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軍事 | 中國第一乘波體?

軍事 | 中國第一乘波體?

原標題:軍事 | 中國第一乘波體?


文 | 笑 飲


「國內第一乘波體」飛行試驗已完成!

這是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微信公眾號於8月3日發布的消息。緊接著,則是環球關注!



「星空」-2火箭


《泰晤士報》網站8月6日報道,中國聲稱成功試飛了一枚能夠攜帶核武器和避開反導防禦系統的高超音速彈頭。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報道截圖


印度《德干紀事報》網站在報道時還稱,美國和俄羅斯一直在進行類似的實驗。


那麼,何謂乘波體?其究竟有多大軍事意義?


笑飲認為,未來武器,一定會有乘波體的參與。

乘波體是一種適宜高超音速飛行的外形,其所有的前緣都具有附體激波。


乘波體飛行時其前緣平面與激波的上表面重合,就像騎在激波的波面上,依靠激波的壓力產生升力,所以叫乘波體(Waverider)。



國外設計的幾種高超音速乘波體飛機


且看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的微信公眾號——「星空-2」火箭於8月3日6時41分發射升空,經過近10分鐘飛行,火箭完成主動段轉彎、拋罩/級間分離、試飛器釋放自主飛行、彈道大機動轉彎等動作,按預定彈道進入落區。試飛器飛行可控、科學數據有效,完整回收,標誌著「星空-2」飛行試驗圓滿成功。該系統利用航天科工四院火箭助推系統,將之投送到預定高度,並分離自主飛行,實現高度30公里、馬赫數5.5-6飛行窗口自主飛行400秒以上。


星空-2號飛行器在西北某靶場緩緩升空


五到六倍音速!這就是中國第一乘波體的速度!


難怪有外媒稱,這是中國首款可攜帶核彈頭並能穿透任何新一代反導防禦系統的尖端高超音速飛行器。亦有軍事專家說,中國的試飛表明,「中國研製的高超音速飛行器的關鍵設備,比如分離裝置、熱保護裝置、飛行控制裝置和通信設備,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某國產高超音速通用試飛平台展示


相比傳統旋成體飛行器,乘波體如果實現武器化,確實將具有很大優點。採用助推滑翔方式的乘波體,在相同的釋放高度和速度下,其縱向和側向滑翔距離都遠超傳統旋成體彈頭。特別是側向滑行能力很強,可實現大範圍側向機動,實施「變射面」打擊,加之飛行的彈道低,敵方預警系統更難以預測其飛行軌跡。而在射程相同的情況下,更難以攔截。


但目前,各國對乘波體高超音速飛行器的研究,仍處於原理和工程試驗階段,尚未完全形成武器化。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美國和俄羅斯也加緊了對高超音速武器的研製,比如美國陸海空三軍的部長在7月25日召開的一次會議中決定,美國三軍要聯合研發時速高達5-7倍音速的高超音速武器。美國空軍希瑟·威爾遜表示:「我們要採用陸軍研發的彈頭和空軍助推器相結合,並可以滿足B-52轟炸機和在海軍的軍艦上發射的高超音速武器。」



俄方公布的「先鋒」導彈外形


俄羅斯總統普京則在今年3月公布國情咨文時,特別介紹了兩種高超音速武器——一種是十倍音速空射型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另外一種則是高達20倍音速的「先鋒」高超音速武器。


笑飲感覺,高超音速武器將很快出現在頂尖軍事強國的武器庫。


笑飲首發,只在新民周刊微信公號


轉載請後台聯繫周刊君,獲得授權!


轉載時,須註明作者、出處和微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周刊 的精彩文章:

哪些核心技術,還在「卡脖子」?
新刊 | 俄羅斯和FIFA,賺到了什麼?

TAG:新民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