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波羅故鄉行
午後慵懶的陽光中,遊船抵達這座以希臘神話命名的古老城市—科爾丘拉,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它的恢弘壯闊一直吸引著希臘人、斯拉夫人、威尼斯人、土耳其人、熱那亞人和克羅埃西亞國王艷羨的目光,更誕生了一位大旅行家—馬可.波羅。
從海上遠遠望見科爾丘拉島(Kor?ula),位於一塊突出的半島上,扼守著海角,紅頂建築整齊有序地排開,城牆、教堂尖塔、文藝復興式的市政大廳,布局緊湊精美,同樣是典型的達爾馬提亞海岸小城,卻散發著更為厚重的歷史感。
科爾丘拉,對於中國人來說很陌生,但是如果告訴你這裡是大旅行家馬可.波羅(Marco Polo)的故鄉,估計所有人都會驚訝不已,正如我原來以為的那樣,馬可.波羅不是義大利人嗎?1254年出生在威尼斯啊。原來13世紀,科爾丘拉歸威尼斯王國管轄,現在則屬於克羅埃西亞,由於被冠以「馬可·波羅故鄉」之名。據說兩個國家對此一直爭論不休,都想把這個名頭歸為己有。
雖說是亞得里亞海上的第六大島嶼,但古城面積並不大,一個小時便可轉個遍,整座小城建在一個圓形山包上,布局呈「魚骨狀」:主街道是大骨,一條主道穿過城門一直通向另一端,其他所有的小巷都呈魚刺狀向兩邊發散。道路由高到低,走不了幾步就要下幾級台階。據說設計初衷是為了每條街都能享受到熱情的陽光,同時又能避免強烈的海風襲擾。
(航拍圖片來自網路)
科爾丘拉守衛著該島與大陸之間的狹窄通道,直到18世紀之前,這裡不允許在城牆外建造房屋,威尼斯所留下的大規模城市防禦工事捍衛著小鎮的安全,Tower Kanalevic便是其中之一。瞭望台上擠滿了西方遊客,遠處帆船駛過碧藍無際的大海。如今的古城早已被旅遊者佔領,老城裡各種商業設施都要努力和馬可.波羅拉上關係,當地人深諳名人效應對旅遊業的影響。感慨當年馬可.波羅游天下,如今遊客蜂擁而至他的故鄉。
城中風貌一如16世紀威尼斯城鎮的模樣,我們沿著古城的主幹道直行,途經古老莊嚴的聖·馬可教堂(St. Mark"s Cathedral)—科爾丘拉城的最高建築和標誌性建築。
古老的街巷中我們終於找到了馬可·波羅故居,這是一座三層石頭樓房,只是現在已關閉。由於年久失修,馬可·波羅故居目前只有石頭砌起來的房屋框架,沒有房頂,顯得有些凄慘。其實,整條馬可·波羅街都很冷清,街道十分狹窄,大約兩米寬,東西兩側都是石頭砌起的古老房子,多數房子無人居住。
老城裡很多窄巷直通海邊,有種曲徑通海的優美,那種不經意間躍然眼前的小美之景讓科爾丘拉散發著文藝范兒。小貓在陰翳的巷子里懶洋洋地打著盹兒,神態和那些夏天集市上的小商販們別無二致。爬上鐘樓,熱鬧的老城,賞心悅目的湛藍海灣,遠處的層巒疊嶂,組成一副兼具層次感和質感的科爾丘拉全景圖。馬可·波羅的東方之旅已經過去700多年了,今天我們很輕鬆地站在他的故鄉,世界變小了,發達的交通方式讓環球旅行變得容易起來,然而,探索世界的精神卻始終如一。
錯過了欣賞一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MORESKA傳統劍舞,我和友人找了一家不錯的館子,只記得那晚夜色很美,晚餐也很可口,必須承認,科爾丘拉是我的克羅埃西亞航行中最喜歡的地方之一。
科爾丘拉街頭隨拍:
TAG:貓眼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