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共有16個皇帝,北京卻只有十三陵,剩下的三個皇帝葬在哪裡?

明朝共有16個皇帝,北京卻只有十三陵,剩下的三個皇帝葬在哪裡?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登基稱帝,建立了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封建王朝,經歷276年的風風雨雨後,1644年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攻入北京城,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明朝覆滅。期間明朝共傳十六帝,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明朝有十六個皇帝,那麼明朝在北京的皇陵為什麼被稱為「明十三陵」呢?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的昌平區,當初是永樂皇帝朱棣親自選的地址,自永樂年間一直到崇禎皇帝,明十三陵前後共有230多年的歷史。我們都知道古人對墓地非常的有講究,特別是皇室,他們認為風水好的地方會保佑江山社稷永傳後世,朱棣也不例外。明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有三個皇帝沒有葬在這裡,他們分別是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和明代宗朱祁鈺。

朱棣

我們都知道,明朝剛建國的時候,北方仍被元廷佔據,朱元璋就把南京作為明朝的帝都,想日後全國統一後再從北京、南京和開封三地當中選出新的都城,其餘兩地作為陪都。在朱元璋去世後,他當然不可能葬在北京,朱元璋的墓地就是現在南京的明孝陵,康熙等諸位皇帝下江南時還曾多次祭拜。

朱元璋劇照

其次明朝的第二個皇帝朱允炆也沒有葬在北京,建文帝的削藩令一發出,朱棣就起兵造反了,經過幾年的戰鬥後,朱棣攻下了帝都南京。正史記載是朱允炆聽到破城的消息後,下令燒了皇宮,自己和皇后太子等人葬身在火海,不過關於建文帝的下落有很多種說法,有的說是出家為僧了,還有的說的遠赴南洋了,這也成了明朝的一大疑案,我們也不得而知。

朱允炆

第三個就是明代宗朱祁鈺,朱祁鈺的皇位與其他皇帝不一樣,他是明英宗的弟弟,當時明朝經過永樂盛世和仁宣之治,國力非常的強盛。後來瓦剌大軍來犯,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準備御駕親征,結果在土木堡遭到了瓦剌的包圍,十萬明軍精銳損失殆盡,明英宗也是做了俘虜。國不可一日無君,在於謙等眾位大臣的擁立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便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後來明軍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瓦剌又把英宗給送了回來,這倒是讓朝廷為難了,一個國家不能同時有兩個皇帝啊,於是朱祁鈺便將英宗囚禁了起來,這一關就是七年,後來朱祁鈺病重,徐有貞趁機發動政變,又將英宗迎了回來。英宗復辟後,便把朱祁鈺的帝號給廢了,在其死後,英宗只是按照親王的規格將其安葬,所以朱祁鈺並沒有被葬在十三陵當中。

朱祁鈺

其實不僅是這三位皇帝,包括崇禎也差點沒有葬在十三陵,李自成破城後,陪伴在崇禎旁邊的只有太監王承恩。後來李自成為了安撫明朝的遺老遺少,才決定將崇禎葬在了明思陵當中,如果是多爾袞攻破北京城,恐怕十三陵就變成十二陵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經年少痴狂時 的精彩文章:

台兒庄大捷,日軍傷亡兩萬多人,李宗仁所部竟陣亡這麼多人
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怎麼不放火箭?魯肅:孔明留了三條後路!

TAG:曾經年少痴狂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