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建造航空母艦的鋼板到底有多厚? 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

建造航空母艦的鋼板到底有多厚? 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

原標題:建造航空母艦的鋼板到底有多厚? 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


建造航空母艦的鋼板到底有多厚?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非常複雜,它與航母的設計建造有很大關係。很多人認為航母的鋼板越厚越好,這個想法很傻很天真,因為航空母艦設計建造最大的問題就是「減肥」,需要充分利用航母空間,載入更多的設備和艦載機。航母也不是越大越好,通俗講,就是把一個現代化的海空戰鬥序列濃縮到航空母艦里,而航空母艦的鋼板厚度,這時就是非常關鍵的問題,畢竟它需要浮在海上,重量很重要,所以才說比較複雜。


當然,航空母艦需要基本的抗擊打防禦力,所以這個鋼板厚度才有相應的要求,比如一些關鍵部位,指揮中心和航空母艦動力系統,這兩個地方是航母的「大腦」和「心臟」!需要特別防護。指揮中心是航空母艦鋼板最厚的部分,最厚達330毫米(相當於汽車輪胎的厚度),有點類似坦克用的裝甲鋼板,不僅厚,而且硬度極高。另外一個地方是航母的動力系統。如果航母的機艙被破壞,那麼航母就變成了挨打的活靶子,因此,機艙也要重點保護,都會採用加厚的裝甲鋼板。



另外,炮台等地方也要用防彈裝甲板進行保護。而相對防護性沒那麼重要的地方,則都用要求比較低的船體鋼板,基本上就是潛艇用的耐壓板,屈服強度通常為450兆帕和550兆帕,鋼板厚度為22~28毫米(相當於筆記本的厚度)。船體的水下部分為了防止魚雷與潛艇導彈的轟擊,採用鋼板厚度達150~203毫米(相當於兩三塊磚的厚度)。也有製成雙層或三層船體,當外層鋼板被擊穿的時候,還有一層保護層,這樣不僅增強了航母的抗打擊能力,而且採用空心設計也增強了浮力。


接下來就是航母用鋼的最重要部分——結構用鋼板。結構用鋼板主要用于飛機跑道、隔倉及船體結構等,尤其是飛機跑道,要求極高。首先,要求飛行甲板能夠承載20~30噸艦載機起飛和降落的沉重衝擊。其次,還要承受噴氣式飛機高達幾千度的火舌的烘烤!所以,飛行甲板的屈服強度一般要達到800兆帕,這裡需要特別注意,飛行甲板的厚度不能太厚,一般是40~50毫米(相當於一本新華字典的厚度),且要求不平度達5毫米/米以下,否則會影響飛機升降的質量。



其實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一艘航空母艦使用最頻繁的部分是甲板,也就是鋼材要求最高的地方。比如飛行甲板的板面肯定是越大越好,因為要盡量減少焊縫。總而言之,航用的結構鋼板要求高強度、小厚度、大面積、能夠在惡劣環境中使用,因此航母甲板一旦建成就很難更換和加固,但其它地方就可以。比如以前的航空母艦還在易受攻擊的部分採用增掛裝甲板的方式,以抵禦各種意外的攻擊,就像坦克外加一層防爆裝甲一樣。



通過以上大家可能已經知道答案,航空母艦用的鋼板其實分三種:一種是裝甲鋼板,用在重要防護的部位,厚度在30厘米左右,另外還可以披掛裝甲。第二種就是船體鋼板,這個和普通的船體鋼板沒什麼區別,普通位置鋼板厚度在3厘米左右,水下為了防止攻擊可能在20厘米左右,而且可以分層加強防護。第三種就是結構鋼板,主要是甲板鋼,厚度在5厘米左右。它是使用最頻繁的地方,所以鋼製要求很高,耐磨、耐高溫、耐腐蝕等,最重要的是為了減少焊縫,需要鋼材平面越大越好!

最後我們來說說,航空母艦各個部位相對而言,哪個地方最弱,最容易受到攻擊,如果想擊沉一艘航空母艦,打哪裡最好?首先說這個問題不夠全面,擊沉航母和讓航母喪失戰鬥力打擊的地方完全不同。筆者根據結構分析,如果讓一艘航母喪失攻擊力最好的辦法是打擊甲板,讓艦載機無法完成起降。當然也可以打指揮中心和動力裝置,不過這些位置是裝甲鋼板,強度太高,相比較還是攻擊甲板容易些。如果是擊沉航母,那位置就沒那麼多選擇,主要是船體,而且最好還是接近水面的位置,鋼板較弱,容易造成大面積損傷,也容易進水下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情報 的精彩文章:

排水9558噸, 航速31節96枚導彈! 美媒: 火力遠勝052E
各國的新式軍盔: 英國的貼心, 中國的帥氣, 俄國的看著脖子酸!

TAG:軍事情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