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命,是中醫給的

我的命,是中醫給的

帶了幾包中藥到單位,喝著喝著同事就來關心我了:斌祥,你這麼年輕,怎麼老是喝中藥?我笑笑:還別說,我是靠中藥在續命啊!

一句玩笑話,故事卻得從10年前說起。

清胃散

清胃散只有5味葯,顧名思義是用來清胃火的。

10年前開始我每年春天都牙疼,這邊疼完那邊接著疼,是一場年復一年、此起彼伏的車輪戰。很多個夜晚我都因為牙疼而輾轉反側,期間也嘗試過甲硝唑、西洋參、針灸、止痛藥等等手段,效果都差強人意。我還躺在牙科診室里可憐巴巴地望著口腔醫生希望他能為我消災解難,結果他說:牙齒沒破,弄不來。

回到家痛定思痛,我給自己開了清胃散,三貼中藥一共21元,拎著小小的三包葯,我也是既期待又做好了失敗的打算,那麼多年、那麼多葯,這不足半斤的幾把草,能行?

給自己煎了三天的中藥,服完之後,牙痛緩解,這場曠日持久的車輪戰也終於落下帷幕。說起來慚愧,不過是一點點胃火,為什麼一開始就沒有給自己辨證論治用上中藥呢?

或許那個時候,中醫在我心裡還不過是一項技能罷了。

母校,夢(ya)想(teng)開始的地方

當歸拈痛湯

當歸拈痛湯有15味葯,顧名思義是用來止痛的。

大約4年前我出現了嚴重的關節疼痛,而且是遊走性的。從左踝關節開始,遊走到右膝關節,又跑到右踝關節,待上幾天又溜達到左膝關節,如此往複,疼痛難忍。那段時間,我每天都是瘸著腳查房的,心裡還想:病人都痛痛快快的,我反而痛痛慢慢的!朋友同事見了我也只是笑笑:能有多疼哦,你這麼年輕!

殊不知,我經歷的是那種早上能疼醒的痛。我當然嘗試過止痛藥,塞來昔布qd(1天1次),為了保證睡眠,我選擇在晚上吃,然後第二天早晨6點我還是會痛醒,雙腳下地的那一刻就像有好多把鎚子在猛搧我的踝關節。我也查過尿酸、抗O、HLA-B27,都正常,慶幸,不過心裡盤算著難道以後要跟止痛藥作伴了?

試試中藥吧!

辨證一下,再翻翻書,考慮濕熱下注,然後給自己下了葯。嗯,「下藥」一詞充分表現出了自己當時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不成想幾副葯下肚,我就不需要小塞了,再喝幾副,我已經可以活蹦亂跳了。

健康的時候從來不覺得全身不痛不癢有多舒服!為了慶祝身體復健,我決定用一杯冷飲犒勞自己,然後第二天關節又痛了。冷飲,冷+甜,增加了體內的濕,原本偃旗息鼓的疼痛君捲土重來。這回,我淡定多了,再開3貼當歸拈痛湯,一喝就好。

這之後的幾年,因為本身是脾虛體質,我還偶爾會關節痛個一記,我皆以當歸拈痛湯加減處置,無不收效。說起來慚愧,不過是一點點濕熱,為什麼一開始就沒有給自己下藥呢?

或許那個時候,中醫在我心裡還不過是一條無路可退時的退路吧。

若無閑(teng)事(tong)在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生化湯

生化湯有5味葯和2味藥引,顧名思義是用來處理生化危機,啊不,產後化瘀的。

去年小雨降生,正當全家為之雀躍時,陳虹發燒了。39℃那種,一開始我還不願相信,最後捏著體溫計也不得不信。第一時間我就想到用生化湯,因為那句方歌就叫「生化湯宜產後嘗」。但我還不自信,微信里問了大學裡自己最信任的張瑞峰老師,在他的鼓勵下準備嘗試一下,如果不退燒再作他想。

配了葯之後,家人也很信任我,除了陳虹嫌苦略有微詞但最終也乖乖喝完了三天的中藥。記得那天去配藥之前還化驗了血,血象1萬多,CRP略有升高,我說給老婆開中藥退燒,同事驚訝地笑出了聲。

3天後,體溫正常,我高興地給陳虹去複查血,血象已經正常,但CRP升到了100多,心下一驚,卻又釋然,為什麼用指標來判斷療效,指標不過是輔助醫療的一種手段,如果患者自己已經不發燒了,那就是好轉的跡象。果不其然,再過3天複查,CRP正常,我們心中懸著的石頭得以全方位落地。

GIF

發燒?不是我乾的

細細想來,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例子,很多都是機緣巧合,但所有又都是命中注定。我總是在想如果自己沒有學中醫,生活會變成什麼樣,老是跑牙科補牙,老是半夜睡不著,老是頭疼腰疼關節疼,老是嗑止痛藥,老是灌抗生素……我可以改名叫「王老是(The King Is Always Is)」。

身在此行,尚且對中醫半信半疑,如果不在此行,或許就與中醫絕緣了。不過,如今對我來說,中醫已經從一項技能、一條後路變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夏天玩水後給自己幾顆藿香正氣軟膠囊化濕和中,空調吹多了給自己艾灸大椎穴溫陽散寒,媽媽腰疼爸爸頭暈一律上針灸,小雨有點發燒趕緊小兒推拿清清熱……相比於現代醫學,中醫的治未病觀念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不嗜肥甘厚膩,不對自己的身體倒行逆施,在細微處把問題解決,免去了疾病之苦。當然,現代醫學的長處也顯而易見,但更多地表現在診斷和治療。身體健康我們一定離不開現代醫學,但健康一事,我們同樣也離不開中醫。

希望真正的中醫能夠被更多人了解,那時候或許就沒人為我偶爾喝中藥而感到詫異了,畢竟我的「命」,是中醫給的。

中醫義診到家(鼓山社區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己 的精彩文章:

TAG: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