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正確看待: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

如何正確看待: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

近幾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我國一個極為嚴峻的社會問題。不僅如此,在二胎政策全面開放後,各地的出生率也成為政府關注的一大重點。

8月6日,《人民日報》發表了評論員文章《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 鼓勵政策不能畫餅充饑》,文章表示:低出生率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開始不斷顯現,中國的人口紅利基本已經用完,老齡化加劇,用工成本上升,社會保障壓力大……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僅僅靠家庭自覺,還應該制定更為完整的體制機制。生娃已經不僅僅是家事,更是國事!

然而,不少網友的評論卻是:

儘管「二胎」已經全面放開,各地在不斷推行相關鼓勵政策,但從反饋數據來看,中國的出生率依舊不樂觀,出生人口數量和人口出生率卻遠低於預期。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2016年減少63萬。人口出生率為12.43‰,比2016年下降了0.52‰。

也就是說,人們從之前的「想生但不讓生」,變成了「讓生但不想生」。

「想生不讓生」——計劃生育的實行

建國初期,國家剛經歷了一場接一場的戰爭。戰火無情,無數英雄好漢在戰爭中犧牲,泱泱大國的人口銳減到只有5.5億。隨後,國家在政策上鼓勵生育,「人多力量大」的口號,就是當時鼓勵生育的表現。1980年,我國人口已經從5.5億增長到10.68億。人口的盲目增長引起了政府的注意,國家開始提倡「晚」「稀」「少」的生育政策。

1982年9月,「計劃生育」成為了一項基本國策。

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成了那個年代的一個特殊的符號。「躲計劃生育」「黑戶口」「超生罰款」等強制措施給人留下了一些痛苦的記憶,同時,計劃生育的實施有效控制了人口過快增長,有效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

統計顯示,我國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3.4‰下降到2012年的12.1‰,人口自然增長率由1970年的25.8‰下降到2012年的4.95‰;婦女總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下降到2012年的1.5至1.6,達到了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計劃生育讓中國少生了4億人。這一階段的生育政策,已經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接下來,國家開始開放生育,將生育權交還給家庭。

「讓生」——二孩政策全面開放

2011年11月,中國各地全面實施雙獨二孩政策;2013年12月,中國實施單獨二孩政策;2015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指出: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實施全面二孩政策。

在經歷了迅速從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轉變之後,我國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增長過快,而是人口紅利消失、臨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齡化、出生性別比失調等問題。國內20多位頂尖人口學者歷經兩年的研究指出,我國的人口政策亟待轉向,尤其是生育政策應該調整。

二孩政策在此背景下全面實施,各地鼓勵推行「二孩政策」,甚至有學者曾擔心,中國的人口壓力會加重。但從數據來看,實際情況令人始料未及。

數據來源:《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人口變動測算研究》,王培安,中國人口出版社,2016年

二孩開放前的預測是:2017年出生人數將在2023.2~2195.1萬人之間。可是2017年的實際出生數,未超1800萬,出生率甚至比2016年下降了0.52‰。

也就是說,即使政府在大力推行「二孩政策」,我國出生率還是處於一種年年降低的狀態。

「不想生」——養孩子成本高

與政府推行」二孩政策「的積極態度相比,不少家庭對於生「二胎」還處於觀望態度,許多年輕人更是不願意要孩子。其中很大一個影響因素就是:養孩子的成本太高,壓力太大。

從出生到長大,孩子的吃穿用度就是一筆很大的花銷。數年前的「毒奶粉」事件導致至今都有很大一部分的家長執著於進口奶粉,對孩子的吃穿用度不放心的情況導致撫養孩子的成本變得越來越高。不僅如此,根據滙豐發布的全球調查報告《教育的價值:未來的基礎》,中國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位居全球第一,再加上」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現狀,補習班、興趣班的投入也是很大一筆開銷。中國一二線城市撫養孩子的成本趕超發達國家,而一二線城市白領的收入卻遠不及後者。

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下,撫養一個孩子負擔就很重了,何況兩個呢?

掙扎在一線二線城市的年輕人,肩上已經扛著高房價、高物價甚至醫療問題等」大山「,再加一個孩子,可能真的會把人壓垮吧。或許如《生而貧窮》一書所寫:中國人口雪崩式下跌,生育率下降主要是因為「生不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爾美手機 的精彩文章:

TAG:好爾美手機 |