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匡胤的結義兄弟,卻被錯殺,其名字藏有玄妙

趙匡胤的結義兄弟,卻被錯殺,其名字藏有玄妙

關於鄭恩,有許多的話本小說及諸多戲劇作品流傳於世。如《飛龍轉》、《三打陶三春》、《斬黃袍》等等,《說岳全傳》中的鄭懷,也被附會為鄭恩的後代。

大體故事是:鄭恩在青少年時期與柴榮、趙匡胤等三人結為異姓兄弟。柴榮行大、趙匡胤行二、鄭恩行三。後來柴榮發跡,繼承了其姑丈兼義父郭威的帝位(柴榮屬於過繼給郭威,在當時應稱郭榮),成了大周的皇帝。柴榮具有雄才大略,其即位後,致力於平定天下的亂世。是南征北戰、東討西伐。而趙匡胤與鄭恩作為柴榮的結義兄弟,受到柴榮的特別器重,被委以高官,授以王爵。同時其二人作為柴榮的左膀右臂、得力幹將,也為大周的開疆闢土、平定禍亂立下汗馬功勞 。

卻不料,柴榮英年早逝。而後不久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替代了大周,建立了宋朝。鄭恩繼續追隨趙匡胤,為宋朝屢立戰功。然而鄭恩雖武藝超群、英雄了得,卻為人魯莽、性格直率,對趙匡胤也仍像過去那樣稱呼「二哥」。柴榮為帝時,鄭恩也仍稱呼柴榮為大哥,但柴榮為人豁達,並不以為意。趙匡胤卻對鄭恩的無「君臣之禮」並屢屢衝撞自己而心生厭惡。終於有一次,趙匡胤借著「酒醉」,將衝撞自己的結義兄弟-鄭恩,給下令斬了,趙匡胤「酒醒」之後,痛恨不已。

在《斬黃袍》劇本中,陶三春(鄭恩之妻,勇將,無人能敵)聽聞鄭恩被其結義兄弟趙匡胤所殺,憤而引兵圍宮,高懷德(趙匡胤的大將、妹夫,與鄭恩、陶三春夫婦都有深厚交情)闖宮,趙匡胤酒醒痛悔,高懷德斬殺韓龍(劇中構陷鄭恩的奸臣),登城調解。最終趙匡胤向陶三春認錯,並脫下黃袍,以袍代身,讓陶三春斬黃袍以泄忿。

然而,在正史上卻沒有鄭恩的記載,而有一人的經歷卻與鄭恩頗為相似。這人是北宋初年的驍將--張瓊,張瓊極其驍勇,曾在戰場上冒死救過趙匡胤的性命,因此甚受趙匡胤的賞識。其最終的下場也戲劇小說中的鄭恩一樣,因被奸臣構陷而遭趙匡胤錯殺。

那為何要虛構鄭恩這個人物以及《斬黃袍》劇目以埋汰趙匡胤呢?其實玄妙之處在鄭恩的名字里。鄭恩乃趙匡胤的結義兄弟,而遭趙匡胤的錯殺。實乃趙匡胤有負兄弟、有負鄭(朕)恩。這鄭恩其實是喻指周世宗柴榮,柴榮對趙匡胤如兄弟般看待,並託孤於趙匡胤。可是,趙匡胤卻欺凌柴氏孤兒寡母,篡奪了柴氏的江山。趙匡胤有負於兄弟(柴榮)、有負於鄭恩(朕恩),是借鄭恩以諷刺趙匡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跪而吮上乳」為何意?
梁山108將,此人雖未入天罡,卻進了「梁山中央政治局」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