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縣大窪村:明清時的石頭堡,竟是一個家族村落,全村無二姓
大窪村隸屬河北省涉縣更樂鎮,位於縣城東北20公里,三面環山,一面臨河,因北側青陽山與東西兩峰相連,如同展翅欲飛的鳳凰,古稱鳳凰窩,又名「大窩村」,上世紀70年代後期才改稱「大窪村」。全村面積25平方公里,117戶328口人。
大窪村峰巒疊嶂、溝壑縱橫。傳說宋金時就開始有獵戶在這裡開山造堡。明朝嘉靖年間,有一戶張姓人家隱居於此,並在這裡繁衍後代。此後,這個村子再也沒有過外姓人來此定居,根據老案(家譜)記載,已經傳了28代,是典型的家族式村落,戲稱「一窪不容二鳥」。
受地理環境影響,村中土地稀少,最多的資源就是太行山石。於是,世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就地取材、依山就勢、鑿石續壁、前築高崖、後拓山坡、木頭搭拱、青瓦鋪頂、建造屋院,充分體現出「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
最值得一提的是村中的標誌性建築——石拱橋,人送稱謂「石頭立交橋」,也就是攝影師獲獎作品《家鄉的橋》里的原型。據說,這「石頭立交橋」是一戶有錢人家捐資所建,距今有500年歷史,屬於獨拱石橋,很有趙州橋的風韻。石拱橋全部由石頭壘成,中間不含任何粘合劑,完全是大石頭搭小石頭、小石頭搭大石頭的積木式「力學奇蹟」,令人讚嘆不已。橋上有「板凳式」石欄護路,可走人過驢行車,亦可坐下休憩;橋下晴日走人過驢行車,雨天流水潺潺,加上兩側壁壘石屋,大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而村內像這樣的石拱橋共有五座,大小規格不同。
如今,這裡石頭房一座接一座,石頭路一條接一條,峭壁嫁接峰崖,石堰續高懸壁,一家一崖,一戶一峰,院搭院,院疊院,房搭房,房趕房,參差錯落矗立在「天然雕塑」孔子峰下,構成一座「懸崖石堡」。
這些原始的建築因閉塞而得以保存,68%以上的石頭房保存完整,只有一少部分翻蓋和重修。和石頭房、石頭橋一樣古老的,還有奶奶廟、龍王廟、關帝廟、五聖廟等屬於縣級保護文物的古廟宇,還有很多從古沿用至今的石碾、石磨、石井、石窯、石槽、石凳、石碓臼等琳琅滿目的石頭傑作,它們和石頭房、石頭橋一起散發出古老傳統的民居氣息,演繹著歷史文明的傳承。【圖文/謝益群 2018.8.5 第二次採風拍攝】
TAG:益群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