欺上瞞下的「偽裝伎倆」,重中之重就是要抓住「關鍵少數」,強化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的主體責任,糾正部分地方政府部門的認識偏差,嚴懲相關負責人不作為、不整改、不落實的「東郭行徑」。只有加強生態保護與幹部績效考核和選拔任用掛鉤的力度,實行終身追責,倒逼各級領導幹部對生態環境保護敢抓敢管、真抓真管,才能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真正構建起一支生態環境保護的堅強力量。而唯有高懸處罰的利劍,最大化地運用督察力量,發揮督察效力,讓問責懲戒行動制度化、常態化、長期化,讓生態保護紅線成為帶電的「高壓線」,才能真正還給百姓綠水青山、藍天白雲。

遏制環保「假整改」 政府當主動作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網友 吳小寶

針對環境污染的問題,要發現一起治理一起,這就是大家常說的「整改」。不過,多地整改看似「雷聲」很大,但在真正的工作落實上「雨點」卻很小,有的地方甚至為了迴避檢查而採取數據造假的方式,妄想矇混過關。

一些地方沒有真整改,甚至為了官員的「烏紗帽」而採取數據造假的做法,可以說是「用心良苦」,這個戲也演得著實不易。但是環境的問題豈能如此矇混過關?顯然,在此時約談相關負責人,具有很強的警示作用。

面對環保的「假整改」,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相反要動真格,要再加大問責力度,對履職不力、敷衍整改的幹部「打板子」,敲醒這些幹部,不能因為他們的工作失誤而導致更嚴重的環保問題。

環保工作要做好,不能只是依賴中央、巡視組和群眾的監督,最直接的辦法還是地方政府主動擔當、主動作為,下大功夫做好環境保護、治理、整改,避免數據造假再次出現,也不要讓政府的公信力再遭「污染」。

本文內容來源於時評作者向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的投稿,徵稿郵箱:cepl#ce.cn(#改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