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過玻璃心的孩子沒有未來!3歲起就該培養ta「挫折修復力」!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感慨:以前天不怕地不怕的一個人,一旦又有孩子,就變得莫名地膽小起來。。。
不是怕孩子摔著就是怕他被小朋友欺負,恨不得一天24小時都跟在後面才好!
作為父母的擔憂一方面是天性使然,另一方面,現實社會中確實存在一些隱患,需要格外注意。
但是,物極必反,如果總是受到父母過度保護,孩子不僅會養成依賴大人的習慣,還會對遇到的挫折素手無策。長在溫良土壤里的花朵,什麼時候才會長出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氣魄呢?
因此在保護孩子的同時,有三大誤區是父母切不可觸碰的:
誤區一:沒關係的,這有什麼呀?
受挫的感受是非常主觀的,我們不能用自己對於這件事的認知去判斷對方受挫的感受。看似安慰的話,其實就是在不認可不認同孩子的受挫經歷。
這樣的回復常常會讓孩子更加沮喪無助,「自己最親密的人原來覺得這件事這麼簡單,我卻做不好」,孩子的自信就會被慢慢消磨,從而他就真的放棄努力和嘗試,覺得自己肯定處理不好。
誤區二:寶寶,別哭,媽媽來幫你
很多父母會把「孩子開心,孩子不哭」作為養育的終極目標。在這樣的一個迷思下,很多父母總是用應激反應來制止孩子的負面情緒,給予過多不必要的幫助,總是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
這樣的孩子不僅容易出現自我中心嚴重,也不利於擁有良好的抗挫能力。這類家長完全包辦代替,替孩子製造了一個「真空免疫環境」,孩子小時候完全沒有經歷過挫折,長大後一點點困難就會一蹶不振。
誤區三:你要勇敢一點
當孩子受挫時,你常常後面緊跟一句,「你要勇敢一點,你可以自己完成的」等類似鼓勵孩子的話語。
但是這類話語卻沒有實質性的作用,沒有教會孩子「勇敢是什麼,該怎麼去面對」,生活中打倒我們的不是挫折本身,是面對挫折時自己的消極態度。真正要教孩子的是「挫折修復力」。
那麼要如何避免這些誤區呢
01提高挫折修復力第一步:認識情緒
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正在經歷的情緒是什麼,允許孩子的情緒宣洩,同時,也要制止一些不必要的行為,最後可以給予孩子一些平靜的方法
02提高挫折修復力第二步:澄清了解
等到孩子平靜之後,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去明白到底是什麼讓他出現了如此的情緒,這時,有的孩子可能會再次哭鬧,說明他們可能回憶起自己生氣的原因。
03第三步是最最關鍵的,教會孩子如何應對。
如果孩子是玩具玩不好而受挫,我們就需要演示給孩子看可以如何玩;因為成績不好而受挫,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制定學習機會。
在孩子童年時,我們說的這些話、我們處理挫折的態度和情緒,慢慢就會變成孩子自己的話和態度,這就是言傳身教的力量。
孩子今後遇到挫折時才會主動去分析原因,麻煩是免不了的,但可以學習如何克服。就像下面小編要說的這兩位,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但他們總能輕鬆化解。
TAG:超級育兒師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